银行业内,看起来各家公司,都是利润非常高,奇怪的是绝大部分银行市盈率都很低,在没有深入研究银行业之前,我也认为是市场错误看待了银业,短期市场错看一个行业是常态,但是长期错看是就值得怀疑,因此不断琢磨其中的道理。
几年前,用半年时间,终于彻底搞明白其中差异,而这个差异,在各行各业都类似存在。
这个差异就是,多数银行在成本控制以及资金流出的风险以及盈利匹配方面,做得不够好,最终会导致长期的进步缓慢,体现的结果是营收及利润增长缓慢。
这种差异,应用于地产,新能源,家电,化工,机械行业,都类似。差根源来自于行业理解。
一家公司如何看待行业,决定了公司会采取什么样的经营方式,也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强度,金融名词叫护城河。对行业理解越深刻的公司,其竞争力会越强大。
对行业的理解,用投资名家的说法,用第一性原理理解,如果用更通俗的名词来描述,那就是“本质”,理解行业,就是要理解行业的本质,举个例子,快餐店的本质是做好快餐,司机的本质是开好车,银行的本质是做好存贷业务。
听起来,都是很容易的事,一旦到了经营层面,差别就会很大。除了前面讲的银行。还可以举例身边观察到的生意。这些生意,和上市公司的生意,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满足一些市场需求。
有一真实例子,有两家快餐店,就叫C店和D店,这两店间隔一个店面。C店很小,仅有店内四个桌子,夫妻店,每天只有六个菜左右,卖菜窗用玻璃与外面隔开,老板娘戴口罩装饭菜。这个店的肉,都是新鲜肉,而不是便宜的冻肉,蔬菜是新鲜蔬菜,蔬菜嫩。虽然店面很小,但是吃的人络绎不绝,估计C店一天能净赚800元左右。更独特的是,这家店从不接外卖单。C店老板考虑到周围的客户量,并没有盲目扩大店面。
D店则不同,实行自己动手随便吃的快餐,价格和C店是一样,D店面积很大,估计有一百多平,请了好几个工人,虽然店很大,但是吃饭的人,不是那么多,原因有二,一是不卫生,二是材料不好,肉是冻肉,蔬菜老得很,有时候吃出菜渣,消费者都是明白人,大家优先选择C店,而不是D店。
这两家店的差别,看起来并不是那么难看出来,但是,不同的老板,对这个行业的理解,显然不同,才导致了不同的经营状态。C店老板知道菜质量要好,要干净,大家吃的放心。D店则认为不是考虑质量,考虑食物的分量足,客户随便吃。实际经营差异源自于这两种想法。
再把小店生意与几万亿与十几二十万亿资产的银行对比,就发现类似。
一般银行觉得,我只要拿到了资金,能够找到资金出口,并且有差价,这生意就可以干,资金成本并不重要,只要有人借就行,这是对行业的肤浅理解,就像D店老板对快餐店的理解浅一样。结果都是客户吃亏,这类银行客户付出好高昂的贷款成本,而D快餐店,吃的品质不好。
优秀的银行会选择低成本资金,再以比一般银行低的价格贷给客户,客户得到实惠,就像C店食客,也是得到实惠。
最终,一般的银行生意会做得不如优秀银行好。其实可以把那两快餐店想象为两家银行,C店复制多家店,肯定比D店复制多家店更有发展前途,银行同理。这就是A股银行股大多数市盈率低的原因,他们的经营理念类似D快餐店。
由此又想到了海底捞,别看海底捞名气大,实际上,海底捞不如日赚800元C店懂行业,道理特别简单,火锅店的本质并非附加服务,客户去海底捞,并非为了感受服务,也许少许人以为是为了体验服务,但实际上就是为了吃火锅,这才是生意本质,如果海底捞把提供额外服务的员工费用,从火锅价格中剔除,或者用于采购更高品质的食材,那才有竞争力,这里并不是指海底捞食材不好,而是指海底捞偏离生意本质,提供不必要的服务。一旦偏离生意本质,公司就会做不大,就算短期做大了,将来还是会降下来。
除了海底捞,还有地产行业,也是类似的,新能源也是类似。
一家小小快餐店生意,其实可以映射到各行各业,这就是从事物的本质出发的理念。用它可以看清行业乱象中有迹可循的规律。
大道至简,所有事物是相通的。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