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雅无须大,花香不在多”这句话常被写成楹联挂于书房。对中国文人来说,书房不仅是一个可以让人暂别柴米油盐的地方,更是与圣贤高朋为侣的精神家园。
中国文化中,读书、藏书之风绵延不绝,因而中国文人的书房有着悠久的历史。殷周时出现了“木牍”,藏书的需求使书房的出现成为一种可能。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大兴私家讲学之风,西汉时的司马迁,在家中写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的“工作室”相传是中国最早的文人书房。到了唐朝,科举制鼓舞了读书人的热情,书房作为夜读场所备受重视,书房文化由此兴起。
考证中国建筑史不难发现,中国文人的书房常与风林竹泉相伴。东晋末年,谢灵运在山林茂密处建造了“始宁墅”,专门留有一处书房,第一个将山水、园林、文人融为一体。明代归有光的书房“项脊轩”,室小屋漏,但他在书房外栽种了兰桂竹木,“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文人的书房为什么要讲究外部环境的清静雅致呢?明代戏曲家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说:“书斋宜明朗,清净。”书房前,要有平阔的庭院,以使光线明亮,适于读书;窗前围植修竹碧草,让屋中人可以养眼清心。
书房内也颇为讲究。书房的面积不宜大,“太宽敞反会损伤目力”。陆游的小书房“仅可容一几”,但他相当满意,“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即使是皇家书房,也并非以大为好,乾隆皇帝养心殿内的书房“三希堂”,就仅有八平方米,至于书房的内置,则是“宜简不宜繁”,一桌一椅一方几,一灯一人一卷书而已。这方寸书房虽简洁,却承载着中国文人对学问和世界的思考。“书房”是现代的叫法,古代文人常取“堂”“馆”“阁”“庐”“山房”等字命名,雅致的命名彰显主人的志向和品格。宋代卫泾,取范仲淹《岳陽楼记》中名句之意,将书房命名为“后乐堂”,寄托忧国忧民之心。谭嗣同的书房名为“莽苍苍”,意为苍茫高远,显示了他慷慨豪迈的性格。
书房是文人为静读、研修构筑的自我天地,联结着文人的内心世界。不读有益之书,何以遣有涯之生?对读书人而言,平生愿得书房一间,不求广厦万千。
(本文入选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阅读题,文章有删减)
林遥:作家、编剧、文化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明月前身》《非主流的青春》、学术专著《中国武侠小说史话》等。
意林:许多中学生虽然阅读了很多书籍,但是写作时依然不知道写些什么,您认为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解决阅读与写作脱节这一现状?
林遥:我能给的建议,就是除了广泛阅读,还要去关注书籍以外的事,要去关心新闻,参与社会活动。你要了解今天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我们中国是什么样子,我们生活的环境又是什么样子。要去思考所阅读的书籍和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
意林:您的文章讲传统却引人入胜,请问您平时喜欢读什么书?
林遥:因为写作的关系,对现当代的文学作品阅读已经成为习惯,此外,平时阅读书籍,以社科类居多,以此拓展自己的知识架构。具体书目,可以说一下我的两本案头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聊斋志异》。
意林:您认为阅读对个人成长有哪些影响?
林遥:我喜欢读书的原因不外两个:一是在穿越无尽的时间逝水时,读书是我能选择的唯一惬意的行走方式;二是,如卡夫卡所说,行走在生命的冰原上,书籍是砍开内心坚冰的利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没有思考的基础,很难自内而外产生感知。站在历史的遗存上,如果没有阅读的经历,目中所见,不过是砖石瓦砾而已,缺乏一种穿越身处空间的力量。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