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一个叫 Everyday Carry 的网站开始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里,并迅速汇集了一群有着共同爱好的群体。他们有的是网站的注册会员,痴迷于排列组合和展示分享口袋、背包中的各类物品;有的则是因好奇心而来的围观群众,只是单纯想看看别人的背包里都装了哪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这正是 EDC —— 即围绕日常随身装备的“Every Day Carry”文化的较早发源。在过去的数年里,人们一边热衷于展示自己每天带什么出门,一边也希望能够从别人的背包里找到自己所不知道的小众实用工具,在不断的试探摸索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组合。
图片来源:BestProducts
对不少人来说,盘算着每天要往自己的背包里塞哪些东西,是一个和午餐吃什么同样令人纠结的问题。
比如我自己,作为一名科技媒体工作者,如果当天有发布会任务,笔记本电脑和相机是必不可少的,而读卡器转接线之类的零碎物件若是忘记了也会令人十分苦恼。
我给自己拍了张 EDC
如果换作是设计师,为了抓住转瞬即逝的灵感,趁手的笔和轻便的本子可能是不能遗漏的必需品;而对女生而言,化妆包角落里放一只口红和便携香水来应付突如其来的场合似乎也是“女子力”的表现。
图片来源:International Traveller
和衣着打扮一样,EDC 其实也是展现个人风格的一种方式。在以前,推动 EDC 文化的人总是会和那些身穿迷彩军裤的硬核男性玩家联系到一起,只是为了“末日降临”时有备无患;而如今在各色 EDC 的文章里,人们更想要展示的是自我,即“我的包里有什么”。
是恋物?是炫耀?亦或是同好交流?
如何理解 EDC 这个词以及 EDC 控群体?有人会和恋物情结、极简、文艺、潮流、时尚这些词扯上关系,但也有人会认为他们只是在炫富、显摆和嘚瑟,只注重表面却不重实际。
严格意义上说,EDC 涉及的范围并不大——你每天出门前一定都会摸摸口袋和书包,检查一下手机、钥匙或是钱包等其它小物,它们其实就是你的 EDC。
图片来源:David Zhang
所以,EDC 真正想要强调的,并不是“我有满满一桌子的好东西想要展示出来”,它的核心精神,应该建立在“实用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我们每天携带的东西都应该有特定的目的,或者至少拥有一个明确的使用需求,而不仅仅只是因为它外观好看,或者是拿出来拍照好看。
但由于概念上的模糊,很少有人会真正去在意 EDC 文化所界定的范围。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翻包内容,多少有点脱离了 EDC 的范畴,而上升到藏品展示的层面。其中不乏夹杂了各种单反相机、机械键盘甚至是限量版球鞋的大而全画面。
图片来源:Nude Retouching
恕我直言,我相信大部分人日常上班,是不会在包里塞这么多东西的,勇士除外。
还有一些看似频繁出镜的物件,比如说参天眼药水,又或者是 Kindle,它们可能会在某一天出现在你的通勤背包中,但如果这只是你的一时兴起,那它们并不能算是你 EDC 的一部分。
又比如今早你想到晚上要去看《复仇者联盟 3》,出门在包里多塞了一幅可以夹在镜架上的 3D 眼镜——但在日常通勤中,把 3D 眼镜当成 EDC 的一部分就有些言过其实。
从这点来看,EDC 其实并不复杂,它无非就是我们每天会随身携带的东西的总和——无论是在上衣还是裤子口袋,也无所谓是在钱包里还是在公文包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EDC。
与其说是文化流派,倒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
正因为我们很难会在两个人的背包里看到完全一样的组合,所以看别人的 EDC 装备,其实也是一种“寻找和集结同类”的信息素。
虽说“闻香识女人”似乎有点难度,但“看 EDC 找同好”,十有八九不会出错。
举个例子,在《神探夏洛克》电影版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在各种正式场合中出现的圆筒形礼帽和两件套西装,还有怀表、烟斗、手套和各种配饰,它们其实都是 19 世纪维多利亚时代时髦绅士的必备物品。
图片来源:BBC
虽然那时候并不存在 EDC 这个词,可事实上,这些随身物品已经在不经意间,构成了上流人圈子中的 EDC,它们会出现在绅士的必备清单中,就注定它们和携带者的阶层与地位有关。
还有一个让 EDC 爱好者们大饱眼福的影视作品无疑是《王牌特工》系列,一切看起来并不出格的随身物件,都因为有了“特工”身份的加持而大放异彩。在把“司空见惯的物品特工化”这点上,导演和编剧可谓大费周章,最终呈现的效果也很是惊艳。
无论是贴合身形的西服套装,牛津而不是布洛克鞋,怀表、钢笔还是长柄伞,都在保持原有形态的前提下做了更加“实用”的改造,价格不菲的同款也是卖得风生水起。
从这点上来看,EDC 则不仅只是简单的随身物件的加总,而是会渗透出物件主人的种种信息:职业需求、教育背景、个人喜好甚至情感状态,都会在 EDC 里隐隐透露出来。
当最基本的便利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便会在追求细节这条路上不断探索,而 EDC,显然是彰显个性的绝佳途径。
从最初的生存至上,到现在的美图担当
在 EDC 风潮刚刚兴起的时候,它只是在一些男士之间引起共鸣。尤其是在国外生存主义理念的影响下,EDC 群体很大一部分都是有着求生和自救观念的人,他们关注的重点会偏向于自卫和个人防护。
图片来源:Gear Patrol
虽然这些被誉为“生存狂”的群体每天会携带的东西也都不尽相同,但基本都离不开对“三件套”的讨论:万用折刀、手电筒以及多功能钳,这些装备也常见于户外运动爱好者的清单中。
区别在于,生存主义者为了“防患于未然”,基本每天都会随身携带这几样东西。
但随着智能手机摄像头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交媒体网络的发展,EDC 逐渐变成了各色博主的展示生活方式甚至“带货”的渠道。
数码博主展示出门要带的各色电子产品,虽然加在一起可能有几公斤重堪比举铁;美妆博主摊开化妆包里是形形色色的彩妆和护肤品,有些可能是补妆必需另一些则主要负责构图好看;时尚博主不经意间露出的包上点缀的丝巾可能都会让人趋之若鹜跟风购买到断货。
我们时不时能看到这些看似摆放漫不经心实则精心布局的美照,并且下面不乏“那个看起来是 XXX 样子的是什么呀?”的评论。比起街拍还要挑人挑气质,包里的搭配显然好上手易模仿得多,所以 EDC 风潮掀起的带货能力也是十分惊人。
在国内,随身带刀子钳子的人大概过不去地铁安检,所以我们接触的 EDC 文化会更靠近我们日常会使用到的物品。在《好奇心辞典》一书中,对 EDC 便有着这样的解读:EDC,原指每天包里携带的东西,现指为了在数码产品论坛晒个帖子而东拼西凑买回来专门拿来晒的东西,多半有瑞士军刀。
虽然有戏谑的成分,但对于注重内容分享的社区来说,EDC 肯定是一个长盛不衰的主题。对年轻人来说,炫耀一下自己背包里的东西,肯定要比发张自拍照要来得更加轻松。
加上从众心理的影响,我们还能在很多人的 EDC 中发现一些出镜率极高的物品:学生党们的 EDC 基本上就是苹果三件套加上 MUJI 的文具和本子;摄影爱好者不一定喜欢尼康,但会尤爱索尼大法;科技宅们往往钟情于 Bose 耳机、黑莓全键盘和 Kindle;游戏玩家则肯定不会遗漏现在最火热的任天堂 Switch。
总之,在 EDC 的圈子里,但凡叫得上号的品牌和产品,都已经贴上了与使用者身份相符合的标签。Lamy 钢笔、Moleskine 本子、Book Darts 黄铜书签主要负责人文;Filco 机械键盘、Apple Watch 手表、DJI 无人机则主要负责科技。如果为了和以上小打小闹划清界限,土豪们一般还会放串车钥匙。
这种如果追根溯源,其实和 EDC 的主题并不是很贴合,但作为 EDC 概念的扩大化,的确满足了参与者和围观者双方的乐趣。如果写得有趣,看得舒心,又何乐而不为呢?
推动 EDC 文化的,很可能也在消灭 EDC
EDC 的展示越来越趋同是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比起最初的百家争鸣,现在人们对智能手机等工业品的选项并不多,常出镜的无非是和榜单高度重合的那几样,差异化十分有限。一方面,当我们看多了别人的 EDC,基本还是千篇一律的“几件套”、“全家桶”,人们的兴趣会逐渐转移到更有特色标签的展示上面。比如某些不是广为人知的职业的 EDC ,或是有某种小众兴趣爱好的玩家的 EDC 等等。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将 EDC 这股潮流带进主流大众视野的是智能手机摄像头的进步,但真正取代我们 EDC 中大部分物件的,也可能会是不断进步的智能手机本身。原本的纸笔,如今可以用智能手机中的软件的代替,甚至可以对应着选择“速记”“写作”“脑图”“任务管理”等多个不同类型的 App 来分别满足不同需求,插入图片、录音等功能也比传统纸笔更为便利再者,随着智能手机摄像头素质的不断提升,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人“随手拍”的需要,调色、滤镜、分享一气呵成,先是卡片相机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现在连微单也开始感到巨大压力。
更显而易见的是,在 NFC 等近场通讯技术的带动下,让不带银行卡、不带公交卡甚至不带门禁卡、会员卡等愿望逐一变成了现实,尤其是身处一线城市的年轻人,钱包已经不再是出门的必需品,但手机是。
最终,我们只要不断网,仅靠微信和支付宝就足以覆盖大部分的支付需求;再搭配上电子身份证和指纹锁,也许有一天,传统“伸手要钱”的四件套,以后基本上只要一部手机就够了。
虽然短期之内说 EDC 终将消亡,有些太过骇人听闻,但对于追求效率的 EDC 爱好者们来说,在寻求最优解的过程之余,也的确在不断舍弃原本陪伴了自己许久的传统工具。
我们都希望科技能够带来更加便捷的生活,而另一方面,我们又对物品的拥有有着莫大的热情,这其中的平衡,或许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吧。
访问无忧岛网站,请使用谷歌和苹果浏览器!部分浏览器访问本站可能会造成内容页面的缺失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