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小编80年代初到武汉读书的时候,慕名而去参观的第一个景点就是居于武昌蛇山上的黄鹤楼,当时外表看起来真有富丽堂皇的感觉,可是奇怪的是小编没有对其产生欢喜之情,也不觉得好,却感觉那是一个怪怪的什么东西,只想着赶快离开。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30年后,小编有幸到意大利首都罗马。去到罗马古城,脚下踩着的是自己幼时家乡小巷里那种不很平整的卵石路面,千年的建筑带着岁月的痕迹,虽然不是那么完美,依然耸立在那里,即使倒塌或被毁的建筑,遗址也都被四周围上保护起来,从外围依然可见经历千百年岁月的残柱、断壁、基石。在罗马古城里走着心情特别舒畅,不由得生出喜爱罗马的情愫。听人介绍,有的古老教堂的建成是有人在梦中得到神的点化,从而到那个位置修建的,以后周边也就渐渐发展繁荣起来。
中国传统文化也历来讲天人合一,讲人、物和周围环境的谐和,不知道古代那些亭台楼阁的修建是不是也要请高人选址,勘察风水,绝美的楼阁及周边景色的相得益彰也才激发出文人墨客的万千豪情,才思泉涌,从而留下一些千古名篇、名句,令人向往不已。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小编得以在维基百科上查了一下黄鹤楼的历史,结果把自己骇住了,原来今楼并非昔楼,今楼的位置离原址的距离有1公里左右,而且是一个钢筋混凝土的家伙。小编终于明白当年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怪异感觉了。那幺小编也请各位朋友一起来看看中国这九大名楼经历的千古蹉跎岁月,看看哪一座还有一点原汁在里面。准备好了吗?
1、此地空余 黄鹤楼
《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千古佳作朗朗上口,连诗仙李白都佩服不已,加上有着仙人乘鹤西去的传说,更是成就了黄鹤楼的地位。
白云黄鹤 (图片:维基共享资源)
白云黄鹤 (图片:维基共享资源)
新建的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长江南岸边的蛇山上,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现在的楼是1985年重新建成的,离旧楼遗址约有1公里。新建的黄鹤楼以清代同治年间建的黄鹤楼为原型设计。楼高5层,高度51.4米。整个楼体都是用钢筋混凝土建成。
原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原址在武昌蛇山黄鹤矶头。《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到唐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由于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素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现在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被毁后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
原黄鹤楼从北宋以来,还曾作为道教的名山圣地,是吕洞宾传道、修行、教化的道场。《道藏》记载:“吕祖以五月二十日登黄鹤楼,午刻升天而去。故留成仙圣迹。”
古黄鹤楼“凡三层,计高九丈二尺,加铜顶七尺,共成九九之数”。
2、今上 岳阳楼
《登岳阳楼》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之上,下临洞庭,前望君山,北倚长江,主要因范仲淹《岳阳楼记》而闻名。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
因岳阳楼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所修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改称“巴陵城楼”,虽仍侧重于军事上的需要,但那壮阔绮丽的风光,已为诗人吟咏。
唐朝时,“巴陵城楼”始称“岳阳楼”,到这时,岳阳楼已被辟为宴席之地。唐开元四年(716年),中书令张说贬官岳州,常会文人登楼赋诗。嗣后,张九龄、孟浩然、贾至、李白、杜甫、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风邀云集,接踵而来,留下许多语工意新的名篇佳作。杜甫的《登岳阳楼》,更是千秋绝唱。
北宋滕子京主持重修岳阳楼后邀请范仲淹作《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实际上,《岳阳楼记》能够成为传世名篇并非因为其对岳阳楼风景的描述,而是范仲淹借《岳阳楼记》一文抒发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其内容博大,气势磅礴,借景议人,堪称绝响。
明 安正文 岳阳楼图
明 安正文 岳阳楼图(图片:维基共享资源)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岳阳楼毁于大火。康熙四十年(1701年),知府孙道林重修岳阳楼,但尚未竣工时就被洪水冲塌,直至乾隆初年一直无楼。乾隆五年(1740年),经湖广总督班第奏准,重建了岳阳楼。乾隆七年(1742年),黄凝道新任岳州知府,次年对岳阳楼进行过小规模的修葺,并遣使去京请大书法家、刑部尚书张照书写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即“《岳阳楼记》雕屏”,成为后世珍贵文物,现悬挂于岳阳楼二楼。
光绪六年(1880年),张德容主持重修岳阳楼,这是岳阳楼千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工程建设。这次重修从稳固楼基出发,将楼体后移了六丈多。楼顶的玻璃筒瓦全用桐油石灰调拌,隔瓦则以铁铆连结,十分牢固;楼前的石砌泊岸和城墙上的雉堞,都用糯米粉调细瓷灰修砌,刀斧不能入。此次改建,不仅稳固了楼基,而且改善了布局。
清末,由于年久失修,岳阳楼已是“墙穿瓦败,四壁空存,重门徒启”。
岳阳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被按照当时的建筑特点修改和重建,有过正方形、长方形和六边形几种形状。
民国21年(1932年),湖南省主席何键提请重修岳阳楼。重新修葺时,将屋顶大琉璃瓦更换为中琉璃瓦,更换了楼身中的部分腐朽木料,并将四周未坏的窗棂门扇集中于正面,其余三面改砌砖墙。主楼内外陈设,均按旧制未变。竣工时,由何键书写“岳阳楼”匾额,悬挂于三楼正面檐下。本次大修,共计耗费银洋3万元,其中省政府拨款12000元,各界捐赠18000元。
文革期间,岳阳楼管理所机构瘫痪,部分文物遭到破坏,楼内出现多处损坏。1970年初,岳阳楼被重新大修,至1984年全面维修工程竣工,历时14年,大修后的岳阳楼,保存了55%以上的构件原物,并加固了楼基。
3、滕王高阁 临江渚
《滕王阁序》唐·王勃(节选)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素有“西江第一楼”之誉的新建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依城临江,瑰伟绝特,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雄文《滕王阁序》而得以誉满天下。文以阁名,阁以文传,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
新建的滕王阁是1985年按照梁思成绘制的《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重建的,于1989年10月8日建成。成为南昌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新楼为仿宋朝木结构样式,净高57.5米,共九层,采用宋朝楼阁“明三暗七”格式。其中明层皆有回廊可俯瞰赣江景色。楼体为钢筋混凝土建成,南北有回廊连接着“压江”、“挹翠”两个辅亭。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为当时任洪州都督的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所建。据记载,李元婴于永徽三年迁任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建此阁以为别居。由于李元婴封号为“滕王”,故名滕王阁。20多年后,当时的洪州都督阎公首次重修。竣工后,阎公聚集文人雅士作文记事,途经此地的王勃就是于此时写下了其代表名篇《滕王阁序》,并由此令滕王阁名扬四海。
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夏,滕王阁毁于大火,江西观察使纥干于次日在原址上重建,同年八月竣工。滕王阁在唐朝共经历4次重修,1次重建。
宋朝重建过1次滕王阁。大观二年(1108年),江西洪州知府范坦重建滕王阁,丞相范致虚为之作《重建滕王阁记》曰:阁“崇三十有八尺,广旧基四十尺,增高十之一。南北因城以为庑,夹以二亭:南溯大江之雄曰’压江’,北擅西山之秀曰’挹翠’。”元代姚遂《新修滕王阁记》称宋阁“其基城为阁……大抵非唐屋矣”。
元代滕王阁几经战乱而破败不堪,重修了2次。
明朝年间滕王阁重修6次,重建1次。重建这次是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滕王阁又一次毁于火,江西左布政使王在晋、大中丞王佐发起募资重建。
清代滕王阁遭到10次火焚后重建,很多次重修。
1926年滕王阁在军阀混战中被烧毁,此后50多年一直没有重建,直到1985年开始重建,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滕王阁。
实际上,滕王阁自王勃写《滕王阁序》后,历经宋、元、明、清,近30次重建、重修,直到最后一次重建,建筑规制多有变化,早已不是我们读《滕王阁序》时心中的那个滕王阁了。
4、云蒸 鹳雀楼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新建的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城郊黄河岸畔,1997年12月动工,2002年8月落成。新建楼仿唐代高台楼阁,楼高73.9米。整座建筑共分九层,其中台基部分三层。主楼游览层共六层,其中,明三层暗三层,除抱厦、廊柱、回廊外,楼内还设有两部楼梯间和两部载人电梯上下相通。一、二层中间有天井,四、六层每层设一回廊,六层设一舞台。登鹳雀楼俯瞰,风景秀丽,气势雄伟。
鹳雀楼原址位于山西蒲州(现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在南北朝时代,北周(557—581)和北齐(550—577)在这里形成军事对峙形势,北周的将军宇文护为了防御,在蒲州西门外建筑了一座高楼,作为军事瞭望台,因为经常有鹳鸟在上面栖息筑巢,所以被称为“鹳雀楼”,此地可以俯瞰黄河,所以吸引了历代许多文人登楼吊古抒怀。沈括《梦溪笔谈》记:“河中府鹳雀楼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文奂、畅诸三篇能状其景”。
原鹳雀楼在元代初毁于战火,元朝学者王恽( 1227—1304)去到鹳雀楼只见被毁后留下的残基。
明代以后,由于黄河改道,故址都找不到了。但鉴于王之焕的诗句仍然吸引许多人来凭吊,后人就将蒲州城西门楼当成鹳雀楼,留下许多题咏诗句。不过,这一座新的鹳雀楼却在嘉靖年间因为黄河改道而被洪水冲毁。
5、放舟 蓬莱阁下
《蓬莱阁》宋·喻良能
绝知蓬岛异尘寰,弱水相望万里间。
争似卧龙云际阁,不劳跨海即鳌山。
蓬莱阁位于山东省蓬莱市北濒海的丹崖山巅。坐北面南,系双层木结构建筑,阁上四周环以明廊,可供游人登临远眺,是观赏“海市蜃楼”奇异景观的最佳处所。
位于蓬莱阁下的仙人桥,结构精美,造型奇特,传说为“八仙”过海的地方。阁下面临大海,建筑凌空,海雾四季飘绕,素有“仙境”之称。
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是登州知州朱处约所建。历史上从未被毁,只是经过多次修缮,目前的蓬莱阁主体建筑风格是清代修缮时形成的。
据《史记》记载,传说海上有三座神山:蓬莱、方丈和瀛洲,山上有神仙和长生不老药,禽兽都是白色的,宫殿都是黄金和白银建成的。蓬莱阁是神仙的居所和人间的仙境,因此蓬莱阁以众多的神话传说扬名四海,而其他名楼都是因著名诗人和诗词而成为千古名楼。
6、大观楼 看天下第一长联
“天下第一长联”孙髯翁:
上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 西翥灵仪,北走蜿蜓,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大观楼位于云南昆明市近华浦南面,是三重檐琉璃戗角木结构建筑。因其面临滇池,远望西山,尽揽湖光山色而得名。孙髯翁惊世骇俗的180字长联问世,使大观楼跻身“中国名楼”。
大观楼始建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初为二层楼宇,逐渐成为“远浦遥岑,风帆烟树”的游览胜地。乾隆年间,昆明布衣学者孙髯翁撰写一百八十字长联,上联描绘昆明风物,下联书写云南历史,对仗工整,气势恢弘,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 ”,并由名士陆树堂书写,刊刻悬挂,大观楼以长联而更为名楼。道光八年(1828年)修葺期间增建为三层;咸丰七年(1857年)毁于战火;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复被大水损毁;光绪九年(1883年),由云贵总督岑毓英再次重修,并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云南学者、书法家赵藩以楷书重书孙髯翁的长联悬挂于楼前。
目前,大观楼在大观公园之内,楼高18米。
7、阅江楼 有记无楼
《阅江楼记》明·宋濂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
千载之祕,一旦轩露。
阅江楼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城西北的狮子山顶,濒临长江。景区内有阅江楼、玩咸亭、古炮台、孙中山阅江处、五军地道、古城墙等30余处历史遗迹。
阅江楼楼高52米,共7层(外观4层暗3层),碧瓦朱楹、朱帘凤飞、彤扉彩盈,具有鲜明的明代风格和古典的皇家气派,成为南京的标志之一。
明洪武七年(1374年)春,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在京师(今南京)西北临江的狮子山建一楼阁,亲自命名为阅江楼,并以阅江楼为题,命在朝文臣职事各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最佳,后入选《古文观止》。建楼所用地基——平砥完工后,突然决定停建。自此六百余年,有记无楼。
阅江楼是2001年建成并对公众开放的,这是一座古代没有的楼。
8、天心阁 眺望
《天心阁眺望》明·俞仪
楼高浑似踏虚空,四面云山屏障同。
指点潭州好风景,万家烟雨画图中。
天心阁是长沙的古城标志,阁名引《尚书》“咸有一德,克享天心”之意得名。
阁楼垣高17.5米,地势海拔60余米,当时为全城最高处。今天的阁体乃1983年重建,仿木结构,栗瓦飞檐,朱梁画栋,主副三阁,间以长廊。整个阁体呈弧状分布,主阁由60根木柱支撑,上有32个高啄鳌头,32只风马铜铃,10条吻龙。阁前后石栏杆上雕有62头石狮,还有车、马、龙、梅、竹、芙蓉等石雕,体现了长沙楚汉名城的风貌。
天心阁阁楼始建年代不详。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湖广通志》的长沙府城图,标有天心阁,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长沙府志》有“天心阁在旧南门上,旧为昭勋亭,今存遗址”的记载。清同治二年(1863年),巡抚恽世临、李翰章扩建天心阁,“增五丈,广倍之”。清朝李绍隽有“城南耸高阁,直与丹霄薄,插顶上天门,扪着星斗落”的诗句。
1924年,赵恒锡主持对阁宇进行全面整修,增建轩、廊与主楼相连,并以阁为主体辟公园。1938年,天心阁内建筑毁于文夕大火。
自清乾隆以来,长沙地方志皆有天心阁的记载。清同治善化县志记载:天心阁为供奉文昌帝君与奎星像之处。李汪度的《重修天心阁记》“上建天心、文昌二阁,以振其势,后乃额‘天心’于文昌而省其一焉。”由此可见,天心阁初为文化祭祀性建筑。
1983年天心阁又被动工修建,1984年11月完成,就是现在的天心阁。
9、西安钟楼 天下第一钟楼
西安钟楼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西安钟楼
西安钟楼下部为砖石结构的正方型基座,表面用青砖砌成,基座之上为两层木结构楼体。自地面至楼顶高36米,其中基座高8.6米。西安钟楼的门扇槁窗雕楼精美繁复,表现出明清盛行的装饰艺术。每一层的门扇上均有8幅浮雕,每一幅浮雕均蕴含了一个古代典故。
西安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朝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高2.47米,重6.5吨,原为长安城内的景龙观所用,明初移至西安钟楼。1953年景云钟移藏至西安碑林博物馆,现陈列于二门里东亭内。
711年铸的唐代景云钟
仿制的景云钟,1997年1月被悬挂在西安钟楼基座的西北角,现对游客开放。仿制的景云钟外观与原钟近似,通高2.45米,重6.5吨,钟裙外径 1.65米,纹饰、铭文酷似原钟,音质嘹亮雄浑,可与原钟媲美。
西安钟楼建成于明朝洪武十七年(1384年)。它最初位于西大街以北广济街口的迎祥观,与西安鼓楼对峙,距目前所在位置约1000米。当时此地与南北城门正对,是城中心之所在。
随着明朝初期长安城的扩建,城市中心逐渐东移。过了两个世纪后,城门改建,新的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形成,位于迎祥观的钟楼便日益显得偏离城市中心。
万历十年(1582年),在陕西监察御史龚懋贤的主持下,咸宁、长安二县县令奉命将其迁建于现址。移建工程除重新建造基座外,本质结构的楼体全是原件,所以耗资不多,工程迅速。但600多年前完成如此庞大建筑的整体迁移,在世界建筑史上十分罕见。
清朝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乾隆五年(1740年)和道光二十年(1840年),西安钟楼又进行过3次大规模修缮。其中,乾隆五年,巡抚张楷按原结构重修后发现,罩着景云钟的房子密不透风,使钟声“纳而不出”,外面听起来声音很小。于是就将原来悬挂在室内的唐朝“景云钟”移出室外,以使报时之声远扬。西安钟楼在古代主要用于报时,发布消息等。
1910年时的西安钟楼
1939年10月10日西安钟楼遭日机轰炸,毁坏严重,钟楼被轰炸后,西京市政建设委员会工程处对此进行了修补。
1949年以后西安钟楼又大修过5次。1984年西安钟楼正式对外开放。
访问无忧岛网站,请使用谷歌和苹果浏览器!部分浏览器访问本站可能会造成内容页面的缺失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