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6小时欠费1万8”,运营商到底还有多少坑

转载 于平  2018-09-24 13:43:05  阅读 1708 次 评论 0 条

近日,湖南长沙,马先生使用的手机9月1日凌晨收到一条短信,通知他欠流量费1万8千多元。据了解,马先生所在小区改光纤,工作人员将马先生副卡与主卡解绑,导致马先生副卡不能用主卡流量套餐,以10元一兆的价格上网6小时。

这个事情被曝光后,虽然运营商最终道歉,但此事还是让人惊得一身汗——说好的提速降费呢,怎么运营商竟然还存在10元一兆的上网价格?如果不是这个事情太恶劣,曝光后引起公愤,能这么轻易就解决吗?几大运营商们到底还有多少坑,等着消费者去跳?

运营商到底还有多少坑?这个问题,最近国务院督查组就给出了部分答案,国务院第八督查组近日在北京、天津等地明察暗访,发现三大电信运营商的落实情况距离群众期待尚存差距,消费者集中反映运营商强制消费、杀熟、虚假宣传、明降实涨等几大问题。

74岁的北京市民毛文俊说:“去年,我按中国移动客服的推荐办理了一个新套餐,过了很久才发现,之前每月18元的套餐并没给取消。”

辽宁大连市民盛先生想把名下的联通号码过户给妻子,但被营业厅告知这个号码变成了“靓号”,必须预存2000元且每月最低消费300元才能过户。

一位青岛的网友反映,家里老人手机没有上网功能,却莫名其妙被开通了流量套餐,打电话给10086取消了,但是9月11日又被开通,想打出消费明细也被营业厅拒绝。

必须承认,尽管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提速降费,尽管运营商们一再吹嘘,声称中国手机流量费处于全球中低水平,但作为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感受并不明显,不觉得自己因此省下了多少钱。消费者为何不满?很大原因是运营商在流量降费上玩了太多“花招”。

运营商们推出一些看似优惠的套餐,但几个月后就以“试用期”结束为由悄然调高价格;一些早已取消的开卡费、长途漫游费仍在直接或变相收取;还有的消费者甚至被营业厅私自开通业务,自己根本不知道。

运营商们热衷于玩各种套餐的噱头,而且套餐还变来变去,最夸张的时候,市场上资费套餐最多的时候高达上万种,不用说用户看着晕,连运营商自己恐怕都说不清楚套餐的内容和消费规则,除了搞套餐设计的那些“神仙”以外。这次湖南马先生就是栽到“套餐陷阱”中的,当地运营商给马先生换了套餐,结果忘了套餐更换后,原来的副卡手机会变成裸奔(没有套餐)状态,导致马先生一家被1万8千多元流量费吓得半死。

手机消费和水电气消费一样,属于一种基础消费。但水电气消费,从来没有像手机消费这样,有着如此多的“套餐”、“优惠”,也没有如此多的消费陷阱。运营商真要推动流量降费,那就别在“套路”中无法自拔了,请拿出点真诚,别搞那么多噱头,请让消费者看到流量资费实实在在的下降。

 

本站唯一域名 wydclub.com。认准无忧岛网!认准wydclub.com

本文地址:http://wydclub.com/post/24433.html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于平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