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财政补贴等政策影响下,车企蜂拥造车。不过在各大媒体上,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最多的关键词却是“骗补”。近日,在网上热传的一段视频曝出国内车企造假骗补的内幕。
在这段名为“老王聊车”的视频中,据“业内人士”老王直言:“现在纯电动汽车的出现,压根儿就不是让消费者开的,多数情况下,这些电动汽车纯粹是骗补贴的工具。”
他说:“好不好并不重要,质量可不可靠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吃到政策的红利,所以这些被批量生产出来的粗制滥造的玩意儿,在质量上、体验上和保值率上都惨不忍睹。查遍资料,在国内都找不到一台同时满足勉强能开和质量可靠这两个条件的国产纯电动汽车。”
老王在列举几例后表示:“按照补贴政策,恰恰是造烂车才能利益最大化。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看看这个补贴政策,大客车按照米数(长度)来补贴的,这车越长补贴越多。这简直就是在扯淡嘛,车长和新能源补贴有什么关系呀?”
“然后,电动车是按照里程补贴,而这个里程是可以做手脚(造假)的,两吨的车跑300公里纯电,至少需要60度电,一度电池2000块,电池成本12万,给你12万的补贴,做800公斤的小车,加上电池成本8万,补贴已经超过成本了,但是定价就不能定便宜了,也要定25万,你先拿到12万补贴再说嘛,车白送就赚了,去了补贴,12万没人买怎么办呢?自己成立公司自己买呀,左手倒右手。然后呢,倒过去拆了电池送回去继续生产,再拿12万补贴。”
老王最后表示:“真正造新能源汽车的,反而收益不了多少,造假骗补的(车企)反而最贴合(官方)政策。”
2009年起,中国工信部、科技部等联合发起的“十城千辆”项目启动,计划发展新能源汽车,并配有财政补贴。中国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据公开信息显示,2013年前每卖出一台汽车,车企将享受到3000~60,000元不等的补贴。
据报导,截至2017年,中央联合地方共推出1290亿元财政补贴,也让行业内产生了一些骗补行为。以2013年成立的苏州吉姆西为例,其在2015年上半年仅产汽车25辆,却在年底迎来爆发性增长,仅12月即宣称量产2905辆。
经核查,发现绝大部分车辆销售记录有伪造嫌疑。多个骗补行为被揭发后,官方曾一度收紧对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发放。
今年以来,已经有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显现出红利困难。
《时代周报》9月13日报导,知豆汽车曾是新能源乘用车排行前列的常客。今年7月份,知豆汽车的销量只有345辆,同比下跌91%。正是销量的急剧下滑,知豆公司才遇到沉重的经营压力,欠薪、裁员、关闭等风波不断。不仅仅是知豆,今年的微型电动车基本都出现了暴跌。此次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大幅滑坡,就使得高度依赖补贴政策的车企们失去了价格优势,不得不面临着沉重的转型压力。
关注并使用“百度APP”访问无忧岛数码家电,各种价格便宜大牌精品数码产品等你发现~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