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过新年是比较有年味的感觉。大大小小的华人超市都张灯结彩。对联,福字红彤彤的一片,广播里播放着过年特有的拜年歌曲,超市里周围熙熙攘攘的置办年货的华人同胞们,把年的气氛烘托得越发热烈。
我们小时候因为经济原因,很少收到红包,也没有收红包的概念。每年过年能吃上一桌平时吃不到的美味,就已经很满足了,如果再加上一件新衣服,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直到工作以后,经济条件改善了,红包开始在新年的拜年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了。
因为早年移民来温哥华的大多数是香港人或者两广人,在广东过年都有派“利是”的习惯,“利是”取自粤语中谐音“利市”,有大吉大利,好运连连之意。
所以现在温哥华红包也沿袭着他们的习惯叫“利是”。
我们刚来温哥华的时候,不太懂得这方面的习俗,过年也没有随身准备几个小红包的习惯。随着我们慢慢结交了很多朋友,也才慢慢了解到这个习俗。
在温哥华“利是”也是讨个好彩头,祈福新年顺顺利利,所以一般派出的“利是”大都是5元,10元或者20元左右。后来,每逢过年期间,我们会随身准备几个红包,只要碰到熟人的小孩子拜年,就会给一个红包。拜年有拜年红包,开工有开工红包,都是图个吉利,并不在乎红包里到底有多少钱。
然而,上次新年回国收红包着实让我们有点负担了。
我们按照本地的习惯,红包讨个吉利,按照汇率啊,大概物价啊,觉得意思意思就行了。一般红包放个200-300人民币就差不多了。第一次去朋友那里拜年,一进门孩子刚开口拜年,朋友立马塞上一个大红包,儿子愣了一下,不知道还要不要接着说没说完的拜年词,也不知道该不该立马收下红包。朋友怕儿子不好意思收,马上往他口袋里塞,边塞边说:“收好了,自己拿着,别看妈妈,是我给你的。”我看着儿子说:“你收下吧,要谢谢叔叔。”
回家打开一看,600元。我和老公有点尴尬了,我们给她女儿的红包才300元,这让我们着实有点不好意思了,想着啥时候要还个人情。
接下来还有几天的走亲访友,红包该放多少?为了避免被动,我和老公商量着就放600元一个红包吧,6顺,图个吉利。结果好家伙,孩子收到的红包,除了一两个是500元以外,绝大多数都是大于600元,最多的是6600元。
这下我们负担来了,我们该怎么还情?因为我们很少新年回国,这个情怎么还?这次就还,还是下次回国再还?还情也不能为了还而还,让人觉得生分,也没有诚意,得要很自然的方式且不让对方尴尬。也许别人给孩子红包,并不是要我们还情。但是对我们来说,收了别人贵重的红包不还情,心里说不过去。所以,我和老公先把每一笔先记下来,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亲疏程度)一笔一笔地以不同地方式慢慢还。
其实有时候也挺欣赏洋人之间互赠礼物的方式,真是做到了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一个自制的相册,一盒自制的糕点,一本对方喜欢的书,一条手织的围巾……各种祝福也都化在这点点滴滴的心意中了。
“利是”是新年特有的形式之一,也承载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祝福。红包里钱数的多少,并不能和情谊划上等号。也真心希望收到红包的人,感受到的是红包的温度而不是它的重量。
访问无忧岛网站,请使用谷歌和苹果浏览器!部分浏览器访问本站可能会造成内容页面的缺失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