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有一令人痛心的消息。一13岁少年不服母亲管教,和母亲发生激烈冲突后把母亲杀死,该少年已被警方抓获。
近年来,杀父杀母的新闻也是常见。原本是自己的生身父母,怎么就能下得了如此狠手?是不是教育出了问题?
究其原因,也不过是现在社会发展,人们都把精力放在了赚钱上,对于子女的教育反而轻视了,尤其是对于孩子品德的教育。比如去年山东某地的初中生,因为平时总考第二名,后来生气把第一名给杀了。看到被杀孩子的父母跪在镜头前,不禁让人心痛不已,辛辛苦苦培养出的孩子那么优秀,被别人家的孩子几刀给杀了,父母的心痛可想而知。
现代人都追求经济利益,追求权力,以为孩子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以后才能有好的出路。于是,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就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才”的培养上。确实,如果想要在社会上立足,能有个好的前程,有才自然是必须的,然而,这个“才”却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良好的品德来指引,正确地运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资治通鉴》中司马光以三家分晋为开头,写了一部记述历代兴衰的编年史。而三家分晋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培养孩子上。智宣子想把自己儿子瑶立为接班人,因为他才能出众,结果智果建议,说瑶虽然才能出众,然而品德不行,不能接此大任。智宣子不听,把智瑶立为了接班人,是为智伯。果然智伯上位后刚愎自用,不行仁义,欺侮韩赵魏三国,最后三国并力把智伯给灭了,三家分晋,从此拉开了战国的序幕。
在记述完历史后,司马光在后面用很大篇幅讲述了德与才的关系。他说,有德有才,是为圣人;无德无才,是为愚人;德胜于才,是为君子;才胜于德,是为小人。如果用一个有才而无德之人,其造成的伤害会非常大,反而不如用那些有德无才之人,甚至不如用那些无才无德之人,毕竟他们再怎么无德,也搞不出什么大动静。
这是司马温公跟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虽然《资治通鉴》是写给皇帝看,用来参考治国的,但其中蕴含的道理,用在家庭教育中,也是适合的。
在《论语》中,孔子也有同样的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就是说,培养的孩子,首先应该懂得孝悌,会与亲人朋友们和谐相处,以仁导行,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还有余力的话,再去学习其他知识。
可见,古人有些东西是相通的,而这些相通的,便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也许我们给了孩子们太大的压力,但我们应该反省自己,是不是太注重科学文化的教育,而忽视了最基本的道德教育,才导致了这样的悲剧发生。都想把孩子培养成才,但成才的前提是先要成人,懂得感恩,懂得孝悌,只有以良好的品德为基础,才能把他本身具有的“才”发挥的更好,否则,再高的才也不过是一把利剑,最终伤害的还是他自己。
访问无忧岛网站,请使用谷歌和苹果浏览器!部分浏览器访问本站可能会造成内容页面的缺失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哼哼3210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