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案发展到现在,似乎已经“脱离”了案件本身,而是开始了新的一场对女性的“围剿狩猎”。
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中国留学生Jingyao Liu(音译刘静尧)在明尼阿波利斯提起民事诉讼开始,网上就不断有“证据”曝光出来:
当晚监控视频曝光:原告女主主动开门邀请刘强东及其助理进入公寓,途中主动挽住了刘强东的手,电梯到达后又主动邀请刘强东进入公寓......
与律师的通话录音曝光:原告女主情绪稳定,逻辑清楚,表现理智,“强势”的与刘强东律师周旋,要求刘方给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金额赔偿,并道歉。
这些“证据”一经发出,在网上引起舆论海啸,几乎所有人都在为刘强东叫屈:
这反转来的猝不及防啊,说什么强奸?这明显是“仙人跳”啊!
这位刘姓女子怕是故意设局让东哥钻啊!
法官尚未判决之前,网民们先“结案”了,这位站出来实名起诉刘强东的年轻女子,成为了众矢之的......
而后,原告女主站出来回应,网上曝光的视频属实,但明显有剪辑痕迹:
JY透露,自己之所以把手搭在刘强东胳膊上,是因为喝晕了。
让刘强东上楼,是以为他“酒醒了,只是送自己回家”;
但视频里,自己喝醉了迷路的片段被剪掉了。
网上曝光的通话录音也是真的,但同样是被剪辑之后的版本。
今日,原告女主与刘强东律师通话录音完整版曝出,里面的内容和网友们认知的,似乎并不太一样——
两次通话源音频来自于Jingyao Liu本人,来源:“呈现小组”
在这段完整版的录音中,大家发现,原告女主似乎并没有大家之前所认为的那样强势、理智。
在与律师的第一次通话中,原告女主提出了自己希望得到刘强东的道歉,和赔偿,并明确的表示自己只想尽快解决这件事,不想要出现在新闻上,不想被报道。
但在网上第一次曝光的录音中,后一部分内容被剪掉,网上有不少人质疑其想要钱之外,更是有炒作之嫌。
在第二次通话中,律师问询女方“方案”,这名女生当下第一反应是疑问,但这一部分也被剪去。
之后的谈话中,律师不断询问原告女生的具体要求,所求赔偿金额,女生方面一直说不知道,之后情绪崩溃,在通话过程中哭泣。
而这一部分被全部剪掉。
有人认为,原告女生一直说不知道,是因为“不想落把柄在对方手里,让对方提赔偿方案,自己觉得不满意只需要让他再加价就行”,这种规避法律风险的做法,正说明了她颇有心机。
女生人品怎样,我们暂且不提,先回归到剪辑视频这件事本身。
语言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一句话,不同的语调,语气,语速说出来,有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网上第一次曝出的录音中,原告女主大部分的“迟疑,语句间隙,弱势请求”都被剪掉,最终呈现出来的剪辑版本中,这名女生显得非常强势,目的性很强。
也因此,大部分网友对她并不友善。
而在最新曝出的完整版通话录音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女生和网友们所认为的“仙人跳女主”形象并不太一样。
她似乎并没有很冷静理智,面对律师的追问,也会情绪崩溃。
她似乎也不是想炒作,在一开始的时候,她是害怕这件事被公众知道的。
但在已经被前面两段视频和录音“先入为主”的网友们看来,无论这个女生说什么,都不值得信任。
针对网上层出不穷的“讹钱”舆论,原告女主LiuJingyao在今日也给出了最新回应,表示:
如果能打赢民事诉讼,就捐出赔款。
当然,这究竟是新的一轮“策略”还是真正的“只求公道”,我们且等事件之后发展,这里先不予评论。
对于刘强东案件,日报跟进了很久,也写了很多篇报道,但关于案件真相究竟如何,除了当事人,我们也无法深入了解。
今天之所以写这篇文章,不是想分析这个案件,不是站队,也不存在所谓的“洗白”,更多是想聊聊如今网络上对女性的“围剿狩猎现象”。
在刘强东案件中,我们看到,从这起案件发生开始,LiuJingyao就被放在了一个“恶毒角色”之上。
从一开始“为什么要参加中年大佬饭局”到“不自尊自爱,深陷酒局文化”,再到“与有妇之夫形状亲密,主动邀约”,加诸在LiuJingyao身上的谴责,一直没有停止。
事实上,这样的现象不是只出现在LiuJingyao一个人身上,可以说,在大部分关于“女性侵犯”的案件中,这些女性都曾遭受了这些质疑。
为什么要去酒局呢?
为什么要让自己喝醉呢?
为什么要和别人表现亲密呢?
为什么要衣着暴露?
为什么要让男子进入自己的家呢?
“既然从一开始就没有拒绝,那么之后发生的事情就应该在自己的意料之中,又有什么资格在事后跳出来委屈哭诉呢?”
看到了吗?在大部分人心中,他们觉得女性如果没有一开始对某一个人表现的特别厌恶,保持相当的距离,那么她对这个人可能就是有好感的,之后发生关系,也是她自愿的。
有人说,LiuJingyao在饭局上,车上,回家途中,电梯里,发生关系前,对刘强东表现得都是亲切、逢迎的状态,关上门之后的事,大家都看不见,不知道真实情况,但从她之前的表现可以看出,她必然是主动甚至迎合的。
在这样的逻辑推理下,大部分网友非常理所当然的将LiuJingyao定性为“对已婚富豪设仙人跳局的恶毒小三”。
那么,这种凭事前反应推断事后表现的做法,合理吗?
在中国多年的教育中,许多女孩都学会了要做一个“得体”的人。
“不要轻易得罪人”;
“不要让别人尴尬”;
“要懂得应付场面”;
“不要当场给人难堪”。
在这样的观念之下,很多女生对于朋友同事,陌生人,甚至自己不喜欢的人都不会表现得太“情绪化”,所谓的“不喜欢,就保持距离”在现代社交中,是一件很难达到的事情。
这种情况下,这种“男性和女性表现得亲密,就意味着她一定愿意发生关系”,这种观念一旦被接受,有多可怕?
这是否代表着,未来恋爱、婚姻中的侵犯都会被默认为是合理的?
所谓的“监控视频”和“第一次通话录音”曝光之后,网上掀起了一片对LiuJingyao的声讨,大呼反转来的太快。
因为两者内容和传播方式具有较为明显的导向性,里面对LiuJingyao形象塑造的太负面,也太直接,有少部分人对视频真伪提出质疑。
客观来说,这种质疑是理性的,任何会对自己判断产生影响的信息,都值得被合理质疑。
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少部分提出质疑的人成为了“众矢之的”,遭受了大部分攻击。
“畜群道德”在此刻呈现:没有理性的人失去对情绪的控制,用着恶毒的语言攻击其他思考者,做着弱者,也做着恶人。
而后证实,那些质疑并没有错,视频和录音的确经过处理,但这群丧失理智的人依旧故我,转头攻击当事女生。
于是在法官还没有判决的时候,他们先靠自己的推断给出“真相”。
我们不讨论案件真假,到底是不是仙人跳?有没有“侵犯”?谁对谁错?这些我们都无权评判。
你可以选择信任刘强东;
你可以选择质疑原告女主;
你可以为章泽天叫屈;
你也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但你不可以认为“女性和男性亲密就代表她愿意发生关系”。
不可以认为“礼貌=不拒绝=接受=自愿”。
为什么在网络大环境都谴责LiuJingyao的时候,日报依旧坚持站在女性的角度阐述这件事?
我们不是为了支持谁,只是想为这一案件背后体现出的被压迫围猎的女性们发声。
访问无忧岛网站,请使用谷歌和苹果浏览器!部分浏览器访问本站可能会造成内容页面的缺失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