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传千年的15句俗语 你知道原意是什么吗?

转载 网络  2019-12-30 10:51:06  阅读 1490 次 评论 0 条

历史上有很多俗语已经很难找到他最初的出处。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俗语已经脱离了原本的含义,面目皆非,甚至完全相反。

1、“王八蛋”

民间俗得不能再俗的一句骂人话。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基本的做人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变成“王八蛋”。

2、“打破沙锅问到底”

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俗语。这一俗语原本为“打破砂锅璺([wèn]:裂纹)到底”,意为砂锅被打破后其裂纹会一裂到底。后来被谐音讹传为“打破砂锅问到底”,表示遇事刨根问底、穷追不舍。

3、“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4、“无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意指胸怀宽广、有度量的男人才可称为真正的男人,“量”和“度”正好相对应。结果,“无度不丈夫”变成“无毒不丈夫”了,完全曲解了原意,含义颠倒了。

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在流传过程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6、“床第之私”

原为“床笫之私”。要注意,不是“第”而是“笫(zǐ)”。是指垫在床上的竹席。“床笫”也就是床铺。指闺房之内或夫妇间的私话、私事。

7、“不见棺材不落泪”

原是“不见亲棺不落泪”,并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落泪。

8、“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原句为“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因为四川那边管“鞋子”的发音叫“孩子”。谁也不会傻到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这是方言产生的误解。

9、“有眼不识金镶玉”

原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当时很名贵。


10、“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原句:“刑不尊大夫,礼不卑庶人”,意思是:不会因为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罚;也不会因为是平民,就将他们排除于文明社会之外。

11、“不到黄河心不死”

原句是“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西楚霸王项羽自刎的地方。不知何时“乌江”变成了“黄河”,这就让人无从解释了。

12、“狗屁不通”

这个成语原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屁”是污浊的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以屁来喻。

13、“无奸不商”

原是“无尖不商”,是说古时候开粮行,卖谷米是用升或斗量的,商人卖谷米每次都把升和斗堆得尖尖的,尽量让利,以博得回头客,所以叫无尖不商。也可解释为:商场如战场,必须有拔尖的智慧,才能成功。如果是奸,那世上做生意的,没一个好人了。成语“十商九奸”也是这类误解。

14、“为朋友两肋插刀”

其来历是(隋唐演义)中秦叔宝为救朋友,染面涂须去登州冒充响马,路过两肋庄时,在岔道想起老母妻儿,犹豫片刻,一条路去历城,一条路去登州,一条路回家门,最终还是为朋友,视死如归去了登州,两肋庄岔道体现出秦琼的深重义气,被人们传为“两肋岔道,义气千秋”。而今却因误传成了在肋上插刀。


15、“空穴来风”

成语源自楚国人宋玉的(风赋),文中有“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句子。后来在白居易诗中准确使用过此语:“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说腐朽的树木难免招来虫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来风吹。按此解释,“空穴”和“来风”是一因一果,若做比喻,应比做说法有根据、有来由。结果,后来被篡改成了捕风捉影的意思。

无忧岛网旗下自媒体平台有 (原无忧岛资讯)无忧岛数码家电 欢迎您的关注。

本文地址:http://wydclub.com/post/40824.html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