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并不只是过去式,对今天的我们仍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它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可以激励我们,为我们带来心灵的升华。
而列奥纳多‧达‧芬奇的遗作《圣‧杰洛姆》(Saint Jerome Praying in the Wilderness,又译《圣叶理诺在野外》)便是绝佳的例子。该幅画也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纪念列奥纳多‧达‧芬奇去世500周年展览的主角。
这幅画是达芬奇晚年的作品,却非常具有代表性。至今历史学家们仍在争论著到底哪些才是达芬奇的真迹,而《圣‧杰洛姆》却是少数六幅没有争议的画之一。画上甚至还留有达芬奇的指纹;就如我们今天所知的,他常会用自己的手指和手掌晕涂颜料,以创造一种柔焦的效果。
“对于现在的观众而言,能够知道画家的指纹还留在上面,是非常感人的一件事”,达芬奇专家兼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策展人卡门‧班巴奇(Carmen Bambach)在电话访谈中说道。
《圣‧杰洛姆》不仅留有达芬奇的手指痕迹,也承载了他的精神;这幅画甚至还暗示了艺术的另一个目的——协助观众和造物者连结。“真正重要的是在欣赏《圣‧杰洛姆》这幅画时,让画本身向我们揭示诸多达芬奇可能的精神生活”,班巴奇说道。
这幅画的创作过程好似一名求道者之路,是一个不断精进升华的过程。达芬奇在1483年左右便开始了这幅创作,并且在后续的三十年内不停地修改,却终身未完成。自1510到1511年间,他专注于研究解剖素描,并能非常逼真地描绘出人的肌肉和骨骼结构。在《圣‧杰洛姆》也可以看到这些技巧的成长。
“(这幅画)并未完成,反而让我们更深入了解这位天才的想法”,班巴奇说。由于画中主角圣杰洛姆只披着一件破旧衣衫,达芬奇因而得以大展他的解剖学造诣。他处理得如此高明,尤其是圣杰洛姆的头、脖子和肩膀等部分。
我们至今无法得知为何这位大师没有完成这幅画。“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他认为这是一件还在发展中的作品,而他自己对它也产生了很深的情感”,班巴奇解释道。
达芬奇
列奥纳多·达·芬奇的作品《圣·杰洛姆》(Saint Jerome),约1480年。油彩、画板,103×75公分。梵谛冈博物馆,罗马。(图片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庄严肃穆的空间
展览场的陈列方式和画作选择都遵循着古老的传统。在文艺复兴时期,在伟大意大利画家的丧礼中,像是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丧礼,都会摆出那位画家最呕心沥血的作品。
在大都会博物馆的展场中,《圣‧杰洛姆》被独立展示在展场中,“强烈的灯光照亮着画,独立在灰暗的空间中,凸显出这幅画令人反思的面向,这也是达芬奇的意图”,该展览新闻稿说明道。
这样的独立、对比的陈列方式,同时也反映了达芬奇独特的描绘手法,与过去其它描绘圣杰洛姆的画作相较,是截然不同的。圣杰洛姆生于西元四世纪,是基督教伦理的模范,他最广为人知的事迹便是将希伯来文圣经翻译成拉丁文。许多画家,尤以中世纪为主,偏好以圣杰洛姆在书房专注翻译经文的情景作为创作题材。他通常被画成戴着一顶枢机红帽、穿着红袍,即便那时候的教会中并没有这个等级。
不同于前人,达芬奇选择了一部13世纪著作《黄金传说》(Golden Legend,记载基督教圣人传记)里关于圣杰洛姆的故事作为题材。根据内文记载,圣杰洛姆曾独自在沙漠里过着艰困的苦行生活;有一次,他遇到一只受伤的狮子并帮它取出掌中的刺。从此以后,那只狮子便跟随着他一同生活。
在达芬奇的描绘中,圣杰洛姆坐在山洞里,用石头砸着自己的胸膛,用来抒发自己的懊悔。在当时,这种仪式被用来除去肉体的罪过,因为圣杰洛姆在成为基督徒之前曾因纵情玩乐而恶名远播。在他的脚旁躺着他的同伴,狮子。在恍惚中,圣杰洛姆向上看到一个十字架。
“达芬奇决定精简这则故事”,班巴奇说。“(这是关于他)在异象中的情境……追随这个十字架,便是这位圣人所看到的异象。”
我从达芬奇的构图选择中看到的是一位不受教会约束的宗教人物和他的情怀。 这是一幅描绘圣杰洛姆在他最原始、最直白的状态,同时表现在他的体态和心态上:他并没有穿着教会的服饰;然而他却被神的启示所震慑,直接和耶稣产生连结。这位圣人的精神,以及他和神的联系,非常朴质却又充满张力。它道出了画家的虔诚,就像圣杰洛姆自身一般。
“如今,以我历史学家的身份,很难不将达芬奇视为一位非常崇尚精神信仰的艺术家”,班巴奇说道。
作者简介:
怀特(J.H. White)是艺术、文化和男性时尚专栏作家,目前居住在纽约。
无忧岛网旗下自媒体平台有 (原无忧岛资讯)无忧岛数码家电 欢迎您的关注。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