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人大比拼 看谁的诗人气最高

转载 网络  2021-02-24 13:25:11  阅读 1196 次 评论 0 条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最繁荣的朝代,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千百年来,许多脍炙人口的唐诗佳句广为流传。

盛唐时期,王昌龄、高适、王之涣、岑参被称为“四大边塞诗人”,他们写西北边塞风光的诗篇各具特色,但都大气磅礴,韵律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诵。

唐玄宗开元年间冬天的一个早上,唐都长安城的天空中飘着零星小雪。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位诗人不期而遇,四大边塞诗人聚齐了三位,实在是太难得了。于是,他们一起来到长安城著名的酒楼,相约不醉不休。

他们三人,志趣相投,似乎有着聊不完的话题。三人坐下饮酒赋诗,兴致正浓,忽然看见有伶官带领着许多梨园弟子登楼会宴。三位诗人为了交谈方便,躲避喧闹就挪进了里间。过了一会儿,又进来四位妙龄女郎,她们都是当时京都长安城里非常有名的歌伎。

端起酒杯来一饮而尽,突然来了雅兴,就向高适和王之涣二人打趣地说:“咱们三人平日里难以相会,今日相见真是三生有幸啊。咱们都以诗闻名于世,难分伯仲。今天咱们三人就此分个高下如何?”二人一听,也顿时来了雅兴,都说:“好啊,那就请您出题吧。”王昌龄站立起来看着高适、王之涣二人,微微一笑,说:“今天不拟题写诗,咱们仨就在此处来听歌伎们唱歌,由她们当考官来评判,唱的谁的诗多,谁就是优胜者,不知二位意下如何?”高适、王之涣二人听了,都连连拍手说:“妙哉,好主意!”


就在这时,一位身穿白色衣裙的歌伎走了出来,缓缓唱道: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正是王昌龄的诗《芙蓉楼送辛渐》。于是,王昌龄放下手中的酒杯,在墙壁上一画,得意地说道:“好,这是我的一首七言绝句!”

不一会儿,另一位穿着翠绿色衣服歌伎舞着宽大的衣袖飘然而至,唱道: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

歌声未落,高适抬起手来也在壁上一画,说道:“不错,这是我写的一首五言诗《哭单父梁九少府》!”


只见又走了出来穿粉红色衣服的第三位歌伎,她唱的是: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这首还是王昌龄写的《长信秋词》五首组诗中的一首。于是,王昌龄又得意洋洋地在壁上添了一画:“又是我的一首七言诗”。

歌伎唱了高适的一首,唱了王昌龄两首,还没有歌伎唱王之涣写的诗作。二人把得意的目光投向王之涣,可是王之涣似乎并不着急,只见他饮了一口酒,微笑着对高适、王昌龄说:“她们这些歌伎不过是平常的歌者,只会唱一些‘下里巴人’的俗曲,先预热一下场子,营造一下气氛罢了。我的诗,那是‘阳春白雪’之曲,她们哪里能唱得了呢?”然后用手指着其中一位身穿紫衣,气质优雅,长得最漂亮的歌伎说:“看着没有,下面等到这位乐官唱的时候,如果不是我的诗,我就甘拜下风;如果她唱的是我的诗,你们二人就认输吧?”三人哈哈大笑,于是在里间等候着。

等到这位气质优雅的紫衣歌伎歌唱时,开口便是: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笑着对王昌龄、高适二人说:“怎么样,我说得没有错吧!”三人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的典故,讲的是三位唐朝大诗人比人气的有趣故事。

参考文献:

〔唐 〕薛用弱:《集异记》

为了您更好的访问本站,请使用手机或平板自带的浏览器可获得更佳的浏览体验。

本文地址:http://wydclub.com/post/54100.html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