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基宁
宋朝,尤其是北宋,在中国历朝历代中,是出了名的有钱。但事实上,在宋太宗年间,大宋并没有什么钱。
怎么发家呢?宋太宗想了一个法子,去海外花钱。
雍熙四年,宋太宗派人去海外各国,对当时的奢侈品疯狂扫货。他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把“市场信息”放出去,吸引海外诸国的商贾们来大宋。
宋代的市舶司管理制度已经是空前成熟,各项外贸、税收和专营制度高度完备。可以说,只要来的人多,光靠“禁榷”和“博买”制度,大宋朝就有不少收入。
广州市舶司建立后,北宋又在杭州、泉州、镇江等地,陆续设置了7个市舶司,把“广州模式”推广到东南沿海,敞开国门赚钱。
有努力自然有效果,首先贸易范围远远超过唐代,当时有记录和大宋有贸易往来的国家超过60个,简直就是把生意做到了全世界。
生意不断做大,一个数字足以说明问题。在北宋,进出口总额和财政总收入之比竟然可以达到一比五。
可以说,单是这些进出口贸易的关税,就已经给大宋王朝带来巨额收入。更重要的是,那些纷至沓来的海外商人,还会把中国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贩运出去。
最典型的就是瓷器贸易。其实人们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到宋代应改称为“瓷器之路”。学者估算,仅是宋代的广州路一地,每年的瓷器总产量就高达一亿件以上,其中绝大多数用于出口。可以想象,单瓷器出口这一项,不知道给大宋带来了多少财富。
和此前历代区别极大的是,大宋不光吸引外国人来;更重要的是,同样鼓励宋朝人出国去。
当时的中国海船造得非常大,结构坚固,重量可以达到几百吨。这样一艘海船可载几百人,船里能储存一年的粮食。
自宋太宗年間起,大宋的沿海商民,各行各业,都掀起了出国赚钱的热潮。
在当时,每当宋朝的海商船队来到国外,都常常引起轰动效应。不但当地的国王、高官专门以隆重仪式迎接,可以说是“倾国耸观”。甚至当地的富商们也赶快带足财货,搭乘中国船舶来大宋经商。这背后就是大宋的强大产业与航海能力,撑起的“国际贸易话语权”。
如此强大的话语权,给宋朝带来了滚滚财富。单是宋仁宗皇祐元年这一年,宋朝的收入就达到了一亿贯,其中作为“硬通货”的白银,收入就达到80万两以上。而且这其中七成以上的收入,都来自商业税,海外贸易更是贡献极多。这也再次证明了,“唯有开放才可以富国”的真谛。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