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柯
看张桂梅校长的新闻,出于职业习惯,我注意到一个细节:
“我是给她泼冷水最多的人。”华坪县教育局原局长杨文华回忆说,“虽然她让我很感动,但我知道办一所学校有多难。”2004年,张桂梅和杨文华一起出差。一路上,她反复讲述自己的梦想,想说服这位局长帮忙。“你知道建一间实验室要多少钱吗?”杨文华问。
“要两三万元吧。”张桂梅回答得有些露怯。
“她太天真了。”杨文华说,张桂梅当时因为带病坚持教书、教学成绩突出,还在华坪县儿童福利院收养了多名孤儿,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等诸多荣誉,但她只是一名一线老师,没有管理经验,对建一所学校毫无概念。
杨文华不知道,张桂梅当时已连续几年假期到昆明街头募捐。她把自己获得的荣誉证书复印了一大兜,在街头逢人便拿出来请求捐款。可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放下尊严募捐,换回的却是不理解和白眼,还有人说她是骗子。
几年下来,张桂梅几乎要放弃了。直到2007年,她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她的梦想才出现转机。
这个转机,就是因为,张桂梅去开党代会,接受了一位记者的采访。
张桂梅平时很少买衣服,每件衣服都穿了好多年,直到磨得发白破洞才舍得丢。临去北京前,县里特意资助她7000元,让她买一身像样的正装,可她转手就用这笔钱给学生买了台电脑,自己穿着一身旧衣服参会。
一天早晨,她正急匆匆往会场走。忽然,一位女记者把她拉住,悄悄对她说:“摸摸你的裤子。”张桂梅一摸,穿了多年的牛仔裤上有两个破洞。
“当时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张桂梅说。那天会后,她和这位记者相约聊了一整晚,把所有办校的苦楚都倒给了她。
不久后,一篇名为《“我有一个梦想”——访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张桂梅代表》的报道发表出来,全国的重要媒体都在聚集这个教师的梦想。
我忍不住沿着许多新闻报道,寻找那个成全张桂梅的人。有新闻标题,很好找。
“我想办一所不收费的女子高中,把山里的女孩子都找来读书。这是我的梦想。”
女记者就是林红梅。
正是她细心关注到了张桂梅牛仔裤上的破洞,于是两个人聊起来,关注到了多位代表里的张桂梅。
张桂梅祖籍辽宁,从东北来到云南支边,随丈夫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镇第一中学任教。
1996年,张桂梅因丈夫去世,情绪低落。
1996年7月,她来华坪联系工作调动。适值机构改革,人员精减,难度极大。幸喜遇上了善解人意的副县长李维忠。李副县长当时虽不分管教育,但教师出身的他本着对教育的深厚情怀和特殊关爱,经多方协调终于接纳了她。
1997年4月,张桂梅剧烈腹痛,去医院检查得知患有肿瘤。没钱治病的她,哭了整整一个晚上,决定不治了。干脆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准备用余生,送孩子们毕业。
华坪县县政府知道了张桂梅的病情,县长告诉她:“我们再穷,都会救活你。”为此,县里开妇代会的时候积极动员大家给张桂梅捐款治病,有的代表掏光了衣兜,没有留钱坐车,走几小时路回到山里。手捧着这山乡的情义,张桂梅的泪水夺眶而出,“华坪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为华坪做些事。”
1998年4月,张桂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张桂梅为孤儿,为华坪做事,她被选为了党代表。党从基层选出了代表当地民众利益的人。所有这些细节,出自新华社、央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半月谈》等媒体的报道。
张桂梅成了张桂梅,背后站着这个国家许许多多埋头做事的人。成全张桂梅的,其实是来自各级政府给她的奖励补贴,还有社会各界的捐助,还有无数扶贫的基层干部,帮助当地福利院工作的人。华坪女高的创办,也是政府的拨款结合社会捐赠,张桂梅的日夜敦促,不断家访找回失学女孩们,拼命学习,送女学生们走出大山。他们共同努力之下,改变了上千名贫困女孩的命运。
张桂梅教学生们背诵誓词,抄党章,唱红歌。她最喜欢的是《红梅赞》,这首歌深深地影响了她的学生。《红梅赞》是歌剧《江姐》的主题歌。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
这一首歌,让我们可以接近张桂梅的内心。她的名字里也有一个梅字。红梅花,不惧严寒冰霜,丹心向阳开,梅花开放,也意味着春天的到来。
梅花在中国文化背景里,是高洁品行、仁人志士的象征,有首著名的咏叹梅花的词写过,“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跟歌词中的“唤醒百花齐开放”是一个意思。
最后复盘一下:在她的人生中,为她解决调职到华坪任教的,是副县长李维忠。然后就是拍板以全县之力,救治她的县长、县委书记。为了她的病情,多方联系医院,發起捐款的李建国校长,等等。所以,张桂梅决定把余生献给那一片洒泪还人情的土地。
而最后一个巨大的人生事业转机,是那个瞧见张桂梅牛仔裤上破洞的女记者。
世事就是这么奇妙。那个女记者的名字,偏偏就叫林红梅,这个名字透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女记者林红梅,是张桂梅背后极为重要的人。这个名字,也特别值得记住。女性改变了女性的命运,没有缺席。新闻是社会公器,用好这个公器,能为社会谋福祉。
最终,张桂梅得以改变了1804个农村女孩的命运。她燃的灯,会一直照亮那些女孩的内心。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