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
我常在想,为什么人们在网络上会发表那么多激烈的言论,换到现实生活中,就温和很多?本来中性的“营销”一词一旦沾上网络,就暗含贬义?我认为,一个原因就是在网络空间里,你不确定对面的人是谁,他抱着怎样的目的与我们互动。于是,安全起见,我们只好假定他是一个坏人,向他投射各种各样的恶意,甚至先下手为强。
不安全的感觉,并不只是由网络带来的。近年来。整个社会结构都在发生变化。传统的乡土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基于亲缘宗族、道德礼法。我怎么样才可以相信你?你有家族,有亲戚朋友,有口碑。一句话,你是一个有迹可循的人。
在那样的社会结构中,人情和道德至关重要。而在现代社会,人变多了,流动性变大了,约束我们的准则早就从道德礼法变成了法律法规。只要不违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然而,有些事我们打心底里还是觉得“这是错的”,比如6年前饱受争议的父亲“卖文”替女儿筹集医疗费一事。
为什么在这次事件中大家反复提到女孩的父亲有炒作嫌疑?因为,人们关心的是,究竟要不要把这个人当作一个“坏人”。这似乎决定了整件事情的性质。给一个“坏人”捐钱,就是中了他的圈套,是愚蠢的。
但是我想说,如果我因为看了那篇文章,打赏捐了钱,那么捐钱这件事的性质,从它发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决定了——不以对方是谁,做过什么事为转移。
漫画《怪物》里,天马医生牺牲自己的职业前途,救了一个孩子。谁知,那孩子长大后,竟成了一个杀人魔王。对天马医生来说,在接诊的那一刻,救人是医生的天职。不管对方怎么样,这件事的性质不会变。同理,女孩的父亲骗不骗我,有没有利用我,这些都是他的事,我帮不帮他才是我的事。
我这个行为,不是为当事人负责的,它是一个完全自我的行为。比如,在“卖文”事件中,我作为一个女孩的父亲,看了那篇文章后十分心痛,便想捐钱帮帮那个小女孩。这是自然而然的下意识反应,只是为了出一份力,让自己好受一点儿。
我的一个朋友对这件事发表评论:“无论真假,只管善恶。善念如丛林中的鹿影,或隐或现;恶意却像荒原上的饿狼,死死跟着我不放。相较于对真相的执着,我更在乎自己内心善恶的起伏。”我深以为然。捐一点钱,会大大抚慰我的苦楚。所以我帮的不是他,我根本不认识他。若较真儿起来,其实社会上有很多更困难的人需要帮助,而我只是因为被这个人的文章打动了就选择帮助他,这似乎并不合理。
我们已经不在百来人的小乡村里生活了。谁又能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排列出来,考察其人品道德、需求程度,逐一排序再选择帮谁呢?所以,在今天,我们能做的只有做好自己的事——各自凭本心行事,需要帮助的人,自然可以从我们的言行中獲得他们需要的资源。
不论受骗与否,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负责。不要担心“我们被人骗得多了,以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反而得不到帮助”,不要把自己做或不做什么事,建立在对方有没有“骗”自己之上。
行善时,不要总疑虑那个人说的是不是实话,有没有做过有违公德的事,是不是真正需要我的帮助,这些都与我要不要做这件事无关。他是他,我是我。别怕,你不是在帮他。在打赏、转发,或者感动落泪的那一刻,你是在通过打赏、转发,或落泪的方式实现那一刻自己的善念。你已经实现了。
(一村香摘自《生活报》,连培伟图)
为了您更好的访问本站,请使用手机或平板自带的浏览器可获得更佳的浏览体验。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