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涨停,帮英伟达打破“枷锁”

转载 网络  2024-03-04 20:54:10  阅读 966 次 评论 0 条

 

存储涨停,帮英伟达打破“枷锁” 第1张-无忧岛网 存储涨停,帮英伟达打破“枷锁”  消费与科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读懂财经

从2021年末开始,存储开始了漫长的下行周期,存储价格连续8季度下滑。在此期间,即使像澜起科技这样的国内头部存储公司股价下滑也超过3成,部分公司更是直接腰斩。

但进入今年2月份后,随着存储行业度过下行周期,存储公司迎来了集体上涨,股价涨幅在17%-60%之间。前不久,三星电子宣布开发出业界首款36GB HBM3E 12H DRAM产品,新产品能够打破AI的算力瓶颈,为行业带来板上钉钉的业绩增长。由此,掀起了存储公司涨停潮,2月28日,复旦微电、佰维存储、香农芯创等多股涨超10%。

存储公司股价飙涨固然有一定的逻辑支撑,相关公司也的确已迎来了业绩、股价的拐点。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内存储公司产品有一定的滞后性,可能最终达不到投资人的高期许。

本文持有以下观点:

1、存储实现高端化升级。AI芯片高效运行要求,存储到逻辑芯片的数据传输速度,必须大于或等于,逻辑芯片的运算速度。但现在存储跟不上逻辑芯片的迭代速度,HBM是提升性能的最优解。考虑到HBM价格是传统存储的3倍,存储公司利润将大幅提升。

2、存储迎来上行周期。此前由于存储产能过剩以及下游需求萎靡,存储价格连续8季度下滑,但随着存储大厂的持续减产以及下游需求的复苏,存储已经迎来上行周期,光大证券预测,存储产品在24年有望连续4季度涨价。

3、国内存储公司吃不到AI红利,但受益消费电子回暖。国内很多存储公司应用场景在C端,但真正能从AI获利的是B端存储器,即使少部分公司切入到了B端,但缺少HBM等高端存储,获得的AI红利依然有限。不过24年消费电子复苏,仍将为国内存储带来增长。

帮英伟达打破“枷锁”

前不久,三星电子宣布开发出了业界首款36GB HBM3E 12H DRAM,并开始向客户提供样品,计划今年上半年量产。

这则消息,直接引爆了存储板块。2月28日,复旦微电、佰维存储、香农芯创涨超10%,盈方微、紫光国微涨停。能引爆存储板块,是因为这款最新的HBM存储产品为存储公司带来的业绩提升也几乎是“板上钉钉”,逻辑在于它能帮助英伟达乃至整个AI产业打破算力瓶颈。

三星的新款HBM存储能给AI带来哪些帮助?可以从英伟达两代芯片的迭代说起,英伟达新一代AI芯片H200,比老款的H100芯片实现了算力翻倍,但其实H200与H100的芯片架构未变,两者最大的区别是,H200比H100增加了更多的高带宽存储内存。

为什么H200增加了高宽带存储就实现了算力翻倍?这要从AI芯片的构造来说明。如果把AI芯片内部想象成后厨,那么存储就是仓库管理员负责运送食材(数据传输),而逻辑芯片就是主厨负责烹饪(负责运算)。

这么类比不难发现,能让这个厨房高效运行的前提是库管理员将食材送到后厨的速度,必须比主厨烹饪的速度快。翻译到AI芯片的运行场景就是,存储到逻辑芯片的数据传输速度,必须大于或等于,逻辑芯片的运算速度。

但现状是存储器明显跟不上逻辑芯片的迭代速度,这就导致现在决定一块芯片算力上限的,不是逻辑芯片的算力,而是内存的传输速度。

HBM存储则能进一步提升现在的算力,HBM与传统内存的区别是,传统内存是个只有一层的大仓库,而HBM是占地面积更小的多层仓库。能存东西层数多了,产品性能也就高了。

但HBM产能现在不够用了,导致英伟达的产能也上不来。在这种情况下,三星的新款HBM将“仓库”从8层提高到了12层,是目前提升算力的最佳解决方案。

对性能的提升也转化成了订单,全球最大的两家存储器芯片制造商三星和 SK 海力士正准备将HBM产量提高至 2.5 倍,而一块HBM价格是传统内存的3倍以上。存储公司业绩也即将迎来爆发。

产品升级的同时,存储行业也正在走出周期。

时隔8个季度价格反弹,存储走出周

与其他半导体相比,存储是周期性非常明显的行业,常常因为供需错配导致价格周期性波动。

这里面的逻辑是存储需要通过规模扩张才能维持经济效益。因此当行业需求旺盛,处于上行周期时,一家存储厂商选择扩产以扩大市场份额时,通常其他厂商也会跟随扩产,导致产能集中落地,从而造成产能过剩,最终引发存储芯片价格下跌。

那么存储会不会吃过周期的教训后,开始默契的控制价格?从实际情况看,也不大可能,目前存储基本被韩国的三星、海力士,美国的美光三分天下,韩国一直想吃掉美光,独霸存储芯片,它们的竞争很难握手言和。

本轮存储周期就可以追溯到,2017年-2020年云商拉动了存储市场,之后存储大厂产能集中爆发最终导致产能过剩,自2021年末开始存储价格连续下滑8个季度。连续8个季度价格下滑,在历史上也属于下行周期较长的时间,通常存储价格下行周期是1.5年-2年。

本次下行周期较长是因为产能过剩的同时,赶上消费电子需求萎缩,比如全球手机出货量连续9个季度下滑。供给过剩、需求低迷两头挤压下,存储企业遭遇寒冬,2023年2023年几家存储大厂集体经营亏损预估达破纪录的50亿美元,创下过去15年来最严重的低迷。

业绩剧烈下滑,迫使迫使存储厂商原相继减产调整供需关系,自2022年第四季度起,铠侠、美光科技、SK海力士、三星等国际存储芯片大厂就纷纷启动削减开支减产,调整供给。其中,三星电子在2023四季度,资本开支同比减少25.53%。SK海力士2023年资本开支同比减少50%。

在供给端持续收缩后,存储供需关系已基本恢复正常,一个明显信号是存储开始涨价。自去年10月以来,存储中的能占到95%以上份额的两块市场,DRAM存储芯片和NAND闪存芯片价格连续反弹。去年四季度,Mobile DRAM合约价季涨幅预估将扩大至13%至18%,这也是DRAM产品合约价格连跌8个季度后的首次反弹。

存储价格的反弹还将持续,据存储器模块厂商透露,三星电子、SK海力士、美光等存储大厂,正规划今年第一季将DRAM价格调涨15%~20%。

连续两季度价格反弹,基本可以确定存储已经走出周期。那么,国内存储公司的投资机会到了吗?

存储股能不能投?

过去,因为存储下行周期,2023年国内大部分存储公司股价都是下跌状态,但从今年2月以来,存储公司迎来了集体上涨,股价涨幅在17%-60%之间。

抛除整个A股大环境的回暖,支撑存储爆发的逻辑主要有两个,AI带来的增量需求,以及存储走到上行周期。但聚焦到国内存储公司,它们只能享受到存储周期的贝塔收益,很难获得AI增量的阿尔法收益。

具体来说,AI大模型带来的高端存储芯片需求爆发,才是行业最具想象力的故事,就像上文提到的AI爆发使三星和海力士把价格是传统内存的3倍多的HBM产量提高到了2.5倍。

但AI这波红利,国内存储公司能吃到的很少。一来,国内很多存储公司做的都是存储模组,应用场景主要在C端,比如佰维存储的产品主要就是应用到电脑、手机等消费场景上。而真正能够从AI获利的,是B端存储器,应用在服务器上的以及在AI云计算上的。所以像佰维这种模组公司很难算得上真正从AI获益的概念股,至少现在不算。

当然国内也有像澜起科技这样的能把存储应用到服务器上的公司,但它们吃到的AI红利也很有限,AI由于算力的高要求,更需要具有高带宽和快速数据传输特性的HBM产品,SK海力士、三星已经供应了90%的HBM。而国内存储公司的HBM产品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即便吃不到AI增量,国内存储公司24年的业绩也依然有保证,消费电子的需求正在复苏,2023年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8.6%,中止了连续9季度下滑的颓势。消费电子复苏也将延续到整个2024年,信达证券认为,2024 年智能手机、服务器和PC出货量均有个位数百分比提升。

消费电子复苏也让存储成为24年业绩增长最多的半导体板块,根据 WSTS预测,2024年存储芯片市场同比将增长 44.8%,增幅居于半导体细分领域之首。

由此看来,随着终端消费电子回暖,存储公司的业绩反转已然确定,但想要搭上AI快车,拥有更大的现象力,国内存储公司还需要向攻克HBM高端存储努力。

访问无忧岛网站,请使用谷歌和苹果浏览器!部分浏览器访问本站可能会造成内容页面的缺失

本文地址:http://wydclub.com/post/65612.html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