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羽扇

转载 网络  2024-09-15 17:06:23  阅读 290 次 评论 0 条

 

 

张佳玮

诸葛亮配羽毛扇,历来图像皆如此。《世说新语补》中记载:诸葛武侯与司马宣王治军渭滨,克日交战,宣王戎服莅事,使人视武侯,独乘素舆,葛巾、毛扇,指麾三军,随其进止。宣王叹曰:“诸葛君可谓名士矣!”——司马懿和诸葛亮在渭水边对峙,司马懿一身戎装,诸葛亮坐素舆,着葛巾、持毛扇,指挥三军。司马懿感叹:“诸葛亮真可谓名士!”诸葛亮持扇,本出于此。

后来评书小说,军师如朱武,如吴用,甚至徐茂公、宋献策,都执羽扇。诸葛亮的羽扇成了后来神机妙算的军师们的标配。

但羽扇的重点,其实倒未必是神机妙算。

三国魏晋南北朝,如诸葛亮般潇洒的案例,也有。《晋书·羊祜传》中说羊祜在军队时不披甲,穿得轻简潇洒,身边也不过十来个侍从——正应诸葛亮素舆葛巾羽扇的做派。羊祜想半夜出门溜达,徐胤挡着不让他出门,说羊祜太轻脱了,“将军你可别把自己浪没了!”羊祜敬重徐胤的意见,不出门了。

大概这么潇洒从容的打扮与做派,在手下人眼里,其实颇为危险,于是忠言直谏。羊祜与诸葛亮这么打扮,不只是为了帅气潇洒、有名士风范,也突显出来:他们是真勇,也真有把握。

后来南朝梁第一名将韦睿,算是“南北朝时期的诸葛亮”。他老人家身体不太好,不骑马,就坐着板舆,手持白角如意督励诸军——跟诸葛亮坐素舆执扇督励军队,颇为相似。

钟离之战,韦睿先以二千强弩击伤南北朝时期顶尖猛将杨大眼,再乘素舆手持白如意对阵北魏中山王元英;乱箭射来,韦睿的儿子韦黯请韦睿退,韦睿不退,厉声喝止军队的骚乱,终于维持住局面,后来水攻,破了北魏号称百万的大军。

这跟羽扇有啥关系?冷兵器时代,将军的姿态很重要。英国历史上传奇的战役黑斯廷斯之战,有个经典细节:征服者威廉一度落马,当时情势混乱,眼看要糟,于是威廉赶紧另找了匹马,头盔往脑后一推,让大家看清他的脸,奔驰叫喊:“请大家看着我,我还好好活着!”

这么做其实很危险,但极有必要:将军得让麾下士兵看得到,不能净躲在后面喊口号。

争堤之战时,韦睿曾被众人劝退,他便把伞扇麾盖立在堤下,表示:我人就在这里,不动。想象您是个梁的普通士兵,远远一看:“哦,老爷子的伞盖在呢!他平时亲自断后,又不骑马,逃也逃不走的,说明有得打!大家拼啊!”

韋睿的不避箭、亲断后、乘素舆手持白角如意,是一整套做派:他这么潇洒地一站,有点冒险,却是将士最好的信心来源。

现在回头看,司马懿一身戎装,诸葛亮素舆持扇,差距就出来了:诸葛亮在军前这么一立,比什么鼓励言辞都管用,全军自然都懂:“丞相敢不穿甲,拿把扇子指挥三军,那是对咱们信赖到了极点!咱们可不得为丞相拼命吗!”

袁准这么夸诸葛亮:“亮之行军,安静而坚重;安静则易动,坚重则可以进退。亮法令明,赏罚信,士卒用命,赴险而不顾,此所以能斗也。”

安静而坚重。因为稳,所以举重若轻。诸葛亮军中持羽扇举重若轻的背后,是对自己与全军十足的信心。再说什么治军如神、将士用命,都不如主帅拿把扇子不穿盔甲往阵前一站有用。

毕竟事实也是:他轻摇羽扇,也不动如山;他活着,司马懿便不能犯他;他不在了,都会来一出“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如您发现有部分资讯内容不显示,请直接复制链接选择浏览器打开,不要使用微信打开。

本文地址:http://wydclub.com/post/66439.html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