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限定求存
外行人不懂,覺得香港經濟轉型,輕工業北遷,紙紮業在本地會失去席位。只是,紙紮卻沒有大家看得這樣弱不禁風。雖然也和不少產業一樣,免不了受到大陸廠房影響,別人是「世界工廠」生產更快;造價更低。單以價論價,本地手作獅頭價值1.5萬元,made in China 數百數千都是百倍十倍之別,生意遷移是無可避免的。
但紙紮業卻不只是生意,中國人信命理,講風水。一個行業在一個會講「紅白相沖」的社會裡,竟可遊走於傳統的喜事與喪事之間,可見這是非一般的存在。行業式微算得上,但真的是走向「夕陽」嗎?正如不少紙紮師傅掛在口邊的話,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紮作。或許,行業的餘暉仍然照亮著出路。賀誕花炮、南北醒獅,到中西殯儀。盂蘭節過後,就到中秋節、重陽節、天后誕、農曆新年,其實紙紮業的忙碌,來到今天仍是沒有間歇過的。有些訂單可能北上了,但好些造工技藝,還是香港本土限定,要留下來,終歸沒有被時代吞噬。
生死相接的藝術
本地紙紮業的生存空間其實仍然存在,每年香港天后誕都要製作花炮,需要由零開始紮,按照傳統習俗來選擇物料和飾物。另外,相比大陸的手工業注重生產力,而香港的紙紮業就傾向度身訂做,成品皆是獨一無二的創作。甚至可以說,這些紙紮品雖為祭品,卻因師傅們的一雙巧手,不但達到尊敬先人,以示對往生者的愛是永無止境。紙紮品更已成為一件精品,一件讓人讚嘆的藝術品。
如本地有80後紙紮師傅,當年因Beyond的黃家強要求製作一支紅色電子結他,燒給已故的兄長黃家駒;而「梅姐」梅艷芳出殯時,她的徒弟們也專程訂造了一個如桌球枱大的紙紮大舞台,讓師父可以於另一世界開演唱會;又如馬壇名人董驃去世,親友專程訂造一個馬場給他繼續策馬揚鞭。2013年,歌手陳僖儀不幸意外離世,她的歌迷也找來本地設計師,製作一個紙紥紅館祭品,希望完成她生前在紅館開個唱的心願。時至今天,本地紙紥品種類琳瑯滿目,以假亂真。不少「新晉」師傅也不受制於傳統局限,以精闢的手藝做出切合潮流脈搏的新穎創作。
紙紮品,不單跟死亡扯上關係,也跟中秋、過年等節慶息息相關。但時至今日,部分人對紙紮品仍感忌諱。孩提時你也許會聽過老人家經過紙紮舖頭,拖著小朋友急急腳走。有些買了紙紮品,更會暫放在家門外不敢帶入屋。這些傳統的想法,加上年輕人對這類工序繁複,又經常弄髒雙手的非文職類型工作不感興趣,可能才是人們覺得紙紮業步入夕陽的原因。不過,隨著政府把手藝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潮流又興復古,紙紮這們手藝可能正以另一種面貌回到大家眼前。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