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传来了一个让Opera浏览器的粉丝们不胜唏嘘的消息:Opera本部改名了,不再叫做“Opera Software”,而是改名为了“Otello”,进一步和Opera浏览器撇清关系。“Otello”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而Opera浏览器的“悲剧”,则可以溯源到2016年,Opera浏览器惨遭卖身,被母公司Opera Software卖给了中国的昆仑万维和360——没错,正是大家熟悉的那个360。作为一款对业界奉献良多的产品,最后却卖身了,令人感叹不已。
Opera浏览器已经被360收购,之前的母公司也要改名为一出“悲剧”
对于Opera浏览器,大多数人对它的印象或许都是模糊的,不少用户只知道这浏览器的手机版有流量压缩,在塞班时代这俨然就是省流量的加速黑科技。实际上,用过Opera的人,大多会给出给好评,对其技术倍加赞赏,但将其作为首选的用户却始终寥寥无几。小众而强大的Opera,因而在一些用户群中获得了“神族浏览器”的称号。为何一款备受美誉的浏览器会落得被收购的下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谈谈这款被不少人视为神器的小众产品吧。
Opera:功能引领业界却被狂抄
为什么Opera会被誉为“神族浏览器”?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或许就是这浏览器以及其死忠群都多少带有点高冷的气质。这高冷来自何处?小众的市占率谓之“冷”,而Opera种种引领业界的特性,则可谓之“高”。没错,Opera的确在引领业界,它发明了一个又一个现代浏览器必备的功能,却几乎全部惨遭竞争对手抄袭,这就来举几个例子吧。
◆标签页浏览
这是一项无论在Chrome、IE、Edge、Firefox上都能看到特性。在一个浏览器上开启多个网页,这些网页全部通过标签页“Tab”来切换,似乎已经是理所当然的设计。然而如果你仔细回忆一下上网的经历,不难发现其实这设计其实在早期的浏览器中并非标配。例如IE6,开个新网页就得弹出一个新窗口,网页开多后总让你后悔为什么就没管住自己的手。
标签页浏览是Opera首创的,现在基本是浏览器的标配
然而,这项拯救了网页浏览体验的设计,并非出于Google、微软等巨头之手。这个设计是Opera浏览器的神来之笔,它在1998年发布的Opera 3.5中,首创了标签页浏览功能。随后,这项设计被其他浏览器相继引用,普罗大众并不知道其实这是Opera拯救了大家的上网体验。
◆快速拨号
这又是一项现在已经习以为常的设计。快速拨号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打开一个浏览器,多数情况下可以发现浏览器的主页上方方正正得罗列出了一些常用网站的缩略图,点击就可以访问相应的网站。这项设计乍看似乎并没有什么值得说的,不就是一些网站的展示嘛,但其实这项设计略去了输入网址或者打开收藏夹的过程,大大提高了浏览器的使用效率。只是现在快速拨号这设计太过常见,大家熟悉得遗忘了它罢了。
快速拨号界面源自Opera,现在Chrome、Firefox和Edge都在使用
这项设计看起来简单,但其实也是需要想象力的——起码在Opera推行之前,没有一个浏览器采用这样的设计,各种浏览器开启后呈现的要么是“主页”,要么干脆就是一片空白。Opera 9.2在2007年首次推出快速拨号功能,Opera内部对此也信心满满,相信这设计一定会成为现代浏览器的标配。果不出其然,现在几乎所有的浏览器都采用了类似设计,然而并没有什么人知道是Opera发明了它。
◆鼠标手势
这是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功能,傲游等国产浏览器正是靠这项功能深受欢迎的。在鼠标手势尚未被广泛应用之前,大家操作浏览器多少会感觉有些力不从心,无论想要关闭、刷新、前进后退,都得点击一个个对应的小按钮。有了鼠标手势,那就爽多了,用鼠标画个图案浏览器就会实现对应功能。浏览器或者浏览器的扩展是否支持鼠标手势,甚至已经成为了很多用户选择浏览器的标准——Edge之所以遭遇冷落,和前期无法实现鼠标手势也有一定关系。
Opera发明的鼠标手势,成为了很多国产浏览器的杀手锏
这项让上网更加行云流水的设计,也是出自Opera之手。鼠标手势在2001年的Opera 5.1中首度亮相登场,随后这项设计愈发流行,接而被国产浏览器引入到国内,被国人熟知。尽管做出了广泛流行的功能,这并没有让Opera也走向普罗大众,Opera再次为他人做嫁衣。
◆流量压缩
如果你在塞班时代就已经喜欢用手机上网,那么你一定听说过Opera的大名。在2G时代,无论是塞班还是JAVA手机,Opera Mini都是很多人的首选,原因就在于它的流量压缩功能。Opera Mini会把原网页先缓存到自家的服务器,然后对数据进行压缩和并重新排版,再推到浏览器当中。在流量和网速都捉襟见肘的2G时代,Opera的流量压缩的确能大大改善上网体验。
Opera Mini和UCWEB之所以在2G时代受欢迎,流量压缩功不可没
不过,这项技术虽然是Opera首创,但很快也不再是Opera的专属。大量浏览器都引入了流量压缩的功能,例如大家熟悉的UC浏览器,最近Chrome也同样加入了类似技术。相比其他创新功能,Opera的流量压缩还是相对知名的,不过这也并没有为Opera赢取太大的市场份额。
◆其他
除了上面提到的功能外,Opera还有着许许多多的引领业界的创新,例如它首度在浏览器中集成了搜索框,首次提供了页面缩放功能,还是首个支持皮肤更换的浏览器;又例如它是首款支持CSS的浏览器,也是推动HTML5发展的W3C重要成员。Opera毫无疑问多次推动业界发展,但遗憾的是Opera这块金子始终没有绽放出与之相对应的璀璨,它的光芒反倒是让其他浏览器更加熠熠生辉。
为何Opera始终难成主流?
从对业界的影响来看,Opera就算不是当仁不让的大佬,也是个重量级的BOSS。然而在市场上,Opera却始终只有着可怜的份额,无论是IE这样的元老,还是Firefox、Chrome这些后起之秀,都在份额上轻易超越Opera。以至于有人调侃道,Opera从来被抄袭,一直被超越。
长久以来,Opera的市场表现一直不怎么好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呢?做出了引领业界的功能,赢得了用户媒体的好口碑,两大优势重合在一起,本该带来惊人的安装量,如梦似幻的市场表现仿佛触手可及……然而,Opera始终只是一个冷门的小众浏览器,为什么会这样子呢?
Opera之所以遭冷遇,最后惨遭卖身,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下面就来简单讲一些吧。
首先,Opera的商业模式并不利于大规模推广。在早期版本,Opera一度是付费软件,如果不给钱的话,它会弹广告——虽然这做法在软件中司空见惯,但是面对没啥广告痕迹的竞争对手,这就会被比出差距了。直到2005年的Opera 8.5后,广告才被彻底去除,但当时也正值Opera创新的低潮期,和支持扩展、风头正盛的Firefox相比,产品力略显不足。
Opera的一大商业模式是为其他产品定制网页浏览功能,例如WiiU的浏览器也是Opera定制而来的
Opera另一种盈利模式是授权定制。实际上,不少设备的浏览器都是Opera的定制版,例如任天堂的NDS和Wii游戏机、魅族M8手机的浏览器等等,Opera还为Adobe Creative Cloud定制了渲染引擎。和对手的捆绑操作系统、通过搜索引擎推广之类手段相比,Opera的商业模式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小打小闹,难以在普通用户中大展拳脚。
其次,Opera的渲染引擎兼容表现并不好。Opera的渲染引擎是Presto,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引擎。Presto是这样进行渲染的,它会首先读取网页的整体框架,然后再逐渐把文字、图片和其他元素逐渐在框架的相应位置显示。这样的好处就是,文字等可读性高的内容可以第一时间就呈献给用户,你开启网页,不怎么需要等待文字就会率先出现,然后图片、视频等元素会在对应位置慢慢补全,补全时网页排版也不会被打乱。而其他浏览器渲染一个网页,可能就是先让你对着一片空白等待一段时间,然后“刷”的一下整张网页都出来了。
有自己排版引擎的浏览器基本就这五大巨头了,Opera的Presto引擎还是很有特色的
尽管Presto渲染整张网页的速度未必比其他浏览器快,但它确实能让用户第一时间读到有用的内容。不过,或许也是由于Presto这样的机制,它的跑分成绩不甚理想,起码是比不上跑分狂魔Chrome的。表面看上去,Opera的速度似乎平平无奇,但实际疗效用了的人都说好。但很多人评价一个产品,往往就会只看表面,比不上Chrome的跑分让Opera吃了不少暗亏。
另一方面,尽管Opera是W3C标准的积极推动者,Presto对网页标准也兼容得相当好,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往往会产生一些奇怪的页面错误。自然,这是网页不遵循标准导致的。为何网页并不遵循标准?IE的锅自然甩不掉,为了兼容老旧的IE,不少网页不得不使用一些非标准元素;而Chrome的锅也甩不掉,尽管Chrome一直自诩推动Web标准化,但其实却不断诱导前端开发者去做标识“-webkit- ”这样的事情,Google的大量网页也对Presto兼容相当不友好。Opera没有微软、Google这样的影响力,尽管Presto引擎是守规矩的,但架不住不按套路出牌的盘外招。
Presto引擎兼容性并不好,近期Opera已经换用了Blink引擎,和Chrome同源
Presto在Google等大网站上出现的渲染错误,令它失去了不少用户。现在,Opera已经改用了和Chrome一样的Blink引擎,Presto已经成为了历史。换了引擎后的Opera兼容性进步明显,但却失去了自己的最大特色。
最后,Opera混乱的产品线也让人头疼不已。Opera到底有多少个产品?光是安卓平台就足以秀得你眼花缭乱。下面这张图来自网友分享,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这些产品都是Opera发布的,不是新旧版的区别,都分别有着独立的更新历史,问你怕不怕?
总结
毫无疑问,Opera是一款极其优秀的浏览器,但是一款浏览器的成功与否,并不仅仅取决于产品力,还取决于它背后所依靠的是谁。IE靠系统捆绑取得成功,Firefox曾经是Google旗下的一员大将,Chrome更是把控了桌面和移动平台的大部分流量。因此,尽管Opera发明了现代浏览器的大量必备功能,但它始终只能是非主流。
目前Opera浏览器已经隶属于360,而360浏览器是国内最流行的浏览器之一。热衷于技术的Opera和营销能力出众的360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我们拭目以待吧。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