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浅草寺、忍野八海、金阁寺、天守阁和道顿崛,在日本各地著名的景点,现在每一天熙熙攘攘的都是中国人。中国人无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表现出兴致勃勃而无所顾忌的热情张罗本性,恰好与拘谨、呆板、一本正经而礼貌周到的日本人构成反差很大的对比。某天我在银座大街上,听到一个中国姑娘朗声对同伴说:“我都忘了我已经出国了,我以为我还在中国呢!”
中国人像赶集似的到日本去,不是为了向日本学习或者研究日本,只是为了把厕所板、化妆品和日本大米等等一切高品质的商品采购回中国,有钱以后先满足占有欲,很少有人会进一步想,我们怎样做出像他们那样品质上乘的好东西?如果你真的理解了日本,那么肯定就不只是去抢购,而是像日本人那样善于学习。当然也不会在成田机场高唱国歌来表示抗议。所以我断定,中国人多数都不想且不能懂日本。
不想且不能懂日本,对于中国人来说,关键在于中国人对日本那种复杂的感情心态:羡慕嫉妒恨,加上蔑视。恨是首位的,潜意识里抱持着报复的意志,历史的感性记忆占据了我们耿耿于怀的心性;蔑视是其次的,超级大国的中国人对日本的口头禅便是“小日本”;蔑视的深层次观念来源于意识到我们已经崛起和复兴,且自信我们的强大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潜意识中的敌人,轻率地相信着日本已经衰退了20年这个未加证伪的结论,中国人普遍相信日本它人口老化,资源短缺,国土狭小,灾害频繁,再没有能力在世界上称王称霸,这种认知已经成为定论弥漫在普通中国人的观念里。只是这“小日本”总是能够做出世界上最好质量的东西,这是中国人的机会实用主义心性艳羡的对象,新近富裕的中国人正在刮起强劲的物质掠夺旋风,地理位置最近的登陆码头当然就是日韩两国。
现在时不时总会传播一些关于日本的令人敬佩的信息,最近公众号米粒妈频道发布了一段视频和文章,是讲“日本小学生一顿午餐,凭什么震惊全世界?”观看人次超过1900万。
在视频里展示的日本学校之常规午餐里,孩子们的自觉勤劳、秩序井然和合作无间的品性表现,营养周到的设计和简约适当的食用风格,那种欢快朴素的善良美感和特有的日本式清洁本性,的确感动了很多中国人。不过不知道中国人是否意识到其中的日本风格、日本修养、日本习惯和规范化的规则制度管理中的日本力量。这是隐藏在民间社会中的自律和自制力性格力量。
日本学童,礼貌有加(网络图片)
当然我们还要注意到:学校实行的一切制度和惯例,从深远效果来看,关键是具有终身的影响力。教育是塑造国民性的基础。
如果只是看到一种结果的状态而看不到“为什么能够这样”的因果关系,就会容易产生一种“他们有些变态”的感觉。因为事事、时时和处处的认真执着,的确会使人产生强烈的厌烦感。中国人的确缺乏耐心和持久力去重复做事情做得那样认真和严谨。
近来又有艺非凡君精心拍摄和总结了“日本人38个变态细节”的视频,上传到网络。这些“变态细节”约略有:
排水沟可以养鱼;公交车司机罢工依然开车但不收乘客的钱;病号餐精美得如同餐馆的美食;井盖就像艺术品;学校不雇佣清洁员,卫生全靠学生们自己打扫;洗手的水收集用来冲厕所;文明到极致的厕所文化;上下班再拥挤,大家也不会破坏规则;列车公司因为列车提前20秒出发而向公众道歉,等等……
艺非凡总结的细节,我在日本旅行时都亲身体验过,其他不多说,关于日本的厕所文化,我还可以补充一些细节:
日本男厕所之小便池下端会比其他国家的小便池要向外伸长一些,且日本男人小便时,把身子紧贴在便池上,于是尿液一点儿都不会撒出来;
厕所便后冲洗下体的喷水器,喷水的角度设计有男式和女式两种;
厕所的座板会随着你进入厕所时自动升起来,如果你需要坐下来,再按下即可。
艺非凡君专注于“日本细节”的非凡性,其实所有细节都是非常平凡的,毛泽东说过一句很好的格言:“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还有一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如果真的崇拜毛泽东,就应该按照毛主席的教导生活着。
专注于在日本扫货的中国游客肯定无心于那些细节,只有当我们在国内受到种种不够人性化的待遇和人们之间发生肆意任性的冲突时,我们才会借助他国人民的良品来抨击一番社会风气,感慨一通,然后很快地遗忘掉。批评接受,思想照旧,这是老话了。
从日本人的人性化服务和自律表现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呢?我以为这才是需要思考的地方。
看完比赛,所有人自觉都清理自己和周围的垃圾。(网络图片)
日本街道上没有垃圾桶,也没有清洁工,所有人都是将自己的垃圾收拾好带回家,并且详细分类。做不到的,对不起,严厉罚款。严格实行制度管理和自我控制,是日本人社会自治的方式。
“自制力”是日本人最看重的一种品质。自治制度的建构与自制力的品性是互为生成的。如果你真正认识日本,你会知道,日本人在世界上以最有自制力著称。其克制性甚至表现到极端,难怪中国人称之为“变态”。
中国社会开放以来,我们从外部世界学习到了很多良好的品质,改革40年,中国人的国民性进化了不知凡几。假如今天重温80、90年代关于中国国民性的社
会科学论著,我们敢说,那些著作都可以作为过时的陈迹记录而已了。但是我们心性中还有很多不良的习性,是否都已经正视到了和准备去改良呢?
何况在一个虚荣的傲慢心态中,是否还有觉得自我改良的必要呢?
不同的规则只是适用于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方式只是在不同的习惯中存在,不同的文化之间永远存在着不可融合的鸿沟,我对多元文化不抱有理想主义的期待。
所以我只是关心在发表“变态”观的自然反应下,其深层次之“常态”的潜意识是什么。
对艺非凡的贴文,观者如堵,据说数十万人点赞,但表态暧昧。下面某人的说法颇有些代表性:
【没去过日本之前看这些文章跟新闻觉得他们这样做是“规定这样做”,但当去日本体验到变态细节后,我才明白他们骨子里认为“应该这样做”,这种自律是融进血液的。刚到日本的那天晚上是住的民宿,因为不太好找,兜了有一会,每家每户都有灯,但那个安静是让你起鸡皮疙瘩的静,我托着个那种静音的行李箱都觉得好吵,怕丢人赶紧抱着走。
而且无论你去哪里,日本老小都超级有礼貌。你挡着路,司机不会按喇叭,而是默默等你发现后让路再开,当车开到你旁边还会在车里面深深的鞠一躬。小朋友过马路,车子停下来让行,然后小孩子整整齐齐的转过去鞠躬。还有幼儿园去挖红薯,捡栗子等亲近自然很棒。还有好多好多的。虽然历史不能改变,但是这些人文,这些小细节,确实值得我们去学习。
教育要从小开始。撇开历史问题,日本人的普遍国民教育个素质就系比我们国人要强。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我们虽然有五千年的文化,但系不好好传承的话,就只有在历史书中回忆这五千年。就好比一些历史建筑,日本把唐朝时中国带过去的文化建筑好好保留至今。
好的东西我们正视,学习,不好的东西,我们必须批判。日本的细节相信不少人和非凡君一样,对日本这个国家感情有些复杂。身边去过日本游玩的朋友,同样对这个国家“爱恨交加”。
恨的是它曾经对我们的伤害,甚至部分人现在都死不悔改。喜欢的是它的动漫和樱花,人性化的设计,细腻到“变态”的服务守序,以及对于规则的尊重。(转载自网络)】
作者多次说到“虽然历史不能改变”,“撇开历史问题”,还有“爱恨交加”之类的,也认同说这些好品质是“变态的”,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是因为这些文明的细节、人性化的设计才有爱日本的心理,但是想到历史问题,就不仅仅回复到恨的心理,且认为它们是“变态的”,这才可以撇清自己崇拜之心态是亲日的嫌疑了。
口口声声说日本人“变态”,这个语言细节背后的心理好奇怪。难怪,我在日本看到中国人之热烈拥挤,之争先恐后,之尽情叫嚷,之任意褒贬,之抢购,等等,正如那位姑娘说的:“我以为我还在中国呢!”这就是中国人存在的常态。
当然中国人的另一个典型的常态是:去到你家,享受你的好,是为了报复。去年某世界冠军的丈夫到日本去,在酒店里,将水龙头打开,让自来水一直流,浪费他们的水,作为抒发内心对日本人恨的表示。耐人寻味的是,他还要写上一段博文,贴上照片,向熟人们表示:我依然是反日的,虽然我去了日本度假。
我不知道这种常态是否也有“变态”的成分。
艺非凡君意在传播好品性,但害怕被人非议,于是加上“变态”二字来调和。从心理学角度看,其中包裹着自卑与自尊交杂的心态,我做不到像你那样优秀,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于是将对方妖魔化,对方做得好是变态的,我们的乱七八糟才是人类的常态。如果这样,不如不要去看日本,也不要传播他们的情况啦,我自岿然不动。
中国人是一个善于包容种种复杂心理而依然不觉得别扭的族群,即使不喜欢你,但不妨碍TA依然去讨好你,贿赂你,烦扰你,甚至欺骗你,欺负你,占你便宜。一面瞧不起你,一面利用你。
今日大批到日本旅行的中国人,一面怀抱着蔑视小日本的大国心态,还带着时刻不忘报仇报复的情绪,一面欣羡着日本的好东西而去淘宝,丝毫不觉得有什么自相矛盾之处。
从近代弱势遭遇伤害的阴影中遗传而来的敏感心性,对于本国事情没有可以发挥条理天下的能动性,也自知不能改变自我任性舒服的惯性,于是一面在攫取他者的良品时,一面在精神上以坚信维护大中华的中心尊严,来平衡自己放下了身段趋之若鹜时那些卑鄙动作,巧妙的平衡术获得了虚荣的傲慢。
但愿不要任性使用“变态”二字。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