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仍然存在许多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
科学也许永远无法知道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也可能永远都无法解释清楚,人的信仰与意识等诸多现象。
可以这样说,人就生活在迷中,科学就好像是小儿科。那些不解之谜,人们期待着有朝一日会得以解开。小编搜集了几个无人能解的世界谜团的实例,与读者分享。
【妙龄女飞速衰老之谜】
一名越南年轻女子阮时芳(Nguyen Thi Phuong)在2008年一次吃海鲜过敏,当时23岁,在短时间内骤老了50岁。
阮时芳称,虽然衰老影响了她的脸及全身的皮肤,但并没有影响头发、牙齿、眼睛以及头脑。
有专家认为,阮时芳的这种情况属于脂肪代谢障碍,但这种代谢障碍是如何诱发以及人们怎样避免至今无解决办法。
一些日本电视频道拍摄了关于阮时芳的电影。
2013年,一家俄罗斯电视台邀请阮时芳和她的丈夫,到俄罗斯参加一项关于老龄化的国际健康计划。
2015年8月,阮时芳去世。
【两千多年的青铜古剑不锈之谜】
秦陵青铜剑
1994年在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发现一批青铜剑。坑中共出土了22把剑,它们的特点是剑身修长,呈柳叶形,通长81—94.8厘米。尤为值得称道的是,这些青铜剑的韧性异常惊人。有一把剑,被一具150公斤重的陶俑压弯了,弯曲度超过45度。当陶俑被移开的一瞬间,奇迹发生了,青铜剑反弹平直,自然还原。这精湛的铸剑技艺,令人膛目结舌,却不知为何。
战国时六国的青铜剑最长不过60厘米,超越了这个长度长剑很容易折断。秦人铸长剑的目的是与对手的剑相比,长出约30厘米的长剑显然更容易刺到对方,为了在剑身加长时又不易折断,秦代的铸剑师摸索出了的完美的青铜合金配比,铜占74%左右,锡占22%。俑坑里出土的秦剑历经2000多年的埋藏后剑锋依然锋利无比。秦剑是青铜铸造工艺的鼎峰,它的长度硬度和韧性已经达到了几乎完美的结合。
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剑
兵马俑二号坑出土的一把长度为91厘米的青铜剑。(网络图片)
用现代科学方法检测分析,这些青铜剑表面竟有一层厚10~15微米的致密的铬盐氧化层,具有良好的防腐抗锈性能。这一发现立即震动了世界,因为这种铭盐氧化处理技术是近现代才出现的先进工艺。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才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而且只有在一套比较复杂的设备和工艺流程下才能得以实现。这不能不说是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其实,铬盐氧化处理的方法在中国古代早已十分普遍。秦陵青铜剑使用的冶炼、铸造工艺已失传,当初的实际铸造年代与所采取的加工工艺仍是个谜。
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也有许多谜团。它于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县望山1号楚墓出土,1999年中国国庆日后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属春秋时代末年青铜文物,相信为越王勾践所使用。
该剑身长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剑面铸有黑色菱形暗纹,护手正面镶蓝色琉璃,背面镶绿松石花纹。剑首为圆箍形,内有11道同心圆圈。剑身整体经过硫化处理,耐腐蚀性和强韧程度得到极大地提高,说明中国古人在金属的冶炼和表面处理方面的技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该剑出土时仍寒光四射,锋利无比,反映了中国古代高超的铸剑技术,为古代兵器中的奇宝。
关于越王之剑为什么出现在湖北境内,有多种解释。有些历史学家推测是楚国灭越国之后,此剑作为战利品被楚国收藏,但有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出土此剑之墓在楚昭王或楚怀王时已存在,所以也有一种更为世人接受的说法,认为越国曾经和楚国联姻,此剑为越国公主陪嫁,去到楚国,后世楚王将此剑赐予大臣,后来被人所发现。
越王勾践剑,湖北省博物馆
其剑身刻有鸟虫书铭文“戉王鸠浅”和“自乍用鐱”,经学者唐兰考证意即“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另外,同墓亦曾出土与越王勾践剑极为相似的一把铜剑,长60.6厘米,只是没有铭文,现该剑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越王剑实际上有很多,当时春秋晚期,吴越交战,越王曾寻铸剑大师欧冶子到越地铸剑。现在出土的越王剑有四把,其他的分别是越王者旨于赐剑、越王不寿剑、越王州句复合剑。这四把剑曾经在南京博物院一起展出。不过从文物价值来看,越王勾践剑更为知名,称其为“天下第一剑”主要是因为这是勾践的“自用”剑。
在剑身上有八个美丽的篆文,而且这种篆文是经过特别美化的,称为“鸟篆”。篆文当时能够明确认出来的只有六个字“越王**自乍用剑”,只能说明为越王用剑,越国有十个越王,但究竟是哪一位越王呢?考古现场专家方壮猷认为这两个字是“邵滑”,是楚国派到越国的“越奸”,最后被封为越王。
不过,古文字专家唐兰却认为,这两个字是“鸠浅”,是“勾践”的通假字。这个观点最后也得到了其他专家的认同。
【巴米扬大佛之谜】
巴米扬大佛(波斯语:بت های باميان,拉丁转写:but hay-e bamiyaan)是曾经坐落在阿富汗巴米扬山谷山崖上的两尊立佛像,建于公元六世纪,是希腊式佛教艺术的经典作品。这两尊佛像在2001年被塔利班炸毁。
巴米扬山谷位于今阿富汗中部哈扎拉贾特地区海拔2500多米的兴都库什山区,山崖上开凿有大大小的石窟。下图左右两个大石窟就是原先两尊立佛的位置。
巴米扬山谷大佛石窟
原先两尊巨大立佛像中的东大佛高约38米,西大佛高约55米,为世上最大的雕刻立佛像。佛像主体乃自沙岩山崖凿成,而一些细微的部位由泥和干草的混合物造成,铺上灰泥表层,表层被绘画以突显脸部、双手及袍的折叠处。它们是多年来的文化地标,当地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一尊跟巴米扬大佛风格接近的坐佛像坐落于中国甘肃省的炳灵寺石窟内,今天仍存在。
巴米扬地处丝绸之路上,是往来欧洲、波斯、中国和印度间的商队途经之地,当地曾有数所佛教寺院,为一宗教、哲学、希腊式佛教艺术中心,自2世纪起至9世纪伊斯兰教徒入侵时,这里是佛教的一个宗教地点。
那些寺院的僧侣住在凿于山崖的大大小小的石窟内,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有些僧侣在其居住的山石窟内加添了雕像及精美、色彩鲜艳的壁画。
中国佛教僧人玄奘在约630年时曾经到过巴米扬,在其所著的《大唐西域记》形容当地(书中称为梵衍那国都城)是一个兴盛的佛教中心,“伽蓝(佛寺)数十所,僧徒数千人”。书中记载“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指的是西大佛,而它的东面有“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指的是东大佛。
巴米扬大佛前后对照
《大唐西域记》记述梵衍那国一段中提及“城东二三里伽蓝中有佛入涅槃卧像,长千余尺”,应为长300余米的卧佛形象。有些考古学者希望它仍然存在,曾展开找寻工作,但一直没有发现。不过,在2008年的9月8日,考古学家却在附近地区出土了一长19米的卧佛。
唐僧玄奘记述过的巨型卧佛在哪里?佛像这样浩大的工程当时是怎样完成的?这些还都是问号。
【纳斯卡巨画之谜】
纳斯卡巨画
纳斯卡巨画,也称为纳斯卡线条(西班牙语:Líneas de Nazca),是位于纳斯卡沙漠上的巨大地面图形,纳斯卡沙漠是一座高度干燥延伸80多公里的高原,在秘鲁的纳斯卡镇与帕尔帕市之间。
巨画在1939年由美国考古学家保罗·柯索发现。虽然有些地方的人体石刻是以帕拉卡作为主题,但是学者认为纳斯卡巨画是纳斯卡文明于400年至650年所创造。
有数以百计的个别图形,出自简单的线条,以复杂排列构成鱼类、螺旋形、藻类、兀鹫、蜘蛛、花、鬣蜥、鹭、手、树木、蜂鸟、猴子和蜥蜴。
纳斯卡线条猴子
人们常误以为除了从天空以外,纳斯卡线条无法被认定成一致的图形,其实它站在山丘上也可以看出来。自假设纳斯卡人未能从这个有利位置看见他们的作品以来,已经有许多关于建造者能力和行动方式的推测,推估这些图案可能在安地斯山的祈雨仪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纳斯卡巨画的制作方法,依据未完成的遗址推测,首先,图形是以大石头来标示,并移除深色石块的表层来界定边界;接着,移除图形内部的石头,并汇集成堆;最后,这些石头沿着边界摆放,使图形的边缘较为突出。
至于螺旋形图案的形成,依照考古学家的推测,首先,在圆心的木杆上,缠绕一根绳子,绳子另一端绑上一个棍子,以此方式设计圆形图案;接着,绳子逐渐向外伸展,设计出愈来愈大的螺旋形图案;最后,清除每圈螺旋边缘的石块,露出颜色较浅的地面,以使螺旋图案更明显。
世界遗产
纳斯卡巨画在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登录名称为纳斯卡和朱马纳草原的线条图。
该世界遗产被认为满足世界遗产登录基准中的以下基准而予以登录:
(i)表现人类创造力的经典之作。
(iii)呈现有关现存或者已经消失的文化传统、文明的独特或稀有之证据。
(iv)关于呈现人类历史重要阶段的建筑类型,或者建筑及技术的组合,或者景观上的卓越典范。
南美是个用谜铺成的大陆,其中最难解的谜之一,就是纳斯卡平原的巨画。
未解之谜:蜘蛛(google map座标, -14.694105,-75.122334)
纳斯卡线条蜘蛛(图片:维基/Colegota)
在这些千奇百怪的图案中,最著名的是上图那幅蜘蛛图。这只五十米长的蜘蛛,以一条单线砌成,是纳斯卡最动人的动物寓意图形之一。
访问无忧岛网站,请使用谷歌和苹果浏览器!部分浏览器访问本站可能会造成内容页面的缺失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