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交车坠江惨剧原因曝光之后,很多人又提起了“公交车隐喻”。
公交车上的诸多现象,像极了微缩型的社会。所以,很早就有人发现,公交车就是一个社会的隐喻。
这些隐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有限,引发争抢。中国人对公交车的最重要的印象出行高峰时的拥挤,这就引发了争抢。车下的人希望车上的人有公德,多挤挤,能够让自己上去。而自己一旦挤上去,就觉得下面还没上车的人应该等下一辆。
与此类似的社会现象是一线城市的户口。有户口的人觉得自己是城市的主人人来得太多,抢了有限的资源。没有户口的人觉得,这城市是全国人民的,我凭什么没有资格拥有。可是,他一旦有了这个户口,也会觉得,户口还是不能取消,取消了,他家辛辛苦苦买的学区房就没有意义了。
2,同在一辆车上,却是一盘散沙。大家挤上了车,拥挤在一起,距离近到“肌肤相亲”。但这并不是“缘分所致”,而是自己没有开上私家车所致。大家虽然同呼吸共命运,却是互相冷漠的。我的钱包被偷,你看到了也极可能理性地视而不见,因为大家很快就作鸟兽散,何必要承担不必要的代价?
3,司机不是你选的,却对你拥有“最高权威”。你上了一辆公交车,这个车的司机是谁,你是没有话语权的。他今天的情绪如何,他开车的技能如何,他的“路德”如何,你是一无所知的。你上车之后,其实就把安全交给了他。他要是突发心脏病,他要是突然羊角风,或者他突然不想活了想拉着大家一起陪葬,你是要承担风险的。
这样的所谓隐喻,还可以总结出一些。但这次重庆公交车坠江的视频曝光,有人说又发现了历久弥新的隐喻——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乘客错过了站,想要让司机违规停车,甚至发生了肢体冲突。这时候,既没有人劝说那个48岁的女乘客别骚扰司机,也没有乘客劝说司机先把车停下——要打你们停下车再打嘛——其他乘客大约觉得与自己无关。
以前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有乘客抢公交车的方向盘,被其他乘客踹飞。但大多数时候,其他乘客是麻木的。
这样说没有埋怨其他乘客的意思,包括我在内,大多数时候,遇到别人争执冲突,也是沉默的,不觉自己跟那些冲突的人“在同一辆车上”。
视频里的这种极端情况确实少见,那个骚扰司机的乘客既SB又NC,那个被骚扰的司机一边开车一边跟人冲突,也是不可理解,再加上,其他乘客的无动于衷,出了这样的惨剧。
为什么要用SB这个词儿来骂那个乘客呢?这种人就是典型的“我的利益是最大利益”那种人,是自己的过错让别人来承担代价的那种人。
你错过了站,是你的责任,你应该承担相应的代价,承担了代价,你下次乘车才会多加注意以免错过站。但是她不面对自己的错误,而是让全车人为她的错误浪费时间。这样的人,就不能用“死者为大”来免于被骂了。
从视频看,在这场惨剧里,车上的所有人都是有责任的。这就仿佛在说,整个社会崩盘的时候,大家一起毁灭,无人无辜。不过,如果一个悲剧每个人都有责任,最后会让大家觉得都没有责任,如果强调每一朵雪花都对雪崩负责,等于每一朵雪花都没责任。
责任,还是要分大小的。那个女乘客的责任最大,自不必说。
最后,说一下司机。
前面说过,公交车司机是车上的最高权威。司机像一个社会甚至一个国家运转中的掌舵者,在一定程度上,全车人把安全托付给了司机。当公交车高速运行的时候,乘客对自己的“命运”便失去了“掌控”。
司机是平静地开车,还是发疯地“造原子弹”,乘客对他是没有约束力量的,即便发现行车路线不对,或者甚至走了回头路,乘客也是不敢去抢夺方向盘的,因为可能车毁人亡……
所以,在那种情况下,理性的选择是“维护司机的权威”,哪怕他选错了方向走错了路也要“维护司机的权威”。历史上,司机走错路的故事很多,为什么很少有人反抗,就是因为当汽车高速行车的时候,乘客都被“绑架”了。
总之,对于乘客而言,遇上好司机,那就是“命好”。高速行驶的时候,司机知错能改,乘客就要赞美歌颂,司机坚持错误方向,乘客也要保持沉默,等他自我纠偏,遇上想抢夺方向盘的乘客,要及时制止和批判。
这就是所谓的“理性”吧。
如您发现有部分资讯内容不显示,请直接复制链接选择浏览器打开,不要使用微信打开。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