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胀气、打嗝、放屁”,这些鸟气,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呢?它们与肠道的健康有关系吗?现代人因生活、工作压力大,常致情智失调、饮食失衡,因此常发生肠胃功能障碍、消化不良等肠胃不适症状,不时地出现胀气腹鸣、嗳气、排气等。
每个人都会制造气体。不仅如此,我们每天约制造0.5至2公升的气体,每人每天平均靠打嗝和放屁排气14次左右。
肠气的成分是什么?
肠子气体就是二氧化碳、氧、氮、氢、甲烷和少量含硫化氢、氨气的混合物。一般来说,前五种气体是无味,占肠气总量的99%;而肠气的味道之所以难闻和硫有关,却占不到1%。
肠气的来源
肠气来自吞入的空气,以及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被大肠细菌分解而产生。经口吞入的肠气约占90%以上,成分为氧和氮;来自食物和肠道细菌发酵的肠气,多来自产气食物,例如碳酸饮料、高碳水化合物等,以及部分含有氢、氨及甲烷的食物。
肠气的临床表现
大量的肠道气体会引发嗳气、胀气、腹痛和大量排气,或合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说起嗳气,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是什么,其实嗳气就是平时所说的打嗝,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嗳气是指经口吞入而尚未达近端小肠的空气,经由嗌嗝反蠕动,将它从口排出。嗳气常见于上消化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或合并幽门阻塞;胆囊病变、胰脏炎;系统性疾病,如尿毒症、糖尿病;肠道蠕动性疾病。甚至,心因性焦虑症,也常导致嗳气发生。
腹胀痛则多因食物消化吸收不良,排空不好而造成,病人对多气的忍受度(阀值)差异性颇大,有些人耐受性高,反之有些人则无法忍受,而感觉十分难过。因此,气的多寡,并不是决定腹胀痛的绝对因素。在临床实验中,将气引导进入胃及近端小肠,正常对照组并无明显症状,但焦虑性和肠蠕动功能性障碍病人,则明显告知因“多气”而出现腹胀痛,据此可理解腹胀、腹痛的成因,仍有待持续研究,虽然如此,“不通则胀、不通则痛”仍然是肠胃学上的至理名言。
肠胃积气有很多原因,不全然是食物的问题,鼻子过敏、便祕、乳糖不耐症、饮食习惯不良等都容易造成胀气。另外,如患有肿瘤或肠躁症、克隆氏症或严重腹泻、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甚至肾脏病、心脏病、肝硬化等并发腹水,病人也会有腹胀现象。
诊断
嗳气:
常原发于上肠胃道疾病,因此仔细的探寻病史,是否进食产气性食物或饮料,并藉助腹部超音波,了解肝、胆、胰之病变,内视镜和X—光摄影检视上消化道,将对疾病症结有所厘清。
腹胀痛:
继发于消化吸收不良和蠕动功能异常,固有赖于消化液检测,大便检验如潜血反应、寄生虫卵、及细菌感染,小肠钡剂摄影,大肠镜检或大肠钡剂灌肠摄影等。
肠胃积气:
此症状的产生,乃以食物种类及细菌发酵作用为决定因素,诊断上需依赖前述的检验、X—光摄影和内视镜。
治疗
针对特定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胰脏炎、胆结石加以治疗。
避免摄取高油脂、高糖类的食物,并忌暴食暴饮。
避免喝汽水、可乐、啤酒等碳酸性饮料,如要饮用不宜大口豪饮,改用吸管小口啜饮为佳。
吃东西要细嚼慢咽,勿狼吞虎咽,少喝热烫的汤及吃饭少说话,以减少吞入过多空气。
避免易产气、粗糙、多纤维的食物,如乳类制品、豆类、洋葱、包心菜、韭菜、蕃薯、马铃薯、碳酸饮料等易产气食物。
适当选用抑制肠蠕动的抗痉挛剂,会缓解腹胀所引发的绞痛。
服用肠蠕动促进剂和纤维膨松剂,可改善排便和胀气。
肠道益菌制剂如乳酸酵母菌、比菲德氏菌,对于大肠憩室症、长期使用抗生素,引起肠道细菌生态不平衡,所衍生的“多气”,具有特定疗效。
保持轻松愉快心情,切勿紧张焦虑。
如您发现有部分资讯内容不显示,请直接复制链接选择浏览器打开,不要使用微信打开。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