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言,「十人九胃病」,自古以来胃病就是最常见的疾病。
胃病的种类有几十种,常见的就是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息肉,感染幽门螺杆菌,而最严重就是胃癌。
并且胃病的表现多是没有特异性的,很难分辨,医生建议,发现身体的异常,最好做相关检查。
而胃病的检查中,胃镜是目前发现最准确,最安全的检查方法。
胃癌,多数是「拖」出来的,「饭后」出现4种表现,最好查下胃镜
1、饭后胃疼
胃是储存,加工,消化食物的地方,这也是正常的生理功能,正常吃饭后,不会出现异常的反应。
但是如出现吃完饭就胃疼的表现,多是胃脏已经受到一定的损伤,可能是胃炎,胃溃疡,甚至是胃癌的发生。
胃部疾病和胃癌多有相似的地方,多以不要忽视,最好做个明确的检查。
2、饭后腹泻
有很多人认为饭后拉肚子是消耗好的表现,那你就错了,正常胃的消化时间最少是个2-4小时,而吃的多,油腻的会增加消化的时间。
而饭后出现腹泻,是肠胃的功能下降,紊乱,导致食物不正常的代谢。
尤其是有胃病的人,或是突然的一段时间出现这种迹象,可能是胃部病变了。
3、饭后反酸
人体的胃酸在吃饭的时候会分泌来消化食物,并且胃酸只存在在胃中,而出现胃病,就会导致胃酸不正常的分泌,甚至反流道食道,出现反酸的症状。
甚至有的人伴有不停的打嗝,烧心等迹象,主要是食物没有正常的消化,吸收,使身体出现病态表现。
4、饭后有口臭
食物进入胃中,胃脏就开始不停的功效,将营养和废物区分开,运送到肠道中,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而一旦胃不能消化食物,让食物在胃记忆体留,胃的温度在37摄氏度左右,长期的堆积,造成食物发酵,腐败,形成臭味,从口中流出。
临床发现,有幽门螺旋杆菌,胃病,胃癌的人大多数会出现口臭的特征。
促进消化,保护胃脏,防止胃癌,做好四件事:
第一件事:多饮养胃水
每天早上起床一杯温水,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两餐之间,可以用黄花苗叶和茉莉花,制成黄花苗茉莉花茶泡水,预防胃病功效。
黄花苗,中医一直用于调理胃疾,可清胃热,降胃火,治疗胃痛,消化不良,胃溃疡的作用,同时有广谱的消炎功效,针对胃炎,肠炎有改善作用。
而现代医学研究,黄花苗可杀没幽门螺旋杆菌,促进胃粘膜的修复,并且与西药结合,针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效果更佳。
茉莉花,性温,习俗用之作茶茗,泡水有暖胃,驱寒气,调节胃病,减少胃癌的发生。
《随息居饮食谱》说它「和中下气,辟秽浊,治下痢腹痛。」
研究表明,茉莉花有消炎杀菌的作用,针对腹泻,腹胀,恶心等症状。
同时可中和黄花苗的寒性,适合大部分人长期养胃保健饮用。
第二件事:控制好体重
研究发现,肥胖的人患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10倍,尤其是胃癌,肠癌等疾病。
肥胖的人,肠胃的压力和负担增加,并且处于超负荷的工作,导致胃脏消耗大,过早的衰退。
尤其是腹部肥胖的人,造成器官组织中的挤压,大量的脂肪增加胃脏的癌变。
避免肥胖,也要注意不要过度的减肥,或是节食减肥,造成营养不良,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第三件事:远离3件事
1、远离麻辣
重口味的人,是胃癌的「候选人」,胃脏是储存食物的第一站,所以多数的胃病都是「吃」出来的。
麻辣食物刺激胃粘膜,导致胃溃疡,胃炎的发生,不仅导致胃病疾病,而且,损伤整个消化系统。
2、远离夜宵
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大,加班的时间多,每天晚上也会来上一顿夜宵。
而人体的胃脏是最守时的器官,晚上是胃粘膜修复的时间。
过晚的进食,不但增加胃部负担,消化不良,而且使胃酸异常的分泌,阻碍胃黏膜修复,导致疾病越来越严重,增加癌变风险。
3、远离暴饮暴食
生活水准上升,人们不愁吃穿,而是开始大吃大喝,暴饮暴食。
人体胃是有一定的空间限制的,而吃的过多,胃越来越大,就出现皮革胃。
暴饮暴食给幽门螺旋杆菌侵蚀胃脏制造机会,胃炎,胃癌等疾病就随之而来。
并且吃的快的人,不能充分的咀嚼食物,增加胃的负担,破坏胃粘膜消化不良等。
第四件事:做好3个要
1、要吃早餐
很多人有不吃早餐的习惯,这样对胃的伤害极大。
早上胃正常的分泌胃酸,而没有食物时,导致胃酸腐蚀胃部的组织,破坏胃部的环境,从而出现胃疼,胃病等问题。
并且胆汁也正常的分泌,存储在胆囊中,久而久之就形成胆囊炎。
2、要适当运动
运动可增加胃的动力,促进肠胃的蠕动,帮助食物的消化,减轻胃的压力。
运动可防止便秘,减少毒素在体内的反覆吸收和利用。
尤其是经常胃胀,胃痛的人,避免长期的久坐,使胃的功能下降,出现胃脏萎缩,胃衰竭的表现。
3、要定期检查
数据显示,定期体检的人可预防70%以上癌症的发生。
特别是胃病,是普遍的疾病,所以被人们忽视,从而给胃癌发展的「机会」。
医生建议:有家族史的人;50岁以上的人,有幽门螺旋杆菌的人;长期的胃疼的人;做过肠胃手术等人群,最好每半年到1年检查一下胃镜。
如您使用平板,请横屏查看更多精彩内容,本站为无忧岛资讯个人官方网站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