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则寓言,讲一个小和尚在做粥的时候,看到一片灰尘落入粥锅,赶忙把灰尘舀起,他又不忍浪费粮食,于是就把舀起有灰尘的粥喝了。恰好此时方丈路过,以为小和尚在偷喝粥。你看,一片灰尘就足以改变事情的性质,而在复杂的现实社会里,又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灰尘”呢?
我的这种“不可知论”容易让人怀疑追求新闻真实性的意义。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相信时间的力量。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关注和研究,不完备的信息也会指引我们拼出正确的答案。
如果翻看一下《美国对华情报揭秘档案(1948——1976)》,就会对这个问题有个更直观的了解。“文革”期间,美国情报机关在华的情报网络几乎全部瘫痪,他们主要情报来源是往来与中国的外交人员、游客以及逃到香港的“难民”,还有红卫兵的报纸和大字报。
这些信息很散乱,也很难证实。列入有一则1966年4月15日的情报是这样写的:“一位(不知名的)波兰外交官4月15日说,毛泽东于4月初在上海做了喉癌手术。这位波兰外交官是从一位曾参与会诊的、在上海波兰外交官是从一位曾参与会诊的、在上海的波兰医生那里获得这一消息的。”
然而,就是靠着这些散乱而又限的情报,中情局依然可以对中国当时的情况做出比较客观的评述,对中国的未来发表有前胆性的意见。
列入在“文革”刚刚开始,对中国造成的破坏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的时候,中情局就预言:“一旦毛主席离开了政治舞台,相信他的很多教条和实践都可能随之而亡。这不仅仅因为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声名扫地,而且还因为他们不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这个日益明显的现实。”
对比一下中情局的操作模式,就基本上可以写出寻找问题答案的方程式:
答案=分析思考+专业知识+足够的时间+足够的休息
在当今这个媒体高度发达的环境里,对一个成熟的记者来说,这个公式中的所有条件都是具备的,而唯一的决定因素就是时间.但恰恰是时间,才能让我们不断的去接近事情的真实样子。
为了您更好的访问本站,请使用手机或平板自带的浏览器可获得更佳的浏览体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