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笑

转载 网络  2024-11-26 21:13:21  阅读 972 次 评论 0 条
 

欧阳宇诺

美国剧作家萨拉·鲁尔的《隔壁房间》获得托尼奖最佳戏剧提名时,她虽然内心狂喜,但面对摄影师的镜头时没有笑。当摄影师让她“微笑”时,她无能为力,因为她得了面神经麻痹,没办法笑。她曾经为此而困惑、内疚,但最终,她与自己和解,没法笑就不笑,她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展现态度。萨拉曾经研究过美国人的笑容,她发现他们用“笑”对不认识的人表示友好。而在其他一些国家,对陌生人微笑可能是一种禁忌。

有时候,“笑”是被自然触发、无法避免的,比如我们听了一个笑话的时候。从生理上说,人类发笑和大脑内部的多巴胺奖励回路有关。大脑中的腹侧被盖区、伏隔核和杏仁核,是多巴胺奖励回路的关键部分。当一个笑话具有某种幽默感和刺激性的时候,多巴胺奖励回路中的这些脑区就会被激活,它们负责将传递亢奋和愉悦信息的多巴胺分配到大脑各处,人自然就发笑了。

除了这种被自然触发的、无法避免的笑容,大多数时候,笑容是一种负累而非一种必需。我们在办公室工作一天,感觉疲惫至极的原因可能并不在于工作量,而是巨大的情绪输出。面对迎面而来的同事,我们迅速思索、考量、权衡利弊。我们扬起嘴角,闭合嘴唇抑或精准展露八颗洁白的牙齿,我们张开鼻翼,顯露出更为深刻的法令纹,我们让眼睛熠熠发光,试图展现真诚,而实际上,此刻的内心可能有一万只羊驼穿越而过。

这样的假笑不仅令人心累,还令人无暇思考重要的事情。当我们展露这种虚伪笑容的同时,只能彼此寒暄一些浮皮潦草、无关紧要的浅层事物。而在思考重要事情的时候,我们需要关闭愤怒、悲伤或狂喜等感觉,将它们吞进自己的肚子,藏至内心深处,用理性在现实世界构筑前进的路径。此刻笑容是多余的,如果它出现了,安静的氛围也许会被破坏、思考过程中的严肃性也会遭受侵蚀。

职场,我们需要的不是笑容,而是实力及手段。过多的笑容只会令你显得肤浅、廉价、过度讨好他人甚至愚蠢。我们需要的是静观他人,以面无表情的方式向他们施展某种暗流涌动的态度及情绪。正如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21岁时在日记中写的:“我始终隐约地感到我将自己的热情传给了他人,但是,他们缺少神圣的火花。我必须学会保持沉默,眼睛要更多地观察,脸则要少动。我说笑话的时候要板着面孔,别人说笑话的时候,不要每次都喝彩。别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地对所有人表现出和蔼可亲的态度,在适当的时候以毫无表情的方式让别人感到窘迫。”

所以,“对所有人表现出和蔼可亲的态度”也许可以替换成一张冷静的脸孔和办公桌旁的一根棒球棍。

喜欢无忧岛网?请直接搜索引擎——无忧岛网即可找到我们,并通过浏览器打开

本文地址:http://wydclub.com/post/66619.html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