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将案头装置笔、墨、纸、砚、印等文具的匣子戏称“笔墨伺候”。这种器具起源于何时,未做考证。但从文献及图片资料记载,唐以后比较多见,明、清时成为书案的必备之物。至近代自来水笔产生以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我国书法使用毛笔是一个特点,它与汉字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历史文物查证,在新石器时代就在一些彩陶上发现有用毛笔描绘的花纹。在殷商的甲骨文上也有残留的朱书或墨书而未经契刻的文字。看它的笔画圆润爽利,都是用毛笔书写的。甲骨文有"聿"字(笔字的古体),字的形状象一只手握笔的样子,由此可知约在3千年前就有毛笔了。
到了秦代,笔的做法有所改进。它将笔杆的一端凿成小窝,把笔头放在窝里粘住。套笔也用竹管装入,又在两侧各凿一小孔,以便取笔。
1906年英国人斯坦因从新疆米兰遗址中发现的双瓣合尖芦管笔
1972年在甘肃武威张义堡遗址中发现的双瓣合尖竹管笔
在我国有一种传统的说法,认为毛笔是秦时蒙恬创造的,蒙恬可能对于毛笔的制作有所改进,但怎样改进的也没有记载。秦时使用兔毫竹管而有"笔"的名称。这种用两种不同硬度的毛制成的笔,能刚柔相济,便于书写,实为一大进步。
在甘肃武威磨咀子一座东汉中期墓中出土的一支笔,笔芯出锋用的是黑紫色的硬毛,外面覆盖着一层较软的黄裼色的毛,正和《古今注》的说法相同。这支笔可以看作是经过蒙恬改进后的毛笔。
南朝梁元帝用的金银管、竹管笔
据山东沂南东汉时期一座画像石墓的前室壁上,刻有祭祀图,图上持笏的祭祀人,冠上都簪着一支笔。根据《历记·滑嵇传》"西门豹笔磐折",以及秦笔一端削尖的情况看,可能早就有簪笔的作法了。
魏晋以后的笔杆较短,或者由于那时还没有现在的高腿桌椅,写字的人是跪坐在席子上的。面前摆的矮几案,所以要悬肘书写,因而对笔头的要求是"锋齐腰强",也就是柳公权所说的"圆如锥"的形状。据说,欧阳询对于毛笔也很讲究,使用的笔是以狸毛为芯,覆以秋兔的毛做成。
东晋至唐的笔有"鼠须"、"鸡距"等名。《笔经》说:世传钟繇、张芝、王羲之皆用鼠须笔。鸡距为形容短锋笔的形状,白居易有《鸡距笔赋》即为描述笔毫坚挺的。现在日本正仓院所藏唐笔,毛颖短促,笔头几乎成三角形,据说就是鸡距笔的一类。因为它和白居易所描写的形状相似。这种短而硬的笔头,对唐代书法有相当大的影响。唐时的毛笔以安徽宣城诸葛所制的宣笔最有名。
西晋陶俑,对书
从现在发现的古代的执笔图像来看,我国长期采取简牍纸帛手持悬空式的书写方式,且这种普遍性的书写方式一直延续到宋代,才逐渐转变为纸帛放置于桌面的书写方式。而类同于我们现代使用的髙桌椅,其实在汉代便有了,只是到了唐代才开始正式的使用。宋代有了高桌,人们坐在椅上写字,对于笔锋硬度当与以前不同,但制笔原料,大体与唐人相似。
元代湖州笔工,采用山羊毛制作羊毫笔,或用羊毛与兔毛、狼毛配制兼毫笔。明代制笔以尖、齐、圆、健为四要。要求笔头浑圆饱满,弹性适度。这种笔垂下时,自然收拢成锋,用起来挥洒自如。它虽然比宣笔柔软,但正是由于这样就代替了宣笔,成为最著名的品种。明清两代,湖州都是制笔业的中心。至于笔杆的材料,除竹管外,还有用象牙、犀角、玉石、紫檀木或花梨等制作的,无非表示贵重,与书写本身并没有什么关系。
现在的笔和过去差不多,湖笔还是最有名的。以性能论,有软毫、硬毫、兼毫三种。羊毫性软,鸡毫最软。软毫性柔,它的长处是,能多摄墨,圆转如意;短处是,不善用时笔画无力,字体臃肿。狼毫、紫毫(即兔毛)为硬毫。硬毫性刚,长处是,锋利劲峭;短处是瘠薄多角。兼毫是半软半硬,刚柔折衷。因其配合的成分不同,有五紫五羊,七紫三羊,三紫七羊……。书法家多爱用兼毫,又以各人习惯定制某种性能的笔种,当属例外。
古人将案头装置笔、墨、纸、砚、印等文具的匣子戏称“笔墨伺候”。这种器具起源于何时,未做考证。但从文献及图片资料记载,唐以后比较多见,明、清时成为书案的必备之物。至近代自来水笔产生以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汉代的毛笔长啥样
敦煌出土汉代毛笔
到了汉代,毛笔的制作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时期,在出土的文考资料中,已知的有两例:“居延笔”和“西郭宝墓笔”,现介绍如下:
1、据马衡“记居延笔”说:“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月,西北科考团员贝格满君于额齐纳旧土扈而特旗之穆兜培而近地方,发现汉代木简,其中杂有一笔,完好如故。笔管以木为之,折为四,纳笔头于其本,而缠之以枲(麻),涂之以漆,以固其头。其首则以锐顶之木冒之,如此则四分之木,上下相束而成一圆管笔。笔长公尺二寸九厘,冒首长九厘,笔头(露于杆处)长一分千厘,(1.4厘米)通长二寸三公二厘。(23.2厘米)圆径本六厘五毫,(0.65厘米)末五厘,冒首下端圆径与末同。管本缠枲两束,第一束(近笔头处)宽三厘,第二束宽二厘,两束之间距二厘。笔毫被墨所掩作黑色,此实物状态也。”
2、1985年4月,在江苏连云港市,新浦以南8公里处的黄石崖,西郭宝汉墓中,出土了一组珍贵的汉代木谒和一支颇为少见的汉代毛笔,笔杆末端有残,长为18.9厘米,木杆直径为0.75厘米,笔头部分上面冒首为1.8厘米,在冒首的杆端0.3厘米处向后缠以丝麻紧固笔头,用大漆粘固呈黑色,整笔残长21.2厘米。笔毫总长3.2厘米。露毫2.5厘米。笔毫为兔毫。另有长竹管做成笔套,整笔能套入笔套之中,这支毛笔的制作应该说是很精细的,笔毫侵入水中毛能自然张开,上下左右轻轻旋转能自然张合一致,尖齐圆健,均属上乘。两支笔管均为木质,上下同粗,其中居延笔天然木质本色不加任何修饰,自然纯真,光艳内含,手感舒适,久玩不腻,越用越光洁。(另:西汉初期,1975年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168、167号墓各出土毛笔一支。1972年,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出土毛笔一支,为“白马”。此笔以兔毫为柱,狼毫为附。同址另一只出土毛笔为“史虎”。均相似,不详述。这些虽不足以代表汉代毛笔的全部,但也能从中做出一些基本的总结)。
这两支毛笔的制作应该说是很精致的,即便是今天做出来也只能与其相仿。然而这样的毛笔真的就“好用”吗?这恐怕只有用过它的人才能说出来,单凭目测,任何人的赞美都不是十分的准确。
汉代,是我国文字发展的一个变革时期,隶书的成熟,草书的演变,都在这一时期。书写的变化,也增加了笔法的变化。以章草为例。章草,有一种解释为“快书”,即把母字写快,而书写速度的加快,同时也就需要“利器”,毛笔也需要“加油”也就給毛笔的制作提出了一个更新的要求。要“加力、流畅”,还需“耐用”。这一点,和当时的时代是吻合的。
而汉代毛笔的特点:笔杆圆直,便于使转,笔头较之秦代稍大,腰部增粗,加强了力度,笔柱毫选用为兔毫。那么,这样的毛笔就“完美”了吗?
兔箭毫,是指兔脊背处的一行针毫,锋颖长,质脆嫩,性刚硬,光润,微粗,黑色,亦称“紫毫”“兔颖”。
兔毫,是指其两侧生长的毛,性相似,稍弱之。
用兔毫制作的毛笔,硬性很强,下墨流畅,是最好的笔料之一。然而兔毫笔也有其明显的弱点,就是不耐磨,易秃锋。轻工部SG374___84毛笔标准对毛笔的耐用性规定如下。以“正”字为标:(21毫米____30毫米,笔头长度),高档品。
狼毫笔:2000字。羊毫笔:2500字。兔毫笔:1500字。
由此侧面也可见,兔毫是不耐用的。
然而,这只是在纸上书写的标准,如果是木简、竹简之上书写,效果可能会更差。而狼毫则稍耐用,但为何不在汉代通用呢?这可能和它的性能稍弱有关。
制作紫毫笔是需要一定的技术的,因为紫毫的毛针形状不是我们常见的那种针形,而是一种近似于“葫芦”状,捻在手中有一种“沙子在滚动”的感觉,也所谓“刚则不聚”所以,单纯的紫毫做笔是容易散锋的,所以,制作紫毫笔的时候,需要用一种稍弱一点的付毫,衬托在其凹陷的部分,使其抱紧,助力。笔才不容易散锋。
居延笔还有一个不被人们关注的特点,它的制作方法是可以更换笔头的,这与文献记载毛笔用坏更换笔头、不更换笔杆相吻合。为什么要更换笔头呢?可能也与笔不耐用有关。
毛笔“出锋”,懋学君个人理解为“分叉”、“散锋”。这是毛笔制作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虽原因很多,但多与制作不精有关,这一点,没有丝毫异议。笔工应该加精技艺。
应该说,汉代毛笔,其制作、工艺水平还是很高的,韦延《笔经》所记述的制笔方法直到今天还在延用,它为我们今天的毛笔制作奠定了基础。
毛笔的前世今生
《释名》里说:“笔,述也。述而书之。”其意为毛笔是一种写字的工具。从一部分出土的甲骨文判断,中国在夏商时期就已经有了原始形态的笔。到春秋战国时期,笔已经十分普及了。那时笔的名称繁多,例如吴国叫“不律”,燕国叫“弗”,楚国叫“幸”,秦国叫“笔”。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笔”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唐苇杆毛笔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通长16厘米新疆博物馆藏
后唐人写的《中华古今注》里说:蒙恬对毛笔的笔杆、笔毛用料和做法都有所改进。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恬带领兵马在中山地区与楚国交战,为了让秦王能及时了解战场上的情况,蒙恬要定期写战况报告递送秦王。那时,人们通常是用分签蘸墨,再在丝做的绢布上写字,书写速度很慢。蒙恬虽是个武将,却有着满腹文采。在文思泉涌时,没有顺手的书写工具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于是蒙恬就萌生了改造笔的念头。
自古武将多喜欢打猎,蒙恬也不例外。在战争的间隙,蒙恬有空闲就去野外打猎。一日,他打了几只野兔回军营。由于收获不少,拎在手里比较沉,就把几只兔子拖在地上,血水在地上留下了弯弯曲曲的痕迹。蒙恬见了,心中一动。回到营房后,他立刻剪下一条兔尾巴,把它插在一根竹管上,试着用来写字。但新兔毛并不吸墨,在绢上写字如同画符。蒙恬又试了几次,仍然不成功。一气之下,他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山石坑里。
过了几天,蒙恬路过山石坑时,看到了坑里那支“兔毛笔”。经过几天的日晒雨淋,兔毛反而看着更蓬松了。出于好奇,蒙恬将笔捡起来,用手指捏了捏兔毛,发现兔毛湿淋淋的,毛色变得更白更柔软了。蒙恬又将这只“兔毛笔”带回了营房,往墨汁里一蘸,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字体也显得很圆润。
从此以后,浙江湖州(今吴兴)人便采用嘉兴路山羊毛制作羊毫笔,并得到了人们广泛认可,“湖笔”早在明清时期就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毛笔品种,列“文房四宝”之首。
出土毛笔弥足珍贵
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发现的春秋时期的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笔。
1954年,在湖南省长沙市一座战国晚期的木椁墓中,发掘出一支毛笔,它是用上好的兔箭毛制成的,笔杆为圆竹条,用丝缠绕,外面封漆固定,因属楚国文物,便命名为“楚笔”。这是我国出土文物中最早的毛笔实物。
长沙左家公山出土的战国毛笔,兽毛围在笔管周围,捆扎并涂漆。
1957年河南省信阳地区长台关1号墓里还出土了一支毛笔,此笔杆直径为9厘米,为竹制品,毫头用细绳系于杆端,宽为2.5厘米,通体长23.4米厘米,出土时,笔仍插在竹管内。经检测此笔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属于春秋晚期的用品。
1975年湖北省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中出土了3支毛笔,笔杆皆为竹制,上端略尖,下端略粗并镂空制成腔体,便于毛笔插入。其中笔毫犹存,长约2.5厘米。
睡虎地出土秦代毛笔与笔套
明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御用毛笔
考古发现显示,历朝历代的笔,其制作工艺与秦完全一致。
如1975年,湖北省江陵墓凤凰山169号墓出土的一支西汉早期的毛笔,也是下端有笔腔,出土时,笔杆插于竹管内。由此可见,先秦之时,笔头大都用线捆于笔杆四周。秦之后,则将笔头插于笔腔之中,这使得笔不仅适于蘸墨,提高书写速度和质量,而且还方便携带。
把笔杆的尾部削尖,簪在发髻或冠上,随时可以使用,谓之簪笔。山东汉墓中的壁画上所描绘的祭祀人,个个冠上都有簪笔相配,十分形象。
近年来,毛笔因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稀缺性,逐渐受到各路藏家的关注,一支民国的竹刻毛笔市价大概在4000元左右,明清两代的毛笔大都在万元。而在拍卖市场上,2000年北京翰海一支明万历竹刻人物毛笔估价6万至8万元,最后以7.05万元成交。2004年北京翰海一支明万历竹刻花卉纹毛笔估价6万至8万元,最终成交价为60.8万元。2008年嘉德秋季拍卖会上,一支明万历竹刻花鸟纹毛笔,更是以103万元的高价成交。由于出土毛笔实物存量稀少,愈显得弥足珍贵。
如您发现有部分资讯内容不显示,请直接复制链接选择浏览器打开。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