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7月22日,也是节气大暑来临的日子。太阳在这时候已经到达黄经120度。“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小暑”是炎热开始的标志,“大暑”则表示炎热至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通纬・孝经援神契》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此时副热带高压正处于鼎盛和异常活跃的时期,骄阳如火,风速小,湿度大,白天暑气蒸腾,夜晚闷热难寐。
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陆生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就像腐草变成了萤火虫;二候时天气变得闷热,土地潮湿,蒸郁之下湿度更高;三候时常出现大的雷雨,大雨导致暑热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古人认为,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对应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按相生相克规律,由秋到冬是“金生水”、由冬到春是“水生木”、由春到夏是“木生火”,都是相生的关系,唯有从夏到秋是相克——“火克金”。因此从夏到秋是一段艰难的历程,秋被夏压制着,要潜伏一段时间,这段一年中最热的时间就称为“伏”。
入伏后有三伏,即初伏、中伏和末伏,称为“三伏天”,每伏10~20天,以节气来说,约莫在小暑和处暑期间,这期间也有“伏夏”的说法,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秋老虎的暑气即将结束的日子。
虽然处暑已经属于秋季,但是炎热程度也不可小觑,俗话说:“处暑处暑,热死老鼠。”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清代作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一岁难过之关惟有三伏,精神之耗,疾病之生,死亡之至,皆由于此……使天只有三时而无夏,则人之死必稀。”如此看来,进入伏日,便进入“苦(难)夏(季)”了。
在没有空调的古代,人们是怎么度过苦夏的呢?白居易《消暑诗》曰:“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俗话说“心静自然凉”,除了精神层面的“降温”外,古人也发明出了许多消暑妙招。
冰鉴与冰桶
考古发现,早在周代就有了用来贮存冰块的冰窖。据《周礼》载,负责冬季采冰的叫“凌人”:“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采好的冰贮藏在地窖,称为“凌室”,到了夏天再把冰拿出来用。君王会把冰赏赐给大臣,称为“颁冰”或“赐冰”,这个制度一直保持到清代。
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发明了“冰鉴”,这是用青铜铸成的一个大型容器,内置双层结构(或内外层,或上下层),上面有盖。外层放冰,内层放果饮,既可以借助金属的传导性渗透出冷气,调节室内气温,还可以随时打开盖子取食里面冰凉的水果和饮料。
到了清代,宫内改用“冰桶”,多用红木、花梨木、柏木为内胎,也有用金属胎的。形制呈斗状,口大底小。盖多采用很厚的木板,两腰部都有铜环,方便搬运。底有小孔,可以排放融化的冰水。桶有四足,足下装有托,用来防潮。
《陶雅》载:“都下有玻璃窑……其尤为适用者,莫如冰桶,各色俱备,且甚美观。冰桶制方,而盖分两半,各有钱窍五孔者二枝,木桶有铜箍两道,瓷桶亦摹仿箍式,横现凸文。”
“冰桶”不仅可以冰镇饮料和时鲜水果,还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箱盖上设有透气孔,因此排出的冷气还能起到“空调”的作用。
清凉殿与自雨亭
先秦时期,主要通过建造台榭来避暑。“台”就是高台,“榭”则是建筑在台上的没有墙壁的屋子,类似于亭子,四面通风,能够起到消暑作用。《管子・法法》曰:“明君制宗庙,足以设宾祀,不求其美。为宫室台榭,足以避燥湿寒暑,不求其大。”
汉代的清凉殿,也叫延清室,是避暑的宫殿。《三辅黄图》记载,汉武帝的宠臣董偃常在延清室消暑纳凉,“以画石为床,文如馆,紫琉璃帐,以紫玉为盘,如屈龙,皆用杂宝饰之。”《汉书》云:“清室则中夏含霜”,可见十分凉快。
到了唐代出现了含凉殿。《唐语林・卷四》记载:“ 明皇起凉殿,拾遗陈知节上疏……时暑毒方甚,上在凉殿,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知节至,赐坐石榻。阴霤沉吟,仰不见日。四隅积水成帘飞洒,坐内含冻。”
宫殿中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这种设备,采用冷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转摇,产生风力将冷气送入殿中,使满室清凉,与此同时,还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霤),形成人造水帘,激起凉气,以达到消暑之目的。
这种水冷建筑不光皇帝用,大臣也有建造的,如《封氏见闻记》记载,天宝年间的奸臣王鉷便在家里修了个“自雨亭”,水“从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
除了水冷,古人还利用深井中的冰和凉气来降温。《邺中记》中有“北则冰井台,有屋一百四十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云仙杂记》记载唐代宦官霍仙鸣“别墅在龙门,一室之中,开七井,皆以雕镂木盘覆之。夏月,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瓷枕与竹夫人
为度过酷热的长夜,古人发明了瓷枕。瓷枕的枕面长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内部中空,下端有孔穴可以透风,四周能透气,由于瓷器表面有一层冰凉的釉面,很快成为古人夏季首选的寝具。
瓷枕出现在隋代,流行于宋代,宋代张耒《谢黄师是惠碧瓷枕》诗曰:“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正是瓷枕消暑的真实写照。
另外,古人还发明了“竹夫人”。苏东坡曾有一首诗《送竹几与谢秀才》说:“留我同行木上座,赠君无语竹夫人。”竹夫人又称竹几、竹夹膝,也是夏季纳凉用的物品,它由竹篾编成,网状圆筒形,可怀抱入睡,以此消暑度夏。
看来,“苦夏”之于古人也并不如想像中那般难熬,聪明的古人不但懂得消暑,还深知“暑中作乐”,这些“设备”都是取自于大自然,实用又不污染环境,真是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关注并使用“百度APP”访问无忧岛数码家电,各种价格便宜大牌精品数码产品等你发现~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