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源泉是什么?
当然是便宜又好吃的辣条!
然而这种快乐在妈妈看来
无异于是在“慢性自杀”
吃辣条真的等于慢性自杀吗?
别急,这里有答案↓
国内一研究团队利用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的数据,前瞻性地评估了食物的种类和食用时间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症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的关系。研究共纳入21503人,研究起止时间从2003年到2014年。
一日三餐,饮食模式各不相同
如果说有哪个问题最直击灵魂,“吃什么”这个问题一定是其中之一。打开外卖软件,习惯性的茫然,即使软件已经把他们按照种类分好了,中式快餐、韩式日式料理、炸鸡快餐、低热量沙拉……但研究人员分得更细,他们先时间分成早餐、午餐和晚餐,再根据食物的种类划分早、午、晚餐时各含有什么主要成分。
对于中国人来说,早餐一般以淀粉类食物为主,午餐和晚餐则介于蔬果类午餐和西式午餐之间。
早午晚餐后的零食模式也不尽相同
零食种类不仅越来越多,而且买起来也是越来越方便,每逢购物节更是贪吃鬼们“囤粮”不会放过的机会,放在家里或者办公室,饿了随时就可以“干饭”。尤其是辣条这类零食,简直就是人手必备。
对此,研究人员按早、中、晚餐后进食进行零食模式分类,再看不同种类的零食作为餐后小食时各含有什么主要成分。
膳食模式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关系
研究人员利用COX函数模型,将每一类早午晚餐和餐后零食的膳食模式与相应受试者的心血管疾病预后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膳食模式
在该研究纳入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相比大样本研究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水果类午餐组的死亡率下降34%,蔬菜类晚餐组的死亡率下降23%,晚餐后食用乳制品零食组的死亡率下降33%。
由此可见,多吃水果和蔬菜、睡前一杯牛奶真的有利于身体健康,尤其是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吃到就是赚到。
另外,早餐和午餐后吃水果零食、晚餐后吃蔬菜零食或乳制品零食可降低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死亡率。
可增高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膳食模式
在该研究纳入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相比大样本研究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西餐组的死亡率增加44%,早、午、晚餐后食用含淀粉零食组的死亡率亦明显增高,分别增加了55%、44%、57%。
果不其然,吃汉堡、炸鸡和辣条都相当于“慢性自杀”,妈妈诚不欺我。
Point
总结
多吃蔬菜和水果有利于降低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的风险;
早餐后吃水果、晚餐后吃乳制品的零食模式与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风险的降低有关;
而餐后的淀粉零食模式与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风险的增加有关。
总之,多吃水果和蔬菜,少吃炸鸡和辣条,肯定没错!
参考文献:
1.Almoosawi S, Vingeliene S, Karagounis LG, Pot GK. Chrono‐nutrition: a review of current evidence from observational studies on global trends in time‐of‐day of energy intak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obesity. Proc Nutr Soc. 2016; 75:487–500. DOI: 10.1017/S0029665116000306.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邵逸夫医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