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蹦迪实录:瞒着男朋友出去蹦迪,结果被当场抓包

转载 网络  2021-11-21 17:03:48  阅读 8299 次 评论 0 条

 

有人说,夜店里的灯红酒绿、暧昧流动是治愈孤独的良药;也有人说,舞池里的疯狂扭动、肆意宣泄可以屏蔽掉所有的压力与烦恼;还有人说,十个蹦迪九个渣,只有“不靠谱”的人才会经常去蹦迪......

前不久,36氪发起了一项关于“蹦迪”的小调查,共回收了582份问卷,参与调查的主要为90后(29.47%)、95后(47.72%)、00后(10.53%)。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超过53%的年轻人对于蹦迪一点也不感冒。而在从未有过蹦迪经历的受访者中,不喜欢或非常不喜欢蹦迪的占比更是高达94.44%。从性别细分维度来看,我们还发现女生比男生更喜欢蹦迪,而男生比女生更介意另一半独自去蹦迪。

年轻人蹦迪实录:瞒着男朋友出去蹦迪,结果被当场抓包  无忧杂谈 第1张

年轻人蹦迪实录:瞒着男朋友出去蹦迪,结果被当场抓包  无忧杂谈 第2张

当我们问及“你会用哪个词来形容蹦迪”时,“快乐”“开心”“解压”与“吵闹”“混乱”“无聊”这两组迥然不同的六个词被提及得最多,年轻朋友们对于“蹦迪”的观感似乎非常两极分化。

“十个去蹦迪的,有九个目的不单纯”“蹦迪不过是一种正常的娱乐活动” “蹦迪不就是一群人在群魔乱舞” “蹦迪的人很潮很酷” ......

蹦迪的快乐在哪?为什么有人如此喜欢,又有人那么讨厌?这一次我们找来了4位蹦迪爱好者,一起来聊一聊他们眼中的蹦迪,以及在过往蹦迪中遇到过哪些有意思的经历。

原来没人会穿棉裤去蹦迪

道森 男 北京 数据分析师 蹦迪1年

“群活动:周五13dd,男650女350,多退少补。目前男3女0。还有7个车位。”

这是我去年年底在一个北京蹦迪群里发布的一条信息。可能你更想不到的是,在发布这条信息前,我从来没有去过夜店蹦过迪。

当时经常和朋友去鼓楼那边听livehouse,但livehouse一般结束得比较早,11点多散场后总觉得还没玩尽兴,就想找找后半夜的活动。后来发现后半夜活动来来去去就哪几样,而蹦迪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作为一个“优秀”的互联网人,咱不能说冲就冲,冲之前必须得先认真做做功课。所以我先是在豆瓣、小红书上搜索蹦迪相关的信息,然后通过一个蹦迪小组“潜入”了几个蹦迪群。经过几天的暗中观察,我发现蹦迪开卡座氛围会更好,而且可以AA酒水钱,但得组个10人左右的局。

于是,我学着群里别人发布的活动信息话术开始组局,这也才有了开头那一条信息。13是工体的一个夜店。dd意思是私信。而AA的话,一般男生交的钱会比女生多。

没过几个小时,“车位”就满了,而我也迎来了第一次蹦迪之旅。还记得那天晚上特别冷,所以我在牛仔裤里面套了条棉裤。

说实话,第一次去夜店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害怕的,因为之前看影视剧以及道听途说的缘故,说起夜店总是会联想到诸如“黑社会”、“花钱”、“坑”等负面词汇。所以,一开始特别紧张,怕被销售坑,也不敢喝酒,就傻傻地坐在卡座上。

后来,慢慢和同一卡座的人熟络起来,一起蹦了蹦迪,才发现夜店并没有那么可怕,当然也了解到:没人会穿棉裤去蹦迪。后来每次和朋友说起穿棉裤去蹦迪,他们都会笑话我。

年轻人蹦迪实录:瞒着男朋友出去蹦迪,结果被当场抓包  无忧杂谈 第3张

在这之后,我几乎每周末都会去蹦迪,有时候甚至周中还会再去一次。记得有次周四我晚上10点下班后,直接从公司打车到工体,然后一路待到第二天早上,直接回公司继续上班。

年轻人蹦迪实录:瞒着男朋友出去蹦迪,结果被当场抓包  无忧杂谈 第4张

要说去蹦迪图什么,我主要是去放松、解压。刚开始蹦迪那会,我在一家在线教育机构工作,工作压力特别大。而在夜店,一切规则似乎都消失了,无论自己做的动作多么夸张、奇怪,都不会有人说什么。当我喝多了去到舞池,不论是男生拉着男生一起蹦,还是跟着不认识的陌生人一起手舞足蹈,都不会有什么人去关注我。别人不会觉得这些行为傻,只会觉得你在玩儿。

有时候人没站稳,直接摔倒躺在地上,也不会有人去批判什么,反而会有人上前来扶你,然后大家继续一起蹦。每次喝晕有一点“上头”的时候是最兴奋的,那时候跟着音乐,基本上什么烦恼都暂时忘却了。

然而,第二天醒来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一阵空虚与孤独涌上心头,这便是狂欢后无尽的落寞。“白天emo,晚上冲冲冲”成为了常态,一天的时光被完全撕裂成了两半,一半是漫长且难熬的白昼,一半是愉悦却空虚的黑夜。

后来的后来,我开始思考蹦迪究竟有什么意义,难道真的只是为了解压放松吗?每次蹦迪,都会加上十几二十个人的微信,除了夜黑风高组局蹦迪,是不是也可以组一些“阳间局”。于是,我们从相约夜店,发展成了相约饭店,相约K房,甚至玩起了剧本杀。我和很多人也从“夜间”酒肉朋友蹦成了“阳间”至交好友。

年轻人蹦迪实录:瞒着男朋友出去蹦迪,结果被当场抓包  无忧杂谈 第5张

最意想不到的是,蹦迪不仅蹦出了友谊,还收获了爱情。我在一个局上结识了一个女生,后来在一起了,再后来就成了前女友了。

蹦迪对我来说,算是生活的消遣,或者说放空自我的一种方式,让自己短暂地忘却一切烦恼和压力。当你喝上头了之后,并且有这么一群人陪着你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世界还挺美好。那时候,什么996、大小周、OKR......统统都可以抛诸脑后。

瞒着男朋友出去蹦迪,结果被当场抓包

TOYI 女 厦门 小学老师 蹦迪2年

先问一个问题:你觉得老师可以去蹦迪吗?

在所有人眼里,无论是家人、同事、朋友,还是学生、家长,乃至男朋友眼里,我从小到大就是一个乖乖女、好学生。当然,我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好,一路稳稳当当考上名牌大学,紧接着拿着全额奖学金出国留学,然后回国后进入厦门当地一家还不错的小学教书。

在很多人看来,教师这份职业,稳定不说,还光鲜亮丽、受人尊敬,更不用说还有被羡慕妒忌恨的周末双休和超长寒暑假。但各行各业的苦,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知晓。就我个人而言,压在肩上的有三座大山:一是繁重的工作量,每周平均有14节课,除了上课之外,还要备课、批改作业以及各种零碎工作,平均每天在校工作时间超过11个小时;二是恐怖的升学率,对老师的教学水平的评分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考试分数相挂钩,学生成绩好、升学率高几乎等同于好老师;三是永远没有下班时间,学生、家长随时可以找上来,出了什么事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微信必须及时回复。

随着工作压力与负面情绪的日积月累,个人状态到了崩溃的临界点,身体甚至出现了 胃酸反流以及恶心呕吐等应激反应。我也意识到再这样下去会出大问题的,得想个办法让积攒着这些负面情绪得以宣泄出去。

后来突然有天想起本科的时候和室友去过五道口的夜店蹦迪,于是计划着找家夜店蹦迪。虽说只是治标不治本,但至少试试能不能暂时忘却烦恼,放空一下。当时,我特意找了家岛外的夜店,还戴上了假发,贴了纹身贴,穿了短裙,一来是希望能暂且扮演一下“坏”女孩的角色。当然,这里的“坏”指的是展现和日常反差的一面;二来也是为了避免被熟人认出来。

年轻人蹦迪实录:瞒着男朋友出去蹦迪,结果被当场抓包  无忧杂谈 第6张

虽然说我打从心底并不觉得蹦迪是什么不良爱好,但是世俗的眼光却不能不理会。别说去夜店蹦迪,就是我刚入职那会,周末和朋友一起聚餐吃点小酒,我爸妈都会唠叨我说要注意形象,别喝太多醉酒了让学生家长看到,就好像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一样。我真的不敢想象,要是让他们知道我跑去蹦迪,会发起怎样猛烈的“炮火进攻”。

而且我男朋友还是一个很乖很传统的男孩子,不烟不酒,甚至连游戏也不打,我无法想象如果他发现自己女朋友跑去蹦迪会作何反应。

然而,这世上的事总是事与愿违,你越不想发生的事情,往往一定会发生。那是一个周五的晚上,我一番“乔装打扮”之后,走进了一家夜店。没想到的是,我刚踏入舞池,就被男朋友的同事“盯”上了。而男朋友在收到同事发来的照片后,一下子就认出了我,并且直奔现场而来。

就像三流写手笔下的狗血小说剧情一样,上一秒还沉浸在伴随着音乐作四肢舞动的我,下一秒转头看到男朋友时直接吓傻了,那一刻仿佛有一种被“捉奸在床”的错愕与羞愧。然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男朋友既没有扭头就走,也没有暴风雨般质问我,而是平静地拉着我,走出夜店上了他的车。

一路无话,直到把我送到家门口临下车前,他才说了一句话:“我很生气。不过,生气的不是你跑去蹦迪,而是你不信任我,也没有告诉我。这又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爱好,以后再想去的话,跟我说,我陪你去。”那一刻,我眼睛“不争气”地被风吹进了沙子。

不知从何时起,教师这个职业就被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外衣,被比作燃烧自我的蜡烛、无私奉献的园丁、照亮他人的灯塔......

但说到底,老师也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蹦迪也不过是万千娱乐活动中的一种,我们既没有必要对教师这一职业过度神圣化,也没有必要对蹦迪这一娱乐活动污名化。

不开卡也不买醉,享受可控的失控

Janet 女 深圳 产品运营 蹦迪5年

相比起七八年前大家一说起蹦迪,就会联想到去商业夜店开个卡座,低消六七千起的那种蹦迪,现在我和身边很多朋友更倾向去underground club(地下派对)。

回想起第一次入坑underground club,还挺机缘巧合的。那是2018年的春天,我参加了法国暑校的交换活动。当时听到在咖啡厅结识的捷克籍留学生G提到,晚上有一个techno地下派对。那时的我,还分不清edm(电子舞曲)和techno(数码舞曲)的区别,更是没有参加过什么地下派对。

怀揣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懵懵懂懂的我答应了邀约。午夜12点,乘坐夜班公交后朝巴黎西郊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抵达了目的地。在核验门票和简单的搜身后,我就这样闯进了人生中第一次地下派对。

年轻人蹦迪实录:瞒着男朋友出去蹦迪,结果被当场抓包  无忧杂谈 第7张

印象中是一座十几米挑高的柏林式厂房建筑,几束强光跟着音乐跳动,除了音响和DJ台之外,整个厂房都是舞池,没有多余的装饰。在场的年轻人们肤色不尽相同,但大多数人都是穿着舒适的T恤和马丁靴,没有高跟鞋,没有小短裙,也没有什么夸张的服饰。

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两点,但这场派对似乎还只是刚刚开始的模样。4x4拍的音乐节奏始终冰冷而严谨,BPM(每一分钟的节拍数量)随着舞池的升温逐渐推进,撞向水泥墙壁,再和肢体产生强烈的共振。

放眼身边舞动的人们,没有抱抱摇,没有醉酒滋事,也没有罚站的旁观者。每个人只是肆意地跟着节奏一起舞动,那种舞姿没有规范却又有着强烈的共鸣,不存在技巧高低、姿势对错,不是为了展示或是悦人,而只是真实肢体的一种释放。

那一刻,我仿佛有一种终于找到久违的组织的感觉,虽然我不会法语,而身边的陌生人大多数或许也不会英语,但在这里语言的隔阂不再是问题,我很快就融入了4x4拍的音乐和氛围之中。

年轻人蹦迪实录:瞒着男朋友出去蹦迪,结果被当场抓包  无忧杂谈 第8张

作为派对小白的我,最终一直待到了早晨八九点钟才登上公交回去补觉,而这场在巴黎西郊意外加入的派对也彻底改变了我的蹦迪和音乐品味。

自此之后,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都会尝试去找当地的地下派对,这一个个地下派对就像隐藏在寻常旅途中的秘密窗口,每次开启都会收获出其不意的特别经历和故事。

现在的我,也可以算是蹦迪“老手”了。和旅行时会探索打卡各种地下派对不同的是,因为工作定居在深圳后,我结识了一帮一起蹦迪的朋友,大多数时候会和他们心照不宣地一起去我们共识的秘密基地,也有了一套蹦迪的流程。我们一般晚上10点左右在朋友家或是club附近的便利店集合。买廉价的shot或者soju,兑着chaser,坐着一边聊天一边喝。等到时间和状态差不多了,再去蹦迪。省去了在店里喝高溢价酒水的冤枉钱。

年轻人蹦迪实录:瞒着男朋友出去蹦迪,结果被当场抓包  无忧杂谈 第9张

蹦迪这5年来,我从没开过卡座,也没怎么在夜店买过醉。因为对我来说,蹦迪不是为了炫富,而是想要have a good time,享受可控范围内的失控。就如同第一次在巴黎西郊的经历一样,我享受那种跟随音乐释放身体的能量的感觉,也享受自己和白日不同的一种状态。

前人围篝火唱歌起舞,后人望DJ摩肩接踵,本质其实都是相同的形式。在同一个形式里的参与者,可能各怀揣着不同目的,社交也好,发泄也罢,没有高下也不分对错。对于我来说,蹦迪更多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爱好,让我少了些深夜独自一人emo的时刻;让我在旅行时候见识到城市不为所知的一面;也让我结识到天南地北各式各样的有趣朋友。

夜店是我的“情绪庇护所”

wind 女 北京 产品运营 蹦迪3年

近两年来,我去夜店蹦迪的频率越来越低了,主要是因为工作太忙了,实在抽不出来时间。而且随着年纪的增长,每次熬夜蹦迪都需要用一整周的时间来恢复元气。从投入产出比来说,放纵一次的吸引力对“互联网农民工”来说越来越低。

我之所以会迷上蹦迪,缘于大学时期的一次“误入”夜店。当时和好朋友一起去南京玩,正好路过附近很出名的酒吧一条街,本着“来都来了”的精神,我俩怀着好奇心勇敢大步踏入了那栋高约四五层、灯光暧昧旖旎的建筑。

虽说这次的经历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但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初次体验并不美好。犹记得,上楼要经过一条长且狭窄的通道,灯光昏暗,音乐大声且震感特别强,仿佛连心脏都要震出来一般。

掀开入口处的门帘,只看见里面人头攒动,男男女女随着音乐的节奏在拥挤舞池里“摆动”。越是往里走,我越发攥紧朋友的手,生怕和她走散了。

回想起来,也挺好笑的,生涩的我们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只顾着瞪大双眼观察周遭的一切。但一直没敢去舞池蹦迪,甚至连手里的酒都还没喝完,我就跟朋友说音乐吵得心脏疼,拉着她跑了。

那次之后,我就再也没有步入过夜店,直到后来来了北京实习。当时的同事都很年轻,而且还爱玩,经常约着去夜店蹦迪,为了“合群”我也就跟着去了几次。

不得不感叹的是人类的适应能力真的很强,去得多了慢慢也就适应了夜店音乐的超大震感,甚至开始享受那种微醺放松的感觉。在这里,我可以忘掉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即使做出再多平常看起来有些出格的行为,也不会招来异样的眼光,或者说大家各玩各的,也没空来评头论足。慢慢的我喜欢上了蹦迪,喜欢上这个可以让我尽情宣泄情绪的“庇护所”。

两三年前蹦得最频繁的那一阵子,一周和朋友去蹦两三次是常态。当时刚工作不久,还年轻,精力也比较旺盛,从晚上10点多开始蹦到凌晨3点多回家,工体那一排夜店,一晚上得蹦个两三家,第一家玩得差不多,就会马不停蹄地接着去下一家蹦。要是蹦得开心了,能玩到第二天吃完早饭再各回各家。

年轻人蹦迪实录:瞒着男朋友出去蹦迪,结果被当场抓包  无忧杂谈 第10张

我蹦迪喜欢喝一点酒,如果不喝的话就放不太开,也没有那种微醺的感觉。但也有试过喝太多翻车的经历,印象中就有一次醉得很狠。

那是18年的冬天,依稀记得是因为工作上的问题,压力特别大。当时一进店,也没跟朋友搭话,直接拿起桌上的野格,倒了满满一杯,大口大口地往喉咙里灌。大家常规的喝法是,野格兑红牛或者其他功能饮料混着喝,这样没那么容易醉,也更好入口。朋友们知道我是因为工作上的事情不快,也就没拦着我,想让我发泄一下情绪。

可谁也没想到,不到一小时,我就干掉了大半瓶野格......在疯狂摄入酒精后,我的意识开始模糊,本来想去舞池蹦会迪,结果连站都站不起来。大家只好把我架出了夜店,找了家附近的烧烤店,让我吃点东西喝点水“冷静”一下。

此时的我突然又想吐,一群人又风风火火带着我找厕所。我一进厕所隔间就边哭边吐,吐完了还在哭,据我朋友后来描述,还是那种撕心裂肺地痛哭。后来哭着哭着,声音变小了,他们也害怕我在里面待太久出事。一个男生朋友着急地踢开门,看到我没什么事,才安慰着说:“别哭了,再哭妆都花了,就不漂亮了!”

就这样,凌晨四五点,在气温接近零度的北京大冬天,一群看起来很精致的年轻男女,陪着一个喝得烂醉的女孩沿着三里屯SOHO的马路牙子边游荡,女孩一边哭还时不时讲几句醉话。

这些场景在我的家乡应该是不会发生的,就是因为北京这种超大城市里,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生活,对个体的包容程度也很高,没有人会注意到你偶尔的失态。

年轻人蹦迪实录:瞒着男朋友出去蹦迪,结果被当场抓包  无忧杂谈 第11张

当然,这是两三年前了,现在可没那么“疯”了。因为年纪渐长不敢折腾自己的身体,也因为工作的压力对自己情绪的影响没那么大了。现在在夜店的时候,连去舞池蹦的时间也很少,经常是几个朋友在卡座里边喝酒一边聊聊大家的近况,似乎看着年轻朋友在舞池里蹦,自己也就有点放松了。

我知道有很多人会带着“有色眼镜”去评判甚至在背后议论爱去夜店蹦迪的女孩,可能仅仅因为选择了蹦迪,作为你释放压力的渠道,你就会被贴上「爱玩」、「开放」、「私生活混乱」的标签。

但在我的世界观里,蹦迪只是社交娱乐的方式,它不仅局限在夜店这个场所,在livehouse、音乐节、KTV只要自己玩嗨了,能蹦得开心,在哪都是蹦迪。

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种蹦迪的理由。无可否认,确实有人抱着“不良目的”去蹦迪,但更多的人还是把“蹦迪”看成是“一种宣泄情绪的方式”,或者是“逃离日常压力的庇护所”。

年轻人蹦迪实录:瞒着男朋友出去蹦迪,结果被当场抓包  无忧杂谈 第12张

说到底,蹦迪不过是万千种娱乐活动中的一种。有人喜欢去音乐节Rave,有人喜欢去街边麻将馆搓两把,有人喜欢去K房唱歌,有人喜欢去夜店蹦迪,这些都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兴趣爱好,我们没必要把哪一个高雅化,也不必把哪一个妖魔化。

想买高性价比的数码产品?使用百度APP 搜索 无忧岛数码家电 关注本站官方百家号

本文地址:http://wydclub.com/post/56774.html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