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乃琳
睡眠差不多占了我们人生的1/3,可是为什么我们要浪费这么多时间来睡觉呢?
要知道,在动物进化的历程中,不是所有动物都会睡觉。只有神经系统具备一定复杂程度的动物才会有睡眠这种行为。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有在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没有神经元的动物(如成年海绵)或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动物(如水母)中发现睡眠这种行为。
睡眠的一个最原始的功能就是促进发育。比如,一种非常低等的动物线虫,它的睡眠发生在每一次蜕皮之前;如果剥夺幼年果蝇的睡眠,会导致它长期的认知和行为缺陷。对人类而言,人类婴儿的睡眠质量比成年人高很多,胎儿在子宫内的睡眠是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把一个人睡得很熟形容为“婴儿般的睡眠”。
在动物进化的早期,睡眠还能帮助动物应对外界环境压力和机体的自我修复。比如,线虫进入睡眠状态后,可以更好地应对热、冷、渗透压等来自环境的压力,以及促进组织损伤的修復;苍蝇需要更多的睡眠才能从细菌感染中恢复;人类在身体受到病原体感染或者免疫系统有应激反应时也会睡得更多,所以当我们感冒的时候会特别想睡觉,好好睡了两三天之后,身体状态就会恢复不少。
随着大脑变得更加复杂,动物们逐渐进化出学习、记忆和选择性注意等高级认知功能,大脑也随之进化出新的睡眠功能,即睡觉时大脑的突触可塑性会得到恢复。换句话说,睡一觉可以增强大脑修改回路的能力,也就是快速学习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总之,在进化早期,睡眠可能仅作为一种“低能耗状态”来节省发育所需的能量。后来,随着神经系统进化得越来越复杂,这种“低能耗状态”逐渐受到大脑的控制,发展出更高级的辅助功能,包括促进学习、注意和记忆等。实现这些高级功能的基本前提是突触可塑性,也就是说,睡眠后期进化出来的高级功能更多是帮助大脑恢复可塑性。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