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友梅
五一闲来无事时,我回老家赶了一趟海。
老家沙扒是一个海边小镇。每逢退潮,沙扒湾就会裸露出一大片海滩,许多来不及随海水退却的小鱼小虾、螃蟹、海螺等搁浅在海滩淤泥,或者躲藏在岩石缝里。那片海滩成了我们赶海的天然场所。
赶到沙扒湾的时候,是下午四时左右,海水正缓缓退去,一大片海滩露了出来。闻“汛”赶来的人们带着小水桶、耙子、铲子等,有的人还戴着手套、穿着雨鞋,全副武装,在海滩上四处寻觅,不时传来一阵欢呼声。
我也随着人群,迫不及待地向着海滩深处走去。由于刚刚退潮,海滩上到处是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水窝,许多来不及随潮水回到大海的小鱼、小虾躲在小水窝里。一见人走近就惊慌乱窜或连忙鉆进洞里的,有跳跳鱼、虾蛄;在海水退去后干脆钻进淤泥里一动不动装“石头”的,有海贝、螺;还有的一有动静就将身子沉下来,小心伏在小水窝里,比如螃蟹,只留出两粒眼珠子警惕地打量着前后方,若你再逼近它就会冲出来高高地举着两个大钳子示威似的盯着你,像威武不屈的大将军。当然,这些伎俩都瞒不过我的眼睛,只需用铲子在水窝那么一搅,或者一舀,这些自以为聪明的家伙就会惊慌失措、四散奔逃,乖乖成为我的篓中之物。
所以,赶海,经验很重要,说大一点就是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所谓“上知天文”,就是要掌握天文潮时间。“初一十五落大潮”,每年5-8月是赶海的旺季,而每月的农历初一至初五、十五至十九是天文大潮汛,大潮汛时海水退得又远又快,一些行动迟缓的贝类、海鲜就会被搁置在滩涂或礁石上,是赶海的最佳时间。“下知地理”就是要熟知地理环境、熟知大海的脾性、熟知小海鲜的生活习性。比如螃蟹喜欢躲在石头下,比如猪肚螺、白贝喜欢藏在滩涂里,并且喜欢扎堆,如果找到一只螺后继续挖下去,往往会找到一窝海螺,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比如方额列虾蛄,身上长着斑马一样的条纹,当地人称之为斑马皮皮虾,喜欢钻进沙子里,会在沙滩上留下小洞口,若用抽桶往洞口的方向抽一下,或用绳子吊一颗钉螺放进洞里,就能轻易地手到擒来。
沙扒湾东高西斜,开阔平缓,在海湾的西侧是一片悬崖,礁石壁立嶙峋。熟知行情的当地人最喜欢这个地方,因为退潮时常有石斑、石九公、海鳝之类的大家伙藏在石头缝里,是赶海的“富矿”区域。所以一到退潮,本地人就会率先奔那片礁石林而去。礁石缝里更多的是一些小螃蟹,由于石头缝细小狭窄、表面平滑,人很难进去,也就无法捕捉,所以小螃蟹们在石头缝里成群结队地攀爬游荡,见着人也不躲避,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还会发现一摞摞附着在礁石上的鸡爪螺,由于礁石很滑不易采摘,需要用铲子或刀在礁石上敲凿一番,才能取出来;附着在礁石上的还有青口,青口其实叫青螺,因其外壳缘口上有一道弧形的青蓝色花纹,颜色鲜艳亮丽,让人爱不释手。
如果运气好,还可以在礁石缝里发现石九公、海马、海星、海胆等渔获。石九公,当地人也叫石狗鱼,肉质嫩滑鲜美,一直是我们的至爱,但石九公的背鳍坚硬而锐利,稍不小心就会刺得你鲜血直流,让人又恨又爱;还有虾蛄,也叫濑尿虾,全身披着铠甲,爪子锋利,性情凶猛,在海水里横冲直撞;而海胆,活像一只海底刺猬,浑身乌黑、长满一根根又尖又利的刺,让人望而生畏。是不是美好的东西都需要刺的保护,是不是柔软的心灵都需要坚硬外壳的抚慰?或许,造物主早已给了最好的安排。
背着鱼篓在海滩上溜达,我早已没有了少年赶海时的急躁。人到中年,跨过了踉踉跄跄的时光,脚步变得沉稳。我忽略了赶海的目的,却在不经意间收获了惊喜。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