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之友,才是真朋友

转载 网络  2023-07-22 12:05:13  阅读 500 次 评论 0 条

 

 

yimo

苏轼曾写诗送朋友仲殊:恰似饮茶甘苦杂,不如食蜜中边甜。别的朋友像是茶,有甜,也有苦;但是你仲殊像蜜,里里外外都是甜的。

茶与蜜是苏轼对两类朋友的形容。

茶形容圈子里的朋友,虽然平日相处愉快,但是遇到一些立场、利益的问题时,关系难免苦涩。

蜜则是形容交心的朋友,彼此之间没有利益纠缠,天性相投,灵魂交契。

苏轼在杭州为官的时候,很受太后赏识。同僚赵君锡刻意讨好,苏轼吃不住别人的奉承,一度把赵君锡引为知己,给了他很多的机会。

但是当苏轼兄弟倒台,他迅速脱圈而去,转身把苏轼当成自己的垫脚石,投奔另一个圈子去了。

《小窗幽记》里讲:“彼无望德,此无示恩,穷交所以能长;望不胜奢,欲不胜餍,利交所以必忤。”彼此不期待在对方那里得到什么,交往便可长久。为了利益交往,一旦利益無法被满足,关系就会走向崩塌。

战国时期,孟尝君门客三千,但是后来他被齐王驱逐,很多人迅速和他断了联系。孟尝君恨死了这些“假朋友”,谭拾子却说:“谁富贵就靠近谁,谁贫贱就远离谁,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是集市上早上人多,晚上人少一样,大家只是根据需求行动而已。”

苏轼有个朋友叫巢谷,平日浪迹天涯,过着闲云野鹤般的日子。苏轼被贬黄州之后,他得到消息便赶到黄州,来帮苏轼渡过难关。当时很多朋友怕被苏轼连累,避之不及,唯有巢谷陪伴左右,饮酒赋诗,月夜泛舟。

后来苏轼起复,青云直上,紫袍加身,巢谷却翩然而去,不见踪迹。

苏轼被贬海南,巢谷不顾年迈体弱,千里迢迢去海南看他,最终死在半路。

得知他的死讯,苏轼悲从中来,放声痛哭。

欧阳修在《朋党论》中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真正的朋友,是靠三观和品格黏合在一起的,根本不在乎你是不是有功利的价值。

苏轼有个朋友叫陈季常,两人在凤翔结缘,后来苏轼被贬,恰逢陈季常在黄州隐居。

两人性情投契,一起谈论佛法,吟诗作赋,寄情山水,抚琴高歌。在绝大部分人和苏轼断绝来往的时候,陈季常成了他的慰藉和依靠。

苏轼说:“凡余在黄四年,三往见季常,而季常七来见余,盖相从百余日也。”

因为两人交往甚密,惹得陈季常的妻子不满,以至于有了“河东狮吼”的典故。

后来苏轼遇赦离开黄州,陈季常送他,一直从湖北黄州送到江西九江。

四年之后,苏轼做到礼部尚书,离宰相仅一步之遥。陈季常千里迢迢跑到开封来看他,却没有一点求官的意思,和往常一样同苏轼谈天说地。

无论高峰低谷,陈季常一直都在,不求名、不贪利,只求与朋友舒服相交。

诗僧贯休讲:千人万人中,一人两人知。

我高朋满座,你不攀附;我一无所有,你不轻视。我成功得意,你不嫉妒;我落魄潦倒,你不离弃。

彼此不以利益缠绕,简单纯粹,只因天性相投,真心相交。

这样的朋友,拥有即是人生最大的幸运,得到一个,孤独便有了解药。

想买高性价比的数码产品?使用百度APP 搜索 无忧岛数码家电 关注本站官方百家号

本文地址:http://wydclub.com/post/64410.html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