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茶
雨后,武陵源砂岩绝壁像神秘中土地界的山精一样,从浓雾中露出长长的脸和高耸的身形,山壁中间的少许灌木与草丛,仿佛山精的须髯,崖顶上的乔木与竹子,像是山精的头发。粟师傅知道,采岩耳的好时辰到了。
粟师傅背绳上山,数十年的爬山经验,让他飞快地在陡峭的后山上找到攀爬点,上到了崖顶。原来,他需要在这里,选一棵树,拴牢吊绳,把自己缓缓地从前山放下去。他将在坡度80度左右的崖壁上,蹬动岩缝,一边降落,一邊找寻岩耳。
惊险的场景令人屏住了呼吸。只见粟师傅将一个海碗大的藤圈套在了左腿上,藤圈上连接着为速降准备的保险绳,而后,粟师傅将负责降落的绳索牢牢地穿系于腰上,保险绳也穿过绳环,接着,他面对崖壁,蹬着岩缝,往下速降。其情形,有点像拍电影的成龙从摩天大楼的楼顶,沿着玻璃幕墙“往下走”。
搜索完这块崖面,要向右边的崖面摆荡过去的时候,粟师傅仰头,端详吊绳将要经过的扇形崖面,判断有没有突出的岩块与松动的岩缝。前者容易摩擦甚至切割保护绳,后者容易带落碎石,都会造成风险。
仔细观察并下定决心的时间,仅有一分钟,突来的紧张,却攥紧了粟师傅的心,他后来形容说:就听见耳鼓中的血液流动声,变得喧哗。静默片刻,忽然,粟师傅向后微微摆荡,仿佛凌空助跑,说时迟那时快,他眼疾脚快,蹬过早已看准的三个落脚点,手上着力,靠右手关节的力量“刹车”,在另一片崖面上稳住身形。到了新地方,粟师傅并不忙于采摘岩耳,而是抽出了背后插放的长树棍“打草惊蛇”。把崖面上的蛇虫都惊走了,采摘才能气定神闲。
岩耳在1000多年前就是张家界的名产。峭壁上的野生木耳,5年只能长到铜钱大,30年才能长到巴掌大。
这一回,运气之神终于眷顾了粟师傅,他从岩缝中看到了成片的巴掌大的岩耳,他轻轻晃动菌株的根基,将一片片岩耳小心翼翼地取下来。市面上,优质的鲜岩耳已经卖到1200元一斤。
今天,是女儿带着外孙女回家的日子,粟师傅已经有一个月没有见到外孙女了,他急着赶往集市,趁着新鲜,期待岩耳能卖一个好价钱。这笔钱,不仅要置办女儿和外孙女爱吃的竹园乌骨鸡、山涧小鲫鱼等食材,更重要的,是要在镇上的书店,挑选一批孩子们爱看的图书,送给村中心小学。作为民间救援队中年龄最大的志愿者,粟师傅是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每年,救援队总要出一两次任务,把受伤的人带离险境。
背着一篓子书回家的路上,粟师傅遇到了像小猿猴一样“猴”到他身上的外孙女。爷孙俩得以边走边聊。很久以后,外孙女天真的叮嘱还响在粟师傅心上:
“家爷,你的活计很危险,家婆肯定好担心的。你采完岩耳,赶紧走到有信号的地方,告诉她一声哦。别到家才告诉,记得了?
“家爷,家婆到现在还没有吃过岩耳炖鸡。下次采了岩耳,记得别全卖了,给家婆留一碗哦。唉,你们男人真粗心。”
想起“粗心”的评价,粟师傅都会忍不住微笑起来,这十岁孩童的操心与叮嘱,足以让老采耳客这一生的奋斗,都有了意义。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