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巍
当我们习惯了刷短视频、不停滑动屏幕后,必要时,我们还能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吗?微软的一份报告说,我们的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从2000年的12秒降低到了如今的8秒,比金鱼还短。《我们被偷走的注意力》一书作者、荷兰心理学家斯特凡·范德斯蒂格谢尔说,我们的大脑弹性很强,如果事情很重要,我们还是能够专心致志地去做的,比如“一位教授对学生说,专心听讲半小时就给5000欧元”,他们肯定能专心。
英国作家汤姆·摩尔也认为专注力需要用钱去获得,他在《唯有书籍》一书中说:“注意力涣散如今就是我们日常的精神状态。所有在线内容生产者都知道他们需要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但只要短暂地吸引即可:只要我们点进网页,增加他们的使用统计数据就够了。在网络中,我们踏入了略读、跳过、速览和链接的领域。而严肃读物一直以来所要求的那种持续而集中的注意力,似乎越来越难拥有。未来,脱离数字媒介可能是种奢侈。特权阶级才能关闭邮件和社交媒体的通知,而低层阶级将被零工经济绑定在智能手机上……持续的纸质阅读将成为一种特权,富裕的家长会花钱让孩子接受这方面的培训。”
当我们的注意力被分散时,一般要20分钟之后才能再次捡起之前的工作。范德斯蒂格谢尔说:“我们周围总是有太多信息。当你在大自然中行走,或者在自己家里,你周围也有太多信息要去吸收。我们的大脑只能处理其中一部分信息,所以我们的大脑必须去选择。这个选择就是去注意。”
“注意力一次只能被分配到一个地方。只是现在争夺我们注意力的东西太多了。实际上,我们需要转移注意力,走神让我们保持安全。当你在过马路的时候,你需要被跟你相关的信息吸引。当你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有人进房间时,你需要意识到才能确保安全。一些不同的、新鲜的、显著的事情发生时,就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大脑没有分辨力,当它走神时,不知那是收到新的猫视频的通知,还是有狮子进了房间。它只是发出信号要求查看,查看后才知道是什么,这时已经走神了。”
1845年3月,梭罗借了一柄斧子,到瓦尔登湖畔的树林子里砍木材。一天,斧头从柄上脱落,他砍了一段碧绿的山核桃树枝做楔子。这时,他看见一条花蛇蹿入水中,潜伏在湖底,“也许它还没有从蛰伏状态完全苏醒,人们之所以滞留在目前低级和原始的状态,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吧。前一阵子,在霜冻的清晨看见过小径上有好几条蛇,蛇体有些部分依然麻木,欠灵活”。
耶鲁大学教授凯莱布·史密斯在《梭罗的斧子》一书中说,在梭罗看来,人们的麻木不是由于原始的存在方式,而是由于现代文明对自然和人类的伤害。人们不是被困在过去,而是迷失在了现在。蛰伏状态不是懒惰,而是现代人工作和娱乐时不留心、疲惫,像机器一样活动。这让人变得麻木而不是平静。梭罗有一句名言:“我们的发明常常是一些漂亮的玩具,使我们分心,不能专注于严肃的事物。”他认为世界变得无比喧嚣,损害着我们关注事物的能力。生活节奏越快,人们的专注力越低,而专注能让我们的体验更加完整、更感到满足,跟他人有更深的接触,能让心灵变得宁静。
梭罗说,为了保持专注,我们要“通过谨慎执着与奉献牺牲找到重新救赎自己的途径,使心灵再度成为神圣的殿堂。像对待天真坦诚的孩子般善待我们的内心,谨慎对待强占我们注意力的对象和主题。不要读《纽约时报》,去读那些不朽的传世经典”。我们一边保持专注,一边会受到其他欲望和冲动的吸引。“注意力就像斧子的楔子,把自我的两个部分束在一起,把它们对齐。”
梭罗还提出了一种“后撤”的策略。1852年9月,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必须让我们的感觉像思维一样游荡,我的眼睛要去见(see)而不看(look)。卡萊尔说观察是要去看,但我要说应该是去见,看得越多观察到的越少。我习惯于关注太多的东西,以致我的感官得不到休息,总是紧绷着。不要沉浸于看。不要走向目标,让它走向你。”
“看”是主动搜寻,“见”是被动接受。澳大利亚哲学家帕特里克·斯托克斯解释说,当我们看见某物,它好像是主动把自己强加给我们的。比如那个经典的鸭子—兔子错觉测试图,第一次你只能看到鸭子。怎样才能看到兔子呢?你不能只用意志去看兔子,要让兔子显示出来。看的时候要选择指引你的视线,见则需要摆脱鸭子。梭罗意识到,努力去看反而会阻止事物的显现。当我们看的时候,会过于沉浸于看之中。专注的悖论是,我们不费力的时候最专注。我们要让世界出现,而不是努力去用我们的视线捕捉它。
梭罗的想法跟庄子不谋而合。《庄子·外篇》中有一个故事:一个叫庆的木工做了一个挂鼓的架子,很漂亮。鲁侯问他有何秘诀,他说他在做之前“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静心三天后忘记了名利,五天后忘记了赞誉或者批评、巧或者拙,一周后,甚至忘了自己的身体,再去林子里选材。这个故事阐述了无为的思想:鼓架已经在那里了,工匠要做的是摆脱一切妨碍它出现的念头,把自己化作它自我实现的媒介。“工匠如果考虑技艺或者报酬,会妨碍制作的过程。他不是走到林子里,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材料。他没有让外在的动机如挣钱、获得赞誉影响他的工作。他消失了,直到本就处于木材中的东西现身。”
“看见东西不需要努力去看,而是要清除头脑中杂乱的东西。只有一个安静的头脑才能提供让事物出现的开放性空间,不会受到我们的计划和野心的干扰。所以有时专注不是去注意,而是任其自然。”
如果走神是难免的,那就谨慎选择走神的目标。在我们醒着的47%的时间里,我们的心思都在游移。当我们不是在观察外界,而是陷入内心自白、头脑在漫游时,大脑的默认模式网络被激活,这时我们的大脑会寻找相关记忆,来帮助我们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将会发生的事情。它无穷的联想也会造成焦虑和抑郁。但当我们心情好的时候,头脑的漫游可以激发创造力、提高学习效果。《新哲人》编辑凯斯说:“走神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走神到底是有帮助还是有阻碍。我们是被手机或电脑发出的电子信号分心,还是被身边的世界、声音、事件或人分心?你要学会用重要的东西来让你分神——你热爱的、引以为傲的、让人生值得过的东西。”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