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把《庄子》当成生活指南吗

转载 网络  2024-08-04 12:37:47  阅读 143 次 评论 0 条

 

 

苗炜

我上中学的时候,买了一本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译》,读了“内篇”,就记住了要做个“没用”的人,没什么用就不会受伤害。最近我读了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颜世安的《庄子评传》。颜老师这本书,有一个副标题叫“游世与自然生活”,它所表达的生活态度对我有很强的吸引力。说是“评传”,其实庄子的生平没啥可说的,那么就向庄子学习一下怎么游世吧。

我们能把《庄子》当成生活指南吗?明代一位学者说,“余弱冠时,所遭多变”,关起门来读《庄子》,两个月不出门应酬,而后“不复与家人忤,不与世忤”(不再跟家人闹矛盾,也不跟外界闹矛盾)。他说,“一切委顺,萧然至今”,活得泰然了。颜世安老师的《庄子评传》开头就讲“痛苦意识”,人的苦难是找不到根源的,如果感觉世道黑暗,恐怕有两个原因,要么是统治者的罪恶,要么是人的争利之心。人生在世总是追逐富贵名利,这导致精神痛苦,也难免与别人发生摩擦,这是人无法摆脱的宿命。颜老师提醒我们注意,庄子对人的道德的估价很低,人的内心有不可遏制的阴险诡诈。

庄子的意思是,只要你认真看待生命,就知道人生在世非常苦。人心中的恶是无边的。那么怎么办呢?莊子给出的一个办法是“游世”。我们都熟悉庄子的“庖丁解牛”这篇,颜世安分析说,这篇讲的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是庄子在阐释“游世”的思想。庄子不太赞赏隐士的行为,强调“无用”的价值,说要在乱世中自保,可能需要点儿“混子”的精神。庄子游世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贯彻一种彻底的游戏姿态,对世事不必认真,并且嘲笑那些追求政治目标的人。他对“造化”是不信任的,而且有敌意,他认为人与世界之间找不到稳定的联系。庄子提出的一个概念叫“观化”,既当演员,又要有观众的心态,要不然在人生舞台上演戏会太当真;只当观众也不行,会脱离现实,人也不一定要坚持一副清醒的旁观者的姿态。要过世俗生活,但不要抱有什么目的。在庄子的游世思想中,既有轻松化解人生悲苦的温和,也有许多对俗世的嘲讽和敌意。

简单来说,庄子的人生指南有三条:随遇而安、品味孤独和追求生命的清新。说起来也是老生常谈,至于“道”这个东西就更玄虚。颜老师解释说,“道”这个东西,是自然本身的呈现,但又跟日常说的自然世界不是一回事。从认知方式上说,自然本身是不可知的,在庄子的论述中,“道不可知”,以及在“忘我”的状态下,达到对道的真知,是一个核心问题。我们常说的天籁,就是一种对道的真知。庄子《大宗师》中有一段写:得道就是逐步忘却的过程,忘了仁义的概念,忘了礼乐的规矩,达到坐忘的境界,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就是坐忘。道虽然玄虚,但“天籁”和“坐忘”这两个跟审美体验相关的概念,早就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读了颜老师的书,我又下载了一本电子版的《庄子今注今译》,打算重新读两篇,开头的“逍遥游”,我还是很熟悉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样的文章太美了。要达到优游自在、无挂无碍的境地,要做到无功、无名,破除自我中心,要做到与天地精神往来,没有这样的文笔可不行,不读这样的大手笔也不行。

喜欢无忧岛网?请直接搜索引擎——无忧岛网即可找到我们,并通过浏览器打开

本文地址:http://wydclub.com/post/66339.html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