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力

转载 网络  2024-09-21 12:34:06  阅读 237 次 评论 0 条

 

 

谁最中国

被朋友带去体验瑜伽课。发现自己不仅四肢僵硬得厉害,毫无柔韧性可言,而且那些看起来简单的体式,做起来竟然如此不容易。初学者如我,踉踉跄跄,实在学不及站在前面的瑜伽老师,手起脚落,如行云流水,看起来毫不费力一般。

结束后和朋友分享,她一听惊喜极了,“对了,就是‘不用力。”

她告诉我,练瑜伽这四五年,她最深的心得体会可能也就是这三个字。从初期,反复跟自己的身体较劲,注意力很难离开体式,到慢慢意识到呼吸,意识到身体与心灵的关系。动作和体式反而是自然而然,不费力气。

朋友的这番话,让我想起前不久看到的一位博主的分享。

她讲,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与人相处,还是着手做一件事,往往是,越用心越舒展,越用力越拧巴。尤其用力到处处跟自己过不去,跟别人过不去,跟事情过不去,实际上是内在的能量没有和谐流动的征兆。

我们可以试着去想象一种状态:想象自己在一段关系里,在一件事里,毫不费力,就像一只飞鸟展开双翅翱翔天空的松弛。一旦太用力,反而是飞不起来的。

太极拳里也有一句心法,叫“用意不用力”。

所谓“意”,所指也是意识、精神、心灵层面的东西。用意不用力,并不是片面地认为只用意识不用力,准确地说,是要逐渐在过程当中忽视力的输出。要知道,行一套好拳法,除了肢体动作的标准,如何通过呼吸,达到身与心、形与神、外在与内在的和谐或是更加关键的。

所以说练拳的人,练久了碰到彼此,会互相摸一摸对方的肩膀,但不是越紧越好,而是越松越好。因为越是好拳手,所用之力不是僵的力,不是拙的力,所以一摸肌肉往往都是松弛的,身心皆松软,不急不躁,开合有度。

《十三邀》有一期,请到的嘉宾是画家何多苓。他讲到,曾在一个场合见到林丹,两人一握手,他惊奇地发现,“运动员的手竟然那么软,像女人一样”,一下就体会到了傅聪说郎朗,谈到他见到郎朗,说郎朗的手就跟完全没有骨头一样。“这是钢琴家最羡慕的手,柔弱无骨,你觉得他是软绵绵的,但他一发力,唰一下就上去了,要是硬的,什么都干不成。”

所以“不用力”,說到底,其实是不用僵力,保持身心的松弛、和谐。

传言苏东坡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就是“着力即差”。

东坡先生所谓的“着力”,更接近一种刻意的意图。当你越是刻意想要一个结果,对此生出执念来,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倒不如随心随性,天真自然,在着力与不着力之间,忘记“着力”这回事。

相传,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有个叫黑指的婆罗门曾向他请教,并手托两只花瓶作为供养。释迦牟尼并没有接下花瓶,只是轻说了一句“放下”。黑指就把左手托的花瓶放在了佛祖面前。佛又说,“放下”。黑指于是又把右手托的花瓶也放在佛祖面前。但佛祖还是没有停止,继续大声说了一句“放下”,黑指想,花放下了,还要放下,就把手放下了。佛又说,“还要放下”,可花也放下了,手也放下了,那还要放下什么呢?……就此开悟。

所以,“不用力”或也可以理解为放下心中的执念,试着去享受一开始或许并不明朗的旅程,把过程当成欢喜,迷雾自然也就随之散去。

如您使用平板,请横屏查看更多精彩内容,本站为无忧岛资讯个人官方网站

本文地址:http://wydclub.com/post/66467.html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