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值小妹
北京PK杭州,到底谁是当之无愧的美食荒漠第一名?
每隔一段时间,“美食荒漠”的提名比拼总会飙上热搜。
关于谁能拿下“热一”的宝座,北京、杭州、深圳、上海等地向来争论不休。
每每这时,稳坐一旁的广州朋友总会会心一笑:“果然,我大广州是北上广深美食最后的尊严;别的不说,光是早茶就能安排出无数花样。”
众所周知,在美食天堂长大的广东人,人生一大难题就是:今天吃什么?
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广东人最难以割舍的,非早茶莫属。
但或许你已发现:全国各地美食,纷纷向其他地方市场扩张时,早茶,似乎出了这片土地,就再难寻踪迹。“广东人最爱的早茶,怎么到了其他地方就火不起来了?”
饮早茶,广东人是认真的
地道老广的一天,大部分都是从早茶开始的。不管是深藏街巷的小茶楼,还是全国皆知的老茶楼,一大早就被门外等候的食客围得水泄不通。只等着茶楼开张,好坐上自己熟悉的老位置。
广东人的早茶文化,几乎是流在血液中,刻在骨子里。上到头发花白的老伯阿婆,下到换牙的孩童,都对它爱得深沉。
为了吃上一口早茶,不畏风雨、翻山越岭、所向披靡、“无所不用其极”……
酒楼门口的二十米长龙,不过是对饮茶诚心的初级考验;“头可断、血可流,工作……当然也可以丢”也不过简单进阶。就算天气“造反”,接连暴雨,也浇不灭广东人的狂热。
广东人虽将吃早茶称为“饮茶”,但“茶”并非餐桌上的主角。
真正出尽风头的,是小巧精致、种类繁多的各色茶点。
广式早茶有“四大天王”的说法,分别是虾饺、叉烧包、干蒸烧卖和蛋挞。
不过,区区“四大天王”,怎么满足得了吃货们的“选妃心”呢?
不必担心。
马拉糕、肠粉、豉汁凤爪、糯米鸡、萝卜糕、金钱肚、咸水角……山珍河鲜层出不穷,一盘一碟,总有一款深得人心,叫食客们稍不留神就把餐桌堆满,吃到直呼“破产”。
那么疑问来了,这么好的早茶,何以无法在别处流行呢?
广东早茶,怎么总是“水土不服”
广东早茶的赫赫名声,使其实现了在全国各地的连锁开花。
但真正一睹本土化的“芳容”以后,外省食客们往往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不少人感叹:离开了广东,早茶好像就“没内味”了。
早茶的“水土不服”,或许可以归结为这三个原因:文化底蕴的差异、城市习惯的不同,以及资本风向的变异。
文化心态上,简单讲就是食者的心态与氛围,难以在當地的环境语境外轻易复刻。
如东北菜,吃的是北方人的豪爽热情;四川火锅,涮的是川渝人的火暴泼辣。
广东人把饮早茶称为“叹早茶”,“叹”在粤语里是慢慢享受的意思。
坐下来细品,和三两亲友共聊家常,短则一两小时,长则一坐就是一上午,就是这“叹”的奥义。
这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心态,和很多一二线城市主张效率至上的理念背道而驰。
跟随着主流观念的引导,秉持同类想法的消费群体也就自然而然地流失,与此同时,造成中小茶楼举步维艰。
对当下的年轻人而言,填饱肚子的生理需求要服从于有限的就餐时间,外卖、公司楼下的连锁快餐店理应是第一顺位选择。
有趣的是,出省就屡屡碰壁的早茶,唯独没有被眼光犀利的商机放弃。但等待它的并非“轰动出道”,而是“包装”与阉割——“速冻早茶”。
速冻虾饺、速冻烧卖、速冻豉汁鸡爪……万物皆可“速冻”。
这些速冻茶点,不仅在网上销售给无暇细品的上班族,也悄悄流转于当地仅存的几家没被资本汰洗掉的茶楼。
它们虽然在品相上做到了八分像,让人“真假难辨”,但对口味刁钻的行家食客来说,冻品可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在饱含匠心的纯手工茶点面前,直接被“降维打击”。
广式早茶走出广东就“不对味儿”,也就不难理解了。
我们饮茶,饮的是什么
在凡事讲求效率的当下,花上整个上午吃顿早餐,在很多人眼中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侈”行为。
人们争分夺秒,囫囵吞枣地把食物塞进口中,只为摄取足够的能量,迅速卷进日常的下一个涡轮。
但正因这样普遍的“快”,早茶的“慢”反而成了它最叛逆、最迷人的地方。
宽敞明亮的大堂中,每个人的脸上置放着轻松惬意的微笑,专注于桌上的食物和面前的人。
现代社会的浮躁与焦灼,全然在涮碗过水的时分被滤了个干净,余下茶香氤氲的宁静。
在电影《盖世豪侠》中,周星驰的一句口头禅,曾引起粤港地区人民的竞相模仿——
“饮啖茶,食个包,坐番低慢慢倾(喝口茶,吃个包,坐下来慢慢说)。”
这句诙谐的台词,不但道出了广东人对饮茶的热忱,也彰显了他们处变不惊的行事哲学。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