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的苦行

原创 网络  2018-02-24 20:51:00  阅读 634 次 评论 0 条
看看当今中国的媒体,“贵族”一词满天飞。再深入检视就会发现,中国人谈起“贵族”来,更多地和享受联系起来;西方人谈“贵族”,则经常和吃苦相关。以体育为修身之道,尤为如此。

  布迪厄的体育社会学中,有一个概念:“贵族苦行主义”,有助我们理解美国的极端性体育为什么在中老年中很流行。这种“贵族苦行主义”改头换面地在现代生活中显现出来。美国这种自由竞争的社会,崇尚所谓“自我塑造的人”,即不靠老子,一切成就都是靠自己奋斗而来的。极端体育,则是这种奋斗的一个品牌。我在《培养精英》一书中曾看过介绍,极端体育的发源地之一就是硅谷。因为高科技创造了许多新财富,在公众眼里,这种高科技又是“年轻饭”,在硅谷中奋斗的人一过四十确实就有压力,觉得要证明自己为什么应该继续待在这里。很多人为此一天花几个小时从事极端体育的训练。这样他们就可以对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说:“如果你在马拉松或铁人三项中被我‘屠宰’,你有什么本钱赶我走?”

  如今,整个专业阶层和管理阶层,都渗透着这样的企业文化。《华尔街日报》几乎每周都报道一个高管或高级专家的训练故事,包括其成绩、训练量、日程、所用的器材等。该报引用专家的研究指出:在《财富》500强的CEO中,找不出一个体重过大的人。腰围已经影响了人们对企业领袖的个人品质的印象。一般而言,身高体重指数在25以下的CEO,会给人们留下积极印象。身体走形,给人的感觉就是“失控”,还怎么承担“管理”大任?

  可以说,体育是成功人士的一个品牌。他们以自己的战绩发出强烈的信息:我现在的一切,都是我个人品质的证明,不是钱能买来的。他们不在乎什么名牌服装,他们在乎的,是衣服底下的肌肉。中国企业领袖,似乎也受此熏染,许多知名企业家投身于马拉松、划船等运动。不过,偶尔秀一秀和真正投入艰苦训练还是两回事。不久前,某杂志专题报道中国一大企业高管跑马拉松的事迹,网友一查,这位四十几岁的CEO的成绩在五小时以上,如果参加波士顿马拉松,甚至达不到80岁以上年龄组的报名标准。而几乎同时的《纽约时报》,则报道了一位银行家在纽约马拉松中冲击两个半小时大关而功亏一篑的事迹。

  “贵族苦行”所塑造的运动,和名人体育有着明显的区分。“贵族苦行”突出一个“苦”字,不管你是谁,必须在和普通人的竞争中证明自己,最终还是要用成绩说话。

如您发现有部分资讯内容不显示,请直接复制链接选择浏览器打开,不要使用微信打开。

本文地址:http://wydclub.com/post/1995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网络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