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被毁掉的

转载 网络  2018-04-29 09:56:46  阅读 934 次 评论 0 条

 

 
 

  1

  前阵子喜茶风靡全国的时候,有一次,我经过一家新开的喜茶店,见门口排着几十米的长队。排队的人中,有不少穿着正装、提着公文包的白领。

  好奇心起,我观察了一遍整个队伍,想知道他们怎么消磨时间。结果发现,90%的人在玩《王者荣耀》游戏。

  是的,这两个当下最热的词就这样结合在一起,毫不违和。

  当时我不可抑制地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这些人为什么这么闲?为什么他们愿意将大把的时间耗费在这些事情上面?

  2

  1995年9月27日至10月1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了一次会议,集合全球500多位政治、经济精英,包括撒切尔夫人、老布什,以及各大顶尖企业的董事长等。

  与会者认为,全球化会加剧贫富差距,会使财富集中在全球20%的人手上,而另外80%的人则被“边缘化”。那么,如何化解这80%的人和20%的精英之间的冲突?如何消解这80%人口的多余精力和不满情绪,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当时的美国高级智囊布热津斯基认为,唯一的方法,是给这80%的人塞上一个“奶嘴”——让他们安于为他们量身打造的娱乐信息中,慢慢丧失热情、抗争欲望和思考的能力。

  他说:“公众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最终他们会期望媒体为他们思考,并做出判断。”

  这就是闻名遐迩的“tittytainment”战略,由titty(奶嘴)与entertainment(娱乐)合成,中文译为“奶头乐”。

  “奶头乐”战略具体是什么呢?

  一是发展发泄性的产业。具体而言,包括色情业、博彩业,开发暴力型影视剧、游戏,集中报道无休止的口水战、纠纷、冲突等,让大众将多余的精力发泄出来。

  二是发展满足性的产业。包括报道连篇累牍的无聊琐事——娱乐圈新闻、明星花边、家长里短,发展廉价品牌,发展偶像剧、综艺节目等大众娱乐产业,让大众沉溺于享乐和安逸中,从而丧失上进心和深度思考能力。

  一言以蔽之,对于那些被边缘化的人,只需要给他们一口饭吃和一份工作。他们只要有东西可看,便会沉浸在“快乐”之中,无心挑战现有的统治秩序。

  3

  是的,我说的就是一切偶像剧、明星、娱乐产业、微博热搜、暴力冲突、情绪煽动、阶级对立、低幼化游戏。我们日常的视野中,充斥着这些信息。但其中的99%,与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对我们也完全没有价值。

  最近,“知乎”网友在讨论一个话题:如何看待越来越多的大V靠“爆照”、编故事、抄袭段子起家,获得几千甚至几万的关注?

  有人说得很好:同一个人,“爆照”回答得1000个赞,写情感故事得1000个赞,而发科普专业知识,即使是得到编辑推荐和一帮大V点赞的,也得不到100个赞——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原创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说过一句话:“我们创造了工具,工具反过来塑造我们。”在这里也是一样的:我们选择了怎样的媒体,媒体就用怎样的方式塑造我们。

  4

  无独有偶,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在《低智商社会》中提到,日本的新一代,正在逐渐步入“低智商社会”。“他们读的书越来越幼稚,对各种谣言丝毫不会思考,很容易被媒体操纵,他们得过且过、毫无斗志……”他甚至提到一件事:通过“安保斗争”,日本政府认识到,如果对过激的学生运动放任不管,就会导致政府下台,所以政府就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的代表性举措,就是推行“偏差值教育制度”。

  大前研一这样解释道:由于偏差值制度的实行,人的能力被数字化了,因此日本的学生经常会被问到“你的偏差值是多少”。

  他们在这个时代是不会有危机意识的。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这个社会将来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将由那些高偏差值的人来解决,自己用不着去浪费脑细胞,只要按照别人说的去做就可以了。

  他们习惯于在同一班级或同一年级组中做比较,然后认为那些具有高偏差值的人,理所当然地就应该去政府部门工作。同样,能进入媒体工作的人也被认为是具有高偏差值的人。

  所以,他们认为政府所做的一切决策都是对的,媒体所说的话也全都是可信的。日本社会的现状就是这样。很多人都把政府和媒体当作自己生活的指南。他们根本就不会去思考和反思。

  這岂不是另一种层面的“奶头乐”?通过阻断你的希望,让你活在别人为你设定好的框架里,停止思考,失去独立判断的能力,从而越来越依赖于环境。

  5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太多被人为创造出来,用以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东西——偶像剧、商业大片、综艺节目、娱乐圈花边新闻、网络游戏、热点消息等。我们每天光是保持专注,就已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拿热点资讯来说。每一条App推送,背后都有一个运营团队群策群力,经过初审、复审等一系列环节,有专业的消费者行为学理论作支撑,用尽各种技法。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吸引你的注意力,让你点进去。

  同样,一款网络游戏,背后可能是几百人的团队,用最前沿的科技、最详尽的数据,通过声、光,交互、反馈等全方位途径,在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理论指导下,精心打造而成的。目的是什么?创造一个虚拟空间,来消磨你的时间。

  一档综艺节目,背后可能是精确到秒的台本,现场配有五六个机位,经过多次的彩排、训练,从场景、灯光到音乐,再到人物的服装、语气、动作。全部精心安排,目的就是让你沉浸其中,在观看的时候忘掉时间的流逝。

  而另一方面,无论是学习还是阅读、思考、写作等事情,哪一件有这么强大的吸引力,可以将“触及成本”降到这么低?

  这就是消费娱乐文化为我们创造的牢笼,而我们正心满意足地一步步走进去。

  当然,我并不反对适当的娱乐,否则人活得也太累了。但是,更常见的现象是什么呢?下班了,一身疲惫,想着“今晚要学习”,却忍不住把手伸向手机,刷起微博,玩起《王者荣耀》。放下手机时已是深夜,只能告诉自己“明天再努力吧”。第二天,重复着前一天的过程。

  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一切娱乐产品——影视剧、综艺节目、游戏等——背后都有庞大的团队。他们用尽各种手段,唯一的目的,就是降低你触及它们的心理阻力。

  它们會在你视野中不断出现,用各种资讯、消息提醒你,诱导你去点击。你一旦点击,它就再也不会给你离开的机会。

  想一想,你已经有多久没有真正为自己的目标做过一些事情了?这里面最严重的问题是什么呢?

  一旦你习惯了这种“低成本、高回报”的刺激,就很难去做那些“高投入”的事情了。因为人的阈值是会不断升高的。

  这个时代,我们似乎很难再产生情绪的波动,很难投入地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因为我们的大脑已经被周围的环境塑造成一个“高刺激阈值”的对象,习惯了轻而易举获得大量愉悦感,就会慢慢对这种愉悦感脱敏。久而久之,当这种强度的愉悦感已经满足不了你时,你需要更高强度、更持续、更深入的刺激。

  相对而言,愉悦感更少、付出更多的事情——比如学习、阅读、思考——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去做。

  这样下去会有什么后果?

  “公众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最终他们会期望媒体为他们思考,并做出判断。”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6

  几个建议:

  一是拒绝低幼化的语言刺激。

  什么是低幼化的语言刺激?绝大多数的网络流行语都是。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语言塑造了我们的思维。

  日常生活中,尽量抽出一定的时间,看有深度的、优秀的书和文章,保持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谁掌握了语言,谁就掌握了思想。”

  二是拒绝抢夺注意力的低劣产品。

  如果可以,拒绝从众,拒绝那些肤浅的综艺节目、影视剧、热点消息、娱乐圈资讯,只看最优秀的作品。

  什么是最优秀的作品?至少是有突破性的,不反智的,引发思考的,有诚意的,需要动脑子的。

  不要让自己成为愉悦感的奴隶。不动脑子,也能获得短期的愉悦和轻松,但长期来看,这些只能导向空虚和无聊。

  三是为自己设定有意义的目标。

  找到一件有长期收益的事情,并从中获得幸福感。

  每每获得新知识,每每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思维体系,所带来的快感是无与伦比的。所以,请找到一件能够带给你长期收益和幸福感的事情,把它安排进日程中。

  不需要追求物质收益,也不需要苛求自己成为某领域专家,它的意义是帮助你对抗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让你的头脑保持清醒。这就足够了。

关注并使用“百度APP”访问无忧岛数码家电,各种价格便宜大牌精品数码产品等你发现~

本文地址:http://wydclub.com/post/21848.html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