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可乐70年代的逆袭:我买的不是可乐,是理想中的自己

转载 网络  2018-08-12 17:58:10  阅读 1717 次 评论 0 条
百事可乐70年代的逆袭:我买的不是可乐,是理想中的自己 消费与科技 第1张

那时还是1957年,百事公司和很多年轻人一样,遭遇了身份危机。虽然市场推广非常卖力,但是百事在其永恒的死对头可口可乐对手面前,渐渐败下阵来。可口可乐那是也是市场上的龙头老大,就算百事把价格降到可口可乐价格的一半,百事和可口可乐的销售量也僵持在1比6 。并不是说百事可乐的产品有什么缺陷,而是百事的品牌文化还未成形,显得优柔寡断,甚至像无头苍蝇似的,要对抗强大的可口可乐,还真不是一天两天能赶得上的。

当时,可口可乐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对手,他们已经成功地说服美国大众,在可口可乐的玻璃瓶装的不仅是可乐,而是美国式生活里最美好最健康的一面。这样的全盘胜利,跟今天苹果在手机市场上取得的地位很相似,虔诚的用户在看到iMessage绿色的信息泡泡时的幸福感,估计就喝上一口可乐的爽快感觉差不多。只要是打心底里接受美国精神的人:接受社群感、美国例外主义和圣诞老人的人们,可口可乐就是他们的宗教。

例外论,又称例外主义、特殊主义,一种理论与意识型态,凡是认为某个国家、地区、社会、民族、组织、社会运动或历史时期,具备特殊的性质,以致于无法被一般性的理论或规则所解释,就可称为例外论。在各国社会中,这是一个常见的论点,在美国有美国例外论,在中国也有类似思想。

百事可乐70年代的逆袭:我买的不是可乐,是理想中的自己 消费与科技 第2张

可口可乐广告甚至和圣诞老人扯上关系,拉近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1963年,百事雇用了一个年轻的广告总监,波塔什(Alan Pottasch)。波塔什当时的任务是要给百事品牌注入新能量,让它能与当时是市场上的老大竞争——当时每个品类的消费品,可口可乐都在百事之上,但是产品本身就成分而言,几乎是一样的。所以,波塔什于做了个决定。现在回首,这个决定几乎是标志性、历史性的举动。他说“不要再把重点放在产品本身上,我们把重点转移到用户身上。”Tim Wu在自己的书《注意力经济》提到这个决定时,写道:

 

(波塔什)于是决定,在百事推广过程中不提产品本身的品质,而把焦点放在购买者的形象上,或者是潜在顾客的形象上。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一个品牌在市场推广时,不关注要推广的产品,却把注意力都放在已有的消费者身上。除此之外,百事还推崇一个消费者新世代的概念,一个不受大众媒体操纵、不受消费主义信息影响的新世代(当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来这个新世代也被称为“百事一代”。

百事一代充满了革命色彩,因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品牌把注意力放在消费者身上,通过为理想消费者“画像”,让消费者真的购买这个产品,从而成为理想的消费者。没有哪一代消费者这么卖力地宣扬这个新世代,对归属于这个新世代充满向往,急切地想超越自我,逃离消费主义的思维,真正实现独立思考。而百事传达的信息就是:喝百事可乐,你就是百事一代!这个信息在合适的时候,精准定位到了最理想的消费者群体。

对于这场品牌推广活动的大获成功,Wu是这样评价的:

“用自己的产品去定义一个时代,去拥有一个时代,这么做真的需要十足的勇气。” 波塔什回忆起当时的决定这样说道,“我们也不知道这么做能不能成。” 但是,后来事实证明,他的直觉是对的。“你喝什么饮料,和你的个性表达是有关联的。我们描绘了自己产品的理想消费者形象:积极向上、生机勃勃,有一颗年轻的心。”

百事可乐70年代的逆袭:我买的不是可乐,是理想中的自己 消费与科技 第3张

百事一代的广告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随着百事一代品牌推广活动的成功,百事从可口可乐那里争到了一些市场份额。虽说整个推广活动具有划时代的色彩,但是其本质很简单。就像Tim Wu指出的那样,“欲望会引向一个自然而然的终点,那就是消费。” 简单说来,这场品牌推广活动就像一面镜子,它只是反射了人们心底的欲望。百事一代渴望的是逃离消费主义,百事能说服他们跟随心中所想,去勇敢这么做。于此同时,消费者愿意掏钱买百事的产品,其实也是消费主义的体现,这也正是这场推广活动的最矛盾,最天才的地方。这些相信新世代观念,成为百事一代的消费者,买的不只是饮料,而是一种新型的体验方式。百事最聪明之处,就是将两者结合起来。

 

三星甚至改造了百事的传奇推广方案,反其道而行之。他们意识到,展示用户极力抗拒的形象,和展示他们渴望成为的形象,能达到同等强大的效果。三星有这么一则广告,讲述的是苹果果粉转三星的过程,针对的正是苹果的铁粉,坚持使用苹果的用户群体。在广告中,主人公最后终于“成长”,摆脱了苹果手中“小绵羊”的形象,嘲讽一直“顽固”地选择苹果的铁粉,其中最鹤立鸡群的,就是一个面带怒容,发际线甚至剪得像iPhone X似的小刘海。广告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别像他们一样。解决方法——买三星产品。

百事可乐70年代的逆袭:我买的不是可乐,是理想中的自己 消费与科技 第4张

广告中的经典一幕。

这样的策略不止科技公司在用,阿迪达斯和耐克都是同样的策略。阿迪达斯和三星的策略差不多,请来的代言人都是一个风格。星巴克对这个策略的运用,体现在独角兽星冰乐上。星冰乐 “好看不好喝”的声名在外,要是搁在我们的上一辈,“中看不中用”的产品肯定卖不出去。但是 在这一代人中却很受欢迎。为什么呢?

百事可乐70年代的逆袭:我买的不是可乐,是理想中的自己 消费与科技 第5张

星冰乐,又名法布奇诺,是星巴克的注册商标,也是特调冰饮与瓶装咖啡饮品的名称。

其实这跟百事的“出奇制胜”是一个道理。百事知道如果光靠产品本身,很难对抗可口可乐。在2018年,星巴克也明白,人们买饮料,已经不光是为了喝,买的也是饮料的象征意义——这杯饮料对你形象的表现——你在朋友圈的形象,和你在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很多人对千禧年一代(80后,90后和00后)的印象并不好,可能觉得这代人自恋、自私、虚荣,还口无遮拦。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我们这代人,很能察觉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管是家人、朋友、校友、同事,甚至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对自己的看法,我们都很在意。这种“觉醒”程度,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代,是互联网在我们身上留下的痕迹。

想买高性价比的数码产品?使用百度APP 搜索 无忧岛数码家电 关注本站官方百家号

本文地址:http://wydclub.com/post/23316.html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