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糖尿病、心血管问题,每样都跟生理节律被破坏有关系。一名癌友在自己的社群上反省他在公司当上总字辈,全是多年熬夜、三餐没一顿正常换来的,他写下:“很多时候,我们不在乎、不珍惜我们的身体,只在病痛上门时怨恨痛苦。”引来上千次转贴。
不按时吃睡,身体马上知道,内分泌一团乱、免疫力溜滑梯。“按时”的关键就在遵循生理时钟。
这个内建的定时器已跟着人类几万年,真正解密却在最近30年,科学家发现每个细胞都自带时钟,以大约24小时的节律运作,配合地球的自转。不只生病,还有很多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难题,例如痴呆老人晚上不睡觉,使照顾者精疲力竭;或是上班族出差飞来飞去、该入眠时睡不着的时差问题,都可以透过解析人体计时的机制找到解方。
2017年摘下诺贝尔奖生理暨医学奖的霍尔(Jeffrey C.Hall)、罗斯巴希(Michael Rosbash)和扬格(Michael Young),是揭开生理时钟秘密的关键人物。
滴答,计时基因控制细胞钟
他们发现,细胞微时钟的真面目原来是一组“计时基因”。1984年时,霍尔和罗斯巴希连手成功解出第一个计时基因period(英文“时段”)的DNA序列,扬格也在2个月后独立取得相似成果。他们发现该基因产生的蛋白质在24小时内量会由多变少,周而复始。接着,其他相关基因也陆续被找到,慢慢拼凑出一个比较完整的面貌。
简单来说,细胞巧妙运用了“负回馈机制”来产生时针滴答计时的效果。这个机制是指,当一些特定蛋白质浓度增加到一个界限,它们就会触发下一步动作,反过来中止细胞制造它们的过程。等这些蛋白质寿命一到,被细胞本身分解,下个循环又再启动。用生活例子打个比方,冷气就是使用同样的机制,室温一降到指定温度,机器就暂停,等温度上升又再发动。透过这样的过程,人体于是拥有了起伏有序的“时间感”。
如果逆着时钟过日子,例如半夜不睡,也会掉过头来弄乱基因计时的节奏,扣扳机般引发细胞内外的一连串下游反应,使得脂肪细胞失了节制地愈长愈肥、有毒废弃物堆积在大脑和器官,没办法按时排出⋯⋯,大小毛病跟着来。
这群计时基因除了period,还包括clock(时钟)、timeless(不限时)、cycle(循环)、zeitgeber time家族(含24个以上基因,zeitgeber是德语“定时器”的意思)等成员,名字取得让人会心一笑,构成一组互相制衡的网络。3名获奖人虽然主要是用果蝇做实验,不过从昆虫到哺乳类已证实全都有相似的计时机制,可见这是一套非常古老、在生物大历史上绵延久远的系统,和天地环境紧紧结合。
老年痴呆病人日夜颠倒将有解
人类有2万多个基因,这些基因和微时钟互动的方式至今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不过不少图像已经渐渐变得清晰,例如有研究发现光线会加快部分计时蛋白质的分解流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出门晒太阳或起床时拉开窗帘能帮忙调时差。
严重失眠、挣扎老半天还是改不了的晚睡晚起习惯、老年痴呆症患者作息混乱,也都可能在未来吞一颗药丸解决。
已有制药企业和基因分析公司合作,想开发合乎昼夜节律的新型安眠药。甚至有研究者提出把生理时钟从24调成48小时,从此不用再担心工作做不完。不过科学家指出,生理节律“牵一发动全身”,如果赚了薪水却拉高生病风险,那就得不偿失了。
世界快,人却要遵照自然的规律慢下来、松下来,好好吃饭睡觉,才是维持健康的不二法门。
当年的诺贝尔生医奖还有一段小插曲。生理时钟是根本的生命核心机制,学术价值当然很高,但说到吸睛度,比起今年呼声甚高的癌症免疫疗法和基因剪刀CRISPR──一种准确度高又便宜的修剪基因新技术──实在落后不少。因此当结果一揭露,连当事人都吓一跳。
扬格教授在两眼惺忪中接到电话,他说,他惊讶得连鞋子都不懂穿了;想了想,穿鞋前该先套袜子;又想了想,发现不对,穿袜前还得先换上裤子啊!金质奖章背后,科学江湖中的顶尖高手,也是性情可爱的平常人。
为了您更好的访问本站,请使用手机或平板自带的浏览器可获得更佳的浏览体验。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