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知名自媒体“咪蒙”的微信公众号显示已自主注销,咪蒙旗下的“才华有限青年”也显示注销。
虽然“咪蒙”不是第一次遇到被警告、惩戒,但这次的力度明显不同往日。
《寒门状元之死》引发争议后,咪蒙还是大意了,她以为“微信公众号停更2个月,微博永久关停”已经足够交待过去了,没想到这还远远不够。
消息传出后,网络上的意见大致是分为两种,一种认为“咪蒙”虽然有危险,但“打死”咪蒙背后的那只手更危险,纷纷“悼咪蒙”。
还有一种是叫好的,认为“咪蒙”的思想确实有毒,关闭“咪蒙”也算是净化了网络空气。
但实际上,“咪蒙”早已经脱离了一个文人、自媒体的束缚,“咪蒙”其实是一个商人。
看咪蒙的采访,她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她做的是商业公司,她公司旗下的内容产出完全是按照产品要求进行打磨的。
可能是刚转型企业经营不久,咪蒙还是低估了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这不,“月薪5万的助理”就因为产品的质量问题而连累到老板,让她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
咪蒙原名马淩,曾是杂志编辑,在2015年因公众号成名前,有过一次失败的创业经历。
随着《致贱人》《致low逼》等文章刷屏朋友圈,咪蒙用数据和事实证明了自己的媒体影响力,广告也开始蜂拥而至。
2016年,咪蒙公号广告头条报价45万元,2018年,这个价格已经高达80万元,两年翻了近一倍。
这个数字背后的支撑是1000万的咪蒙粉丝,其中大部分都是年轻女性粉丝——众所周知,女人>孩子>老人>狗>男人,按照现代消费的食物链来说,作为消费的王者群体,咪蒙粉丝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
可以说,如果某个品牌的消费群体是女性,那么到咪蒙这里打广告是基础需求,因为广告率转化最高。
所以,咪蒙有资本骄傲的宣称,“我们公司从来不靠赞赏的”
2017年,咪蒙带着她月薪5万的助理和她们打造的公号工业化生产商业模式,成为媒体界的“榜样”。
也在这一年,咪蒙宣称公众号已经为她带来了8位数的年收入、890万的微信粉丝(2018年初已经升到1400万)、日活300万的读者,咪蒙一个人的赢利水平就打败了好多上市企业。
除了微信公众号之外,咪蒙公司还展开了线上课程、线下课程、线下社群、企业咨询和影视、文化传媒等业务。
所以,公众号的注销对咪蒙的生意会有影响,但也并不是说咪蒙就被打倒了。
自媒体人咪蒙没有了,还有商人咪蒙嘛。
要知道,咪蒙的目标可是在三年内把公司发展成全国最大的新媒体集团。
目标这么大,过程自然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事实上说,所有的成功企业都是劫数不断,有的老板一夜白头,有的老板半夜哭醒,熬过去了就是脱胎换骨,海阔天空,熬不过去,自然是淘汰出局。
你想要最好的,就必须承受最痛的。
实际上,劫数常常都是来源于自身,咪蒙渡劫,还是要反思一下自身的毛病。
不管喜不喜欢咪蒙,你都得承认她有自己的思想和独到之处。
做一个行业什么叫专业?当你做这个行业的时候,你比外人感受到越来越难,说明你越来越专业了。写作是一件作家本人比外人觉得更难的事,普通人觉得写公号有什么难的?不就写一篇文章吗?高考作文谁还不会写,你越做越觉得难。
你看她对自媒体新人的建议,“新进来的人一定要想明白,你做到哪个领域?你的用户是谁一定要明白。第二个你的单品,就是把每一篇文章当成单品去运营,每篇文章都要做到极致...比如说首先我们每篇文章都要清晰用户是谁?为谁说话?对谁说话?很重要。”
没有任何一篇文章是适用于所有人的,咪蒙说,“人只能写出自己想到的东西。”
从中可以看出咪蒙的精明和思考。
但商业肯定是不光精明就够了的,如果按照咪蒙的逻辑,就是做产品卖给消费群体,比如做个化妆品什么的,咪蒙不会遇到现在的麻烦。
问题是咪蒙做的是媒体领域,媒体是什么?媒体的内涵是话语权,是舆论导向,是社会价值观。
咪蒙对此难说没有意识到,她大概是以为整个行业都乱七八糟的,她过线一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她忘了你已经不是个不入流的小自媒体人了,现在你的粉丝规模、你的影响力已经是足够大了,当然毒性也就更大...
官媒评论道,“自媒体不能搞成精神传销”
很多自媒体人都意识不到这句话的性质有多严重。
除了对自己的行业没有深刻的洞察,丧失了对风险的警觉性,咪蒙最大的错误还在于一个“假”字。
内容毕竟不是实物,内容是精神消费品,既然是消费品,那么你就必须对用户负责——食品质量安全最重要,特别是精神上的食粮,你不能在这上面弄虚作假,毒害群众。
还是要为用户和社会创造价值,而且是有益的价值,不然你就走不远。在这点上,媒体和企业都是一致的。
咪蒙的“产品”到底提供了多少有益的价值?你本来就是用工业化生产模式打造的内容产品,用你的话说,是“产品思维”,你的出发点是为了吸引眼球、10万+100万+,是为了创收,而不是真正的去关心读者看到后到底是帮了他,还是害了他。
《寒门状元之死》风波后,其账号还自欺欺人的为自己涂脂抹粉,拿情怀说事,你是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炮制出来的文章啊?你自己都不觉得恶心吗?
永远不要把用户当傻子玩弄,用情绪渲染、引诱、操纵读者,这其实是一种罪啊。
还是要敬畏行业,敬畏人心。
最后,希望所有的新媒体人都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哪怕赚钱再多、名气再大也不要为之去尝试旁门左道,也希望诸位都不要辜负了自己的才华。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