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很多家长吐槽孩子“窝里横,出门怂”:
不愿去幼儿园,说人人都有好朋友,就他没有。
一群小朋友都玩得很开心,就他躲在角落自己玩。
玻璃心,被别的孩子一碰就哭,不懂得怎么跟大家玩。
上幼儿园后,娃进入了集体的小社会,许多从前不明显的社交问题开始突显。
胆小、怯生、孤僻、怕事,不懂得如何跟别的小朋友相处……
我们没给孩子营造一个循序渐进的社交环境。
没有过渡的情况下,社交环境突然间的变化自然会让孩子不适应。
今天,我们请立正妈妈好好说说。
孩子从出生开始
就为社交做好了准备
养育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滞后。
3岁的问题,一般都是3岁前就埋下了伏笔。
不想孩子成为“社交困难户”,从出生就要开始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看到这里很多家长忍不住要笑,刚出生的孩子连吃喝拉撒都成问题,社交能力从何谈起。
BBC的纪录片《北鼻的异想世界》里,有这样的描述:
小婴儿在刚出生的时候,他们大脑中负责社交的那部分就开始启动了。
但当看到代表社会刺激的人脸时,大脑负责社交功能的组成部分立马活跃起来。
这说明,孩子大脑中负责社交的部分已经激活,他们随时可以和外界交流,已经做好了充分
的
准
备
。
1.社会化第一阶段——来自家庭的爱
我们通过他发出的肢体信号,就能轻松“破译”他的需求了。
很多家长会认为幼儿园之后的同伴交往才是社交,其实生命最初的亲子交往是未来孩子社交和情商发展的基础。
可以说,孩子社会化的第一阶段是在家庭中完成的。
2.社会化第二阶段——来自身边人的交往
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里,照顾孩子的人,尤其是妈妈,是他们最重要的人。
但一旦他们逐渐成长,活动范围的扩大、语言能力的发展,原本的小世界开始拓展,其他孩子会变得更加重要。
研究表明,孩子们很早就会对其他孩子产生兴趣,他们似乎特别关注小孩,观察与他们相似的小孩,模仿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在玩耍中练习很多社交互动,例如玩具分享、解决冲突与协作,这些都是自然行为。
孩子需要与同龄人在一起,婴儿从两岁开始就会根据自己对别人的评判来选择自己喜欢互动的人。
社交对孩子的重要性
人是社会性动物,从出生直至死亡,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接受着社会化。
研究表明,3岁前孩子的“社会化”,对其一生的社交能力影响深远。
在中国,不少妈妈仍秉持着:一岁内尽量少出门的观念,认为这个阶段,只要管好吃喝拉撒、健康安全就够了,三岁后上幼儿园后,才是社交的开始。
国外的理念正好恰恰相反,孩子一出生就被看作“社会人”。
经常可以看到出生没多久的宝宝,就被妈妈带着出门遛弯,交友会客,甚至各地旅行,目的就是多出去接触,让孩子感受不同的“社会”。
加州大学医学院教授 Allan N. Schore研究称:“人类的大脑皮层在出生后增加了其最终 DNA总量的70%,而大脑容量的扩张直接受早期丰富的环境和社交体验的影响。”
心理学家约翰·马里做过一个有趣的研究,他发现未成年的猴子经常在笼内相互嬉戏、追逐,于是他把一部分小猴子分开到别的笼中,不让他们一起玩耍。
结果,这些失去与同伴游戏机会的猴子,长大后变得痴呆,有些甚至失去求偶及生殖的本能。
由此可见,幼猴间的玩耍是成长为健康大猴的基础。
其实人类也是如此,同伴间的互动游戏同样也是发展成大人的必要基础。
美国的科学杂志,一直主张3岁前要多进行社交刺激。
1.创造社交环境——给孩子扎堆玩的机会
跟小区或家附近的妈妈们相约在小区广场或社区公园等,举行户外野餐、故事会、美食节,也可以让孩子们一起骑车、踢球等等。
这个阶段,孩子还无法独立与人交往,所以妈妈要在身旁陪伴和鼓励,让宝宝习惯与陌生小伙伴相处,培养主动结交新朋友的自信。
2.传授社交技巧——教会孩子怎么“一起玩”
我们可以多给孩子增加和周围人互动的机会。
去麦当劳吃饭,可以让孩子去跟姐姐多要一包番茄酱;
去游乐场想玩某样玩具,可以鼓励孩子借玩具前先询问,借到后说谢谢。
分享,并不是孩子天生就会的技能。
强化分享概念。
孩子间的小冲突,一般不必太认真,放手让他自己在历练中学会交往。
在冲突中保护自己也尊重别人,这也是一种适应社会的方式。
父母在家也可以经常跟孩子角色扮演,怎么借玩具,怎么处理矛盾,怎么和别人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传授孩子社交“真经”,让孩子懂玩,会玩,玩得开心。
3.言传身教——为孩子做榜样
我们不吝啬于为孩子付出,但聪明的父母,会不失时机地索取孩子的回报,一个亲吻、一声谢谢、协助收拾玩具、干家务,甚至索要孩子比较喜欢的东西等等。
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同时也能经常换位思考,判断别人的表情与感受,能够理解和体谅他人。
如您发现有部分资讯内容不显示,请直接复制链接选择浏览器打开。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