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有个美丽的侗族村寨——芋头侗寨。吴团练就生活在这里。
寨门、鼓楼和风雨桥,被称为侗族村寨“三大宝”。芋头村的一座鼓楼建在山坡上,成了远近闻名的一景。吴团练的家紧挨着这座鼓楼。鼓楼还是晚清时期修建的,四周都是木头,100多年了还很坚固。吴团练指着远处的大山告诉记者:“当年红军长征时从这里经过,翻过那座山向贵州去了。”
在鼓楼一角的几级石阶尽头,挂着一个招牌:崖上农家餐旅馆。这是吴团练和家人开的。上午刚开张,还没有客人,于是,记者走进餐馆,听吴团练讲起她的创业故事。
“这几年,一直是游客教我办旅游。”她说,现在家里不仅有餐馆,还在网上销售农产品,也收拾了几间房子办起民宿。“收入多的时候每年有5万元,少的时候也有3万多元”。
1986年出生在芋头侗寨的吴团练,只读过小学,2000年去广东打工,一走就是10年。2010年结婚,后来回到村里带小孩,这几年她养育了两个孩子,大的8岁,小的4岁。
“养孩子出不了门,我就想在村里找活干。”吴团练说,那时,经常有游客到村里来,但是她却找不到发展旅游的突破口。
“第一笔生意是从一篮子碎红薯开始的。”吴团练至今还记得2014年那件事。家里人把一篮子碎红薯放在家门口晾晒红薯干,有游客经过时问多少钱一斤。这样的红薯也可以卖钱?吴团练没有想到。于是,她让游客自己定价。
“一篮子碎红薯卖了93元。”吴团练说,从这件事她明白,村里也可以赚旅游的钱。不久,她回到20多里外的娘家,母亲说木耳、香菇吃不完,让她多带些回去。吴团练就带了很多回来,她想的是,这些东西能不能卖?结果,摆到路边很快都卖出去了。泡椒、笋干、蜂蜜、腊肉等土特产,吴团练拿出来给客人看,这些山里人日常生活中的土特产都很受游客欢迎。
“来得客人多了,就有人建议开一个饭店。”吴团练说,客人的提议让她豁然开朗。她和家人商量后开始改造自家的房子,把最高的那一层重新装修,留出卫生间,改造出一个餐厅。家人帮忙买菜择菜洗菜,做侗族人熟悉的家常菜,一个农家餐馆就这样开起来了。
“2015年,游客教会了我微信收付款。”吴团练说,那一年,不少游客掏出手机付款,自己弄不懂怎么回事。于是,有游客就教她注册微信号,教她在手机上绑定付款功能等。从此,她省去了数钱、找零钱等程序,实现了“手机在手,什么都有”。
吴团练卖的所有东西都是从当地老乡那里收来的,她对产品质量要求很严格。七彩泡椒是小店销售最好的产品,这种产品村里家家都有、人人会做。自家泡椒不够卖,她就去老乡家里找。
“找来后,我先亲自尝。”她说,谁家的味道好,就卖谁家的。寨里做泡椒的大都是老人,他们在做法上不太讲究。吴团练就耐心地提要求,帮助老人提升卫生和工艺水平。
有趣的是,做了两年多生意,吴团练从来没有给游客留下电话号码,也没有想过给产品取个名字。当地有一种虫茶,是一种类似红茶的功效饮品。湖南邵阳一个游客买了两瓶喝完后感觉很好,却再也买不到了。
为了这种虫茶,邵阳的客人开车跑了几百里,专门找到吴团练家。“找来的时候都是晚上了。”吴团练对这次经历记忆深刻,“客人直埋怨我为什么不在瓶子上留下联系方式”。这让吴团练眼前一亮:给每一个产品附上一张纸,印上自己的联系方式。她掏出手机告诉记者,现在连微信号也写在产品上了。
经常有客人吃完了农家餐还想借宿。从这些客人那里,吴团练听说了“民宿”这个词,不少客人建议她开“民宿”。她和家人商量,2016年重新收拾房子,整理出5个房间,开起了民宿。此后,门口招牌改成了“崖上农家餐旅馆”。
“家里公公、婆婆帮忙,加上我自己”,吴团练说,爱人还在外地打工,他们三四个人经营着这个旅馆,“一起挣钱一起用,生活开销都够了”。
每年三五万元的收入,对于他们一家人来说,已经是“小康”了。说起眼下的生活,吴团练感慨:“这些都是游客教我的。他们教会了我卖山货,教会了我上网,还帮我加入了美团网等旅游网站。我是跟着游客办旅游。”
(经济日报 记者:魏永刚 责编:万政)
如您使用平板,请横屏查看更多精彩内容,本站为无忧岛资讯个人官方网站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经济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