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说结婚,那么还得先从择偶开始说起。
毕业后,我幸运地在上海找到工作,也就此在“魔都”扎根奋斗。上海姑娘M就是初入职场时同一天同一部门报到的同事,也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M身上,我对于上海人既有的印象一次次被打破,也对身为外地人所不了解的上海文化有了新的理解。
M成长在上海的黄金地区黄浦区,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如果不是因为上班在浦东,我想她大概不会跨过黄浦江吧。门槛精、嘴巴甜,上海姑娘的鲜明特征也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会在七浦路淘些东西,再搭配上南京西路买来的名牌大衣;吃饭会去经济实惠的小店;看怀孕的朋友会谨记不买食品当礼物,理由是“万一吃坏肚子算谁的责任”。但作为好朋友,你又能感受到她身上的善良,甚至是义气。会给你讲人情世故,会为你打抱不平,甚至会早晨5点起来帮你去医院排号,只因为她家住得更近。
就是这么一个上海姑娘,在认识她的7年时间里,眼瞅着她在感情道路上跌跌撞撞、反反复复,最终在30岁“大限”来临之际,把自己嫁了出去。上海姑娘的择偶标准高,估计全国人民都略有耳闻。有房子伐?有钞票伐?卖相好伐?几乎每个上海阿姨最关心的都是这几个问题。M的母亲以及她自己也不例外。
房子是相亲的起码条件,只是从最初的“有房无贷”慢慢过渡到了“一起还贷”。大富大贵的人家毕竟是少数,所以“钞票”这一条最终演化为“职业前景可期”。至于卖相,这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了,比不过王力宏,但至少也得看起来顺眼。M还有一个硬性条件,即只要上海人。刚开始听起来觉得刺耳,后来时间长了,觉得也能理解,同样的文化结合在一起,会少了很多摩擦。眼前最实惠的就是,过年不必为去哪里过而纠结。
好了,找来找去、谈来谈去,找到了所谓“合适的人”,谈出了所谓的“爱”,俩人终于把结婚摆上了日程,好戏这才开始。
钻戒81分大小,品质优良,价值3.7万元;对戒也是必需的,不带钻的也要4000块。婚礼选在了冬天,那再来一件貂皮大衣吧,这又是两万元。婚车、婚礼现场布置、酒席、酒水、婚纱、化妆、蛋糕、亲友团大巴……(项目太多,此处省略若干字)零零碎碎加起来,又是几万块。新郎乃一介普通白领,薪水中等,存款有限,经过这番大手笔花费,早已捉襟见肘,大有“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趋势,仿佛一夜之间经济水平从小康回到了解放前,好在身边多了一个美娇娘。我问新娘:“你们俩要一起过日子的,干吗要把他榨干啊?”新娘曰:“积蓄留着也都是他的婚前财产,还是变成共同财产让我安心。”
婚礼当天,我陪着M姑娘在娘家化妆换装。这时,一句“侬钻戒把吾看看”的话在耳边响起。好在我听懂了,赶紧把新娘的钻戒捧上。来者乃小区邻居,是一位50岁上下的上海阿姨,气质精明、精干。“81分看起来不是很大嘛。阿拉小囡明年也要结婚,看来还得买1克拉的。”“哎哟,侬的貂皮大衣不要太好看啊!”……赞美、奉承与自抬身价刹那间在耳边齐飞,上海人也许是习惯了这样的交际方式,看不出丝毫的不满与不屑。
依旧是鞭炮、红包等等礼仪,全国各地的婚礼在这些环节大体相同。把新人接到了婆家,奉茶改口叫声“妈”,公婆二人递上一个1万块的红包外加一个一两重的千足金镯子,欢欢喜喜成为一家人。
如今上海结婚的红包“市价”已经飞涨到500块起跳。算算3800元一桌的酒席,外加其他的花费,如今想靠红包收回成本基本已不可能。“Break-even”能顺利实现就相当不容易了。婚礼现场,双方的母亲从服装、酒席位置开始别苗头。新郎的母亲要化妆,新娘的母亲也绝不落后。酒过三巡,装换三套,客套、寒暄、祝福以及些许“调戏”之后,新娘新郎早已累趴下,娱人娱己,悦己亦悦人,伟大的任务算是彻底完成。晚上洞房花烛当然要回新房过,所以酒席临散场之际,新娘的母亲不忘交代女儿,“晚上回去把红包数数清楚再睡觉”。
M姑娘结婚前,我曾经去她的新家看过,我们俩边看结婚照边聊。M姑娘说:“嫁人吧,关键还是他对你好,你和他能有话说、有钱花,其他的条件是锦上添花而已。”看来这位上海姑娘心里早就有杆秤,真正的“精明”在婚姻观上彻底展现。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三联生活周刊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