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大一女生的求助帖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该女生在帖子中称自己向母亲索要每月4500元的生活费,遭到了母亲的拒绝,自己感到很委屈,认为每月2000元的生活费根本不够花。这个帖子引起了关于大学生每月应用多少生活费的讨论。
之前进行的一项安徽高校学生生活费调查显示,在合肥5所高校大学生中,52%的在校大学生平均每月生活费在1000-1500元,生活费超2000元仅占总人数的14%。也有记者走访四川大学、成都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等6所成都高校后发现,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费都在1500-2000元之间,少部分学生在1000-1500元之间。
因此有不少人认为,该大一女生所要求的每月4500元生活费属于过高水平,应当鼓励大学生朴素生活、节约用钱。还有网友拿出亲身经历,表示自己1992年上大学时一个月只有150元的生活费,三餐都吃食堂还能有剩余。
其实,不妨用新标准去看待现在的大学生。经济发展有多快,社会变迁就有多快,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相比90年代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提升,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准也大大提高,在家庭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一个月4500元并不是不行,对一些家庭来说也不会构成太大的负担。
与其关注大学生每月拿多少生活费,倒不如关注大学生到底用这些钱做了什么,是基本需要、合理扩展还是奢侈、攀比消费。帖子中的大一女生要4500元生活费,给出的一个理由是同宿舍其他同学的花费多,这就是典型的攀比了,但是如果每月4500元的生活费能被合理利用,那么也就无可厚非。花2000块就是节约,花4000块就是奢侈,其实也不尽然。
随着物价的上涨和业余生活的逐渐丰富,在校大学生除了基本的餐饮支出、日用品支出以外,还增加了一些额外消费,比如上培训班,练练口语、学习艺术来提升自己,这些活动都使学生在课堂以外有了新的拓展空间,未必不可支持。
大学生的消费观不只是说每月花了多少钱,关键还是看怎么用。例如,有的在校生为了提升英语水平,会给自己报考托福、雅思等考试,而参加一次这样的考试就需要2000元左右的报名费用,更别说相关的培训班开销,但这样的开销能被说成是超前过度消费吗?答案恐怕也得辩证看。
理想状态下,如果大学生能够理性消费、不乱花钱,把钱用在生活必需和提升自己上,家长完全可以按需供给。
当然,现实中仍然存在一些大学生缺乏勤俭节约的观念,把父母辛苦赚来的钱随意挥霍,丝毫不体谅父母,这就需要家长和学校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他们养成合理、正确的消费观,也多多了解现实生活的复杂性。
因此,谈到大学生生活费这一话题,我们不应该只关注他们每个月拿了多少钱,关键还是在于学生用这些钱到底做了什么,是否是必需的,是否有益于自我的提升。大学生应结合家庭的经济状况、城市的消费水平以及自己的实际需要,将每个月的开销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光明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