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宋祖礼
没有什么比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更能刺痛公众的社会神经。在看到了事故中陡然逝去的生命和因此而破碎的家庭之后,但凡有一丝同理心者也不可避免情绪的“炸裂”。尤令大家易于心理失衡的是,这次事故,显然不是天灾。而在现场亲历一昼夜的救援及采访之后,我们也更加确信,引发事故的问题,也显然并非不可避免。
首先是超载。到目前为止的官方信息通报及网络讨论中,超载一直是个关键词。由此,2012年发生于哈尔滨的一起高架桥侧翻事故也被频繁地提及,同样是独柱墩设计的高架、同样是单侧同向行驶的超载货车,也出现了同样的结果。
然而,问题的讨论就止步于超载了吗?在哈尔滨这次事故的原因披露之后,人民日报官微发出了这样的短评:“同样是超载,为何轮胎和车架没事儿,桥却塌了;同样是大桥,为何卢沟桥承重430吨,哈尔滨高架桥却无法承受420吨?”
往事已矣,但来者犹可追。此微评中提出了很重要的问题,即“群众常识”,同样的常识性问题还不至于此。更为重要的还有,超载是否仅发生于10月10日事故当天?以及,这样的倾覆隐患,是否是独柱墩设计高架桥的共同问题?
第一个问题指向当地的交通部门。事实上,根据纵相新闻同仁的现场走访,事发路段高架上“轰隆隆”的货车穿梭已非一日,而在采访了当地货车司机后,我们也得知,该路段“查超载较松”以及短途货车超载运营,基本也算是“业内共识”。
货车运营问题,竟已“路人皆知”!为何行业部门不知?交管部门不知?
第二个问题指向高架设计问题,更指向后期道路维护与桥梁检测。在此次事故之后,一篇题为《无锡的快速内环高架还能用多久?》的自媒体文章被传成热文,该文章提出了无锡内环高架上的载重卡车及道路使用年限问题,并提出了对安全隐患的担忧。最令读者惊心的某过于这篇文章发布于2017年,两年后的今天,事故似乎成了它最具讽刺意味的“注脚”。
安全隐患已然存在,为何不限制载重卡车,乃至轻忽超载问题,这里不复赘言。从道路维护的角度来说,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道路出现的安全风险,本应该是日常路桥检测予以排查的重点。
那么,在压倒跨桥的“最后一辆卡车”驶上道路前,日常检测做到位了吗?
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共性问题不容忽视:国内的独柱墩高架桥并非只此一处。公开资料显示,独柱墩桥梁公路曾作为桥梁结构的常见形式之一,广泛应用于我国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和城市高架桥等工程中。专家指出,这种设计的好处的占地面积小,但坏处是横向稳定性相对较差。
事故发生以后,对桥梁结构的讨论让我们的朋友圈多出了不少物理常识和结构力学“专家”,争执桥梁质量的好坏与超载问题的决定性影响。仅靠有限的信息进行争论最终只会搁置对真相的追寻,在这一问题上,更重要的警示只在于:
同样的事故,2012年发生过,2019年再度发生,而同种设计的高架桥仍有很多在运营之中,在以两次事故的惨烈代价“印证”了该设计的短板之后,我们是否“长了记性”,能做到及时排除已然存在或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此次事故中,一位遇害者的亲属在悼念文章中这样写道:“生命的重量,比我们的想象重的多。比超载车辆重的多。比坍塌的大桥重得多。”相信这句话足以触动许多围观者的内心,而我们更希望它能触动社会的责任意识。
生命责任重于泰山,一起惨烈的事故在种种“偶然”之下,以必然的姿态来到我们身边,其中的责任不是一个超载司机、一个运输公司,或几个不负责任的交警就能承担的。不排查问题,做不到亡羊补牢,不追究责任,也难以惩前毖后。
本文中提出的这些问题,其实没有一个难于回答,但到现在,公众仍未等到一个交代。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中国经济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