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App无孔不入谨慎提防

转载 网络  2019-11-24 09:38:44  阅读 917 次 评论 0 条

 

漫画/高岳 山寨App无孔不入谨慎提防 消费与科技

漫画/高岳

□ 本报记者 周宵鹏

猛一看是“奥利奥”“营养快线”和“康师傅”,仔细一辨认却是“粤利粤”“营养抉线”和“康帅傅”。上了不少当才能够分辨这些山寨产品后,不少人发现,每天都要在手机上使用的App也开始有了“李鬼”。

为了在网上给自己名下的机动车处理交通违法,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刘先生近日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查找相关App。“听说‘12123’是交管部门的官方软件,但一搜却发现有好多标有12123字样的App。”刘先生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他下载安装了其中一款,注册后却发现无法查询处理交通违法,里头还有很多页面广告和下载链接。

一边是手机不离身成为生活常态,另一边却是鬼影重重的手机App市场,诸多山寨App让人真假难辨,一些甚至会侵害到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相关专家告诉记者,虚假仿冒App涉嫌违法,在下载使用App时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合法权益受损。

官方App遭到山寨

12123是全国统一交管服务电话号码,“交管12123”App是公安部官方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唯一手机客户端应用软件。然而,当刘先生想要下载这款App时,却掉入山寨App的陷阱。

当看到下载的App有疑点后,刘先生立即注销并卸载了该软件,所幸未造成财产损失。“从手机上的应用商店搜索,或者从网上直接搜,都有许多名称中包括‘12123’字样的手机软件、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到底哪个是真的,如果不懂真是不好分辨。”刘先生说。

记者根据刘先生的描述,在网上搜索发现,确实有很多图标、描述均类似的手机App。记者下载了一款蓝色背景图标、“12123”字样的App,软件描述为“12123查违章,交管数据直通”。然而,使用后发现其功能和页面设计都极为简陋,根本无法查询交通违法信息,还存在不少引导下载的链接,根本就是一款山寨App。

“除了‘交管12123’App,很多以‘12123’为名,打着具备‘查询违法、办理车务手续’幌子的手机App、微信公众号,都不是公安交管部门官方建设,广大市民要注意甄别下载使用。”石家庄市公安交管局民警王亚男告诉记者,有“违章查询”“违章代办”等字样的手机App,基本可以判定就是山寨的,因为交管部门只使用“违法”这个词,不会使用“违章”。

被山寨的并非只有交管部门的官方App。有媒体报道,有市民下载了一款名为“公安防护”的手机App,虽然叫“公安”,但其页面只看见各大银行链接。下载者在接到所谓“刑侦队民警”的电话后被引导下载该App,最终被骗走6万余元。

据了解,这种假冒的“公安App”一般与“冒充公检法”的电话同时出现,是这类电信诈骗的升级版。在获取被害人信任后,不法分子将转账到“安全账户”手段升级为下载“公安App”,引诱被害人在App上输入手机号、卡号、密码、验证码等。这类App虽然漏洞百出,但由于看似正规的迷惑,不少人上当受骗。

事实上,一些高仿App正在通过伪装成官方软件窃取用户个人信息,涉及医院、公交服务、银行业务、电商平台、金融网贷等诸多领域。王亚男表示,市民群众在下载一些官方App时要通过正式渠道,把握好“选”和“看”两个步骤,注意App开发者和内容描述,警惕山寨App套取个人信息。

山寨App涉嫌侵权

2018年11月9日,360发布《2018年双十一网购安全生态报告》,其中显示,一个月时间内虚假仿冒主流购物App的数量接近4000个,覆盖设备超过30万个,高仿App已形成危害用户网络安全的产业链。

这份报告认为,这些虚假仿冒App不但数量庞大,其覆盖量也十分庞大,它们或者与正版App界面一致,或者使用与正版App相似的名字,“李鬼”冒充“李逵”。这些“李鬼”App存在盗取账号密码等隐私、诈骗钱物等风险。

中国消费者协会2018年发布的《App个人信息泄露调查报告》也指出,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情况统计,2018年上半年电商平台、社交平台软件等非法搜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现象成投诉新热点,“李鬼”购物App更是其中的重灾区。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些山寨App的目的就是靠应用内的大量广告赚取广告费,仅需在开发时将图标和名字模仿相关正版App即可;一些山寨App则将赚钱方向瞄准了收集骗取用户个人信息,甚至用于不法渠道。

在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高级合伙人张力看来,山寨App与之前的钓鱼、假冒网站、网页如出一辙,让用户觉得这些App与正规App是一样的,通过用户下载注册来谋取私利。如果一些App挂有木马,除了盗取用户个人信息,还可能会盗取用户银行账号和密码,进而可能给用户个人财产造成损失。

“山寨App通过各种渠道推广诱导用户下载,模仿或者假冒相关正版App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已经涉嫌侵权,同时对用户产生了实质性危害。”张力说,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关于市场竞争秩序的法律规定对山寨App行为是明令禁止的,如果山寨App对用户财产造成侵害,有的甚至触犯刑法、构成犯罪。

此外,由于第三方手机软件应用商店对入驻其内的开发设计者和经营者的身份资质具有审查备案的义务,如果其没有履行审查义务,即违反了与市场监管有关的法律规范,消费者也可以要求其承担责任。

不过,目前只有个别手机厂商的自带“应用商店”和应用市场在相关条款中要求,上架应用不得与其他开发者应用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外观、名称、主题等,大部分第三方App应用商品显然并没有尽到审查义务。

正规渠道下载App

据了解,由于山寨App开发行为比较隐蔽,同时运营者想方设法规避监管,如果没有用户直接投诉和举报,监管者一般很难辨别App的真伪。

张力表示,目前,在打击山寨App方面还存在相关部门协调难、举报下架程序过程漫长、相关法律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公安、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应进行联合执法,严肃查处山寨App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个人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用户也必须提高安全意识,强化下载前的辨认。

业内人士提醒,用户要选择正规的官方软件,在手机应用市场或者知名商城里下载,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应用供应商、链接、二维码下载安装软件。下载软件时,要注意查看对比下载量,官方软件一般下载量比较大。会有很多用户对软件进行评论。而山寨App多数没有很高的下载量,更没有用户评论,只有简陋的下载量和几点介绍。

同时,在使用陌生App时,尤其遇到要求填写个人信息、转账汇款等情况时,应仔细分辨应用真伪,不轻易接受对方指令;如非必要,不要轻易允许App的访问权限,比如用户觉得一些软件可能不需要联网,可以关闭其使用网络权限;如发生异常,立即卸载,也可以刷机处理;建议安装手机安全软件,定期给手机杀毒。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山寨App会打出“破解版”“省流量版”“省流量下载”等诱导字样,用户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被这些引诱。

当然,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不能任由山寨App横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承担连带责任。对此,第三方网络服务平台应严格把关,尽好审查、登记、检查监控的主体责任。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督促应用平台履行自身职责,铲除“李鬼”App的生存空间。

如您使用平板,请横屏查看更多精彩内容,本站为无忧岛资讯个人官方网站

本文地址:http://wydclub.com/post/39874.html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