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东一位彭女士,去银行办理开通手机银行业务,被要求给儿子打电话,得到儿子确认,并登记儿子姓名和身份证号,银行说这是公安部门要求的,50岁以上的女同志都要这样,怕老年人上当受骗。彭女士一气之下投诉到武汉城市留言板——50岁就老糊涂了吗?一个心智和行为能力正常的公民,办点事情还要经过孩子认可,这不就是歧视吗?
彭女士生气才50岁就被当作老年人,还真有老年人生气银行拒绝开网银的。前不久,上海一位83岁的爷爷在网上发帖抱怨,去银行开网银学网购,结果被拒,引来网友热烈讨论——爷爷网帖发得溜熟,凭什么不让人家用网银?
拒绝老年人开网银,是很多银行的“潜规则”。有的银行建议60岁以上老人最好不要办理网银,有的一刀切,系统自动设定75周岁以上老人办不了网银,有的为65-75周岁老人设计了一份认知试卷,测试60分以上才能办理,更有甚者,不管你之前网银用得多么熟,一到80岁,已经开通的网银自动关闭。
前面一些规则还只是针对某一人群,最后一条则引起了几乎所有人的愤怒——谁没有到80岁的那一天呢?
对此,银行大都解释为“保护老年人”。网络大数据显示,有大约40%的老年网友遭遇过网络诈骗,在另一份数据报告里,网络诈骗受害人中45岁以上人均受骗金额约为7000元,远超其他年龄段人群。
客观地说,上了年纪以后,人或许会变得固执、刻板,总是根据经验来做判断,而不像年轻人一样,热情拥抱新技术和新事物。但是,这能成为不给老年人办网银的理由吗?网购兴起之前,中老年人不也经常在保健和投资上踩到雷吗?
简单的物理隔离,并不会保护老年人,反而隔断了他们和时代的交融。网购时代,最大的受益者不应是老年人吗?足不出户,在手机或电脑上搞定生活中一切需要体力的东西,老年人比青壮年更需要网络生活。我们正以每年800万人的速度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今年全国老龄人口将超过2.5亿,这样一个庞大人群,迫切需要融入主流生活方式,分享信息技术的红利,而不是相反。
银行的规则,不是在保护老人,而是在保护自己,是自己的免责条款而已。“保护”一旦向内,就会变成了歧视,真要保护老年人,就要指向外部。比如,银行与警方的信息联动和网络防范机制;再比如开发针对老年客户的专用网银、设置转账额度、增强对转账的安全保护,消费转账预警等等。这些措施明显更能提高老年人的网银使用能力,只是比简单拒绝麻烦得多。(鲁 珊)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